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安前期文人的用典,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首先,呈现出相对自然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为典故本身与作者情感之问的感发是自然的,典故本身的内涵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且表现为用典方式也是自然的,无刻意之痕.其次,带有明显的实用目的.建安前期文人创作中的用典实践,既使他们对文学的文体特征认识加深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学风格的形成;又促进了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的深化,加深了他们对文学情感特征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建安文人的文学品评是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文学品评高峰,与前此相比,呈现着鲜明的特征:其一,绝大多数文学品评是对建安时期作家作品的品评及对自己创作体验的描述,彰显出强烈的当代意识,真正具有了品评文学的意义;其二,较少受政治的干预,保持了文学品评本身相对的独立品格;其三,有一个迅速深化、由量到质的跨跃式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秦秋咀 《兰州学刊》2008,(1):193-195
《典论·论文》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提升了文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是建安时期事功观念在文学领域的映照,也与建安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典论·论文》的文章价值观有其典型意义,但尚未获得时人的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4.
张振龙 《江汉论坛》2005,(7):110-112
由建安文人现存有年代可考的文学作品的分布来看,以建安十二年为界,建安文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四大演进特征,即经历了由个人到群体、由自发到自发与有组织并举、由形式单一到形式多元、由活动稀疏到活动密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振龙 《江汉论坛》2004,1(10):113-115
建安二十三年(218)文人集团自动解体后,曹氏兄弟除文学创作、文学品评活动外,与文学相关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集的整理与类书的编纂、曹植晚年的迁徙生活与梵呗新声,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对他们的文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末、建安时期,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使文学观念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递嬗。文学体裁与此前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辞赋和诗歌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文学进一步向性灵化方向发展,抒情、娱情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旨归;文学逐渐远离正统观念,世俗化倾向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汉朱建安文学的繁荣,一个显著亮点便是文坛领军人物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士进行坦诚的思想对话,对话广泛涉及文学的价值观念、文士的才性等问题.在思想对话中,各种文学批评的话题得以充分展开,氛围得以活跃,形成了以书札体为特色的批评文体.建安文学批评的观念与形态与两汉帝王的居高临下的权力话语形态大为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先秦时代士人的人文精神,从而启迪了后世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建军 《阴山学刊》2007,20(1):19-21
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对文学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导致多名重要作家去世,其次是使盛行一时的酬赠之作几乎绝迹,最后是促成了文学批评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广泛地汲取自觉地创新——建安后期文人用典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文人创作中用典之风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建安则是该期文人用典风气开始走向新变的发端.与前代相比,建安后期文人作品中的用典,呈现出广泛性、创新性和自觉性的特征.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凭借古书获得巨大功效且为以后文人创作奠定范式的乃是建安时代的文人们,尤其是在确立借古书抒情达意之文学创作范式方面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朱全国  缪九花 《理论界》2010,(4):138-139
语言学转向后,对于语言自身认识的变化以及对语言不同方面的强调直接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属于形式与结构的研究。但是从具体的层面看,这些研究方法又各有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对于具体的语言观念所引起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必然要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5):113-119
无论是社会历史演变还是理论逻辑转换,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繁琐的论争过程,也正是透过论争,可以清晰地探析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到左翼文艺运动十几年间文学观念的变化。其间,从"建设的"到"怎样地建设"的理论宣言折射出新文化运动发生后的文学观念的心态嬗变;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反映出文学观念的工具论思想的衍生和发展功能嬗变;而作为"为人生"与"为艺术"两派之间的论争,更是集中体现文学观念的形成方式和运作形态的嬗变。三者共同勾连起社会与文学之间双向互动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就文学史的宏观演变而言,中国文学大体发生过三次自觉--建安曹魏时代的文学自觉、盛唐文学的自觉、盛宋文学的自觉,它们都是针对一个漫长时代的不自觉而发生的文学飞跃.建安曹魏时代的文学自觉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自觉,其重要标志是一变两汉空泛言志而形成以穷情写物为诗歌美学风范的五言诗体制,它标志了中国文学从两汉时代的政治附庸走向了自由的、缘情的、审美的文学.其中又经历了三个阶段:曹操孤明先发的探索;曹丕率领建安六子等诗人的群体自觉写作;曹植和甄氏五言诗传达出的深邃恋情及其所具有的人性觉醒的意义. "魏晋文学自觉"的提法,应该更准确地表述为"建安曹魏文学自觉",这次文学自觉的内涵,也应该是以文学本体为中心的系统的自觉,而非仅仅是以文学批评为中心的文学自觉.  相似文献   

13.
14.
就经典意义上的明清文学类型而言 ,始终贯穿着古典主义精神。明代文学流派众多 ,无论是前后七子、唐宋派 ,还是明末诸派 ,基本上都笼罩在从秦汉到唐宋的影响之中 ,构成整个明代文学思潮发展的背景。清代文学的古典主义建筑在对前代思想总结的基础之上 ,将前代那种古典的精神境界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学问 ,使之客观化、学术化。正是这种古典精神客观化的发展 ,使得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遗产得以保存并被现代人所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透过福建文人叶明勋、王新民、欧坦生等20余人之赴台或涉台活动的史实,简要描述了台湾光复初期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关系的三个层面:福建报人与台湾文坛、福建学者与台湾文学研究、福建的作家和艺术家与台湾的文学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6.
闵虹 《殷都学刊》2002,(3):75-77,107
汉魏之际 ,文学与政治的亲和 ,自然而然地成了建安作家的共同选择 ,成了一个时代的倾向。”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 ,为走向自觉和独立时期的文学争得了荣誉 ,也为文学得到社会及当权者的认可赢得了更多的支持。”雅好慷慨”成为建安大多数作家所追求的时代精神 ,也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作为其具体表现 ,就是建安作家群体对功名事业的追求。曹操的政治引领和文学实践正是这一群体追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朱维 《理论界》2006,(5):172-173
在中西文学观念的碰撞和融合过程中,中国文学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功能论、要素论到本体论、文化论的演化过程,此过程对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本文试图揭示出这一发展过程,以期对当前及未来文学观念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金梅 《学术论坛》2005,(8):153-156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谱系.可是在晚清至"五四",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却和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交织在一起,并最终"大河改道"式地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的"文学"观念,实现了由中国传统文论之"文"向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谱系的全面切换.在"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阮元、刘师培、章炳麟等国学大师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论"文"的总结;而梁启超、王国维等则分别建立了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超功利的审美型文学观,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嘉靖间,众多抗倭幕府成为文人云集的中心,世宗对青词的异常热衷又使得大臣们纷纷延纳幕客代笔,从而掀起一股空前的游幕之风。这些游幕文人以布衣居多,其入幕的经济考虑要远大于政治动机,并具有更为自主和频繁的流动性。他们在幕中创作了大量的青词和以抗倭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前者促使骈文出现了短暂复兴的态势,后者则成为明代战争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杨金梅 《河北学刊》2007,27(2):143-146
南朝文人大多来自于世家大族或宫廷贵胄,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文人与政治的特殊关系对当时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家族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文学的规模;另一方面,士族文人的审美趣味强化了南朝文学“阴柔”的审美风格,“离别”、“伤悼”题材广受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