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良的创造性人才 ,这一战略任务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本文立足于这一战略课题 ,对现代人才创造素质的构成要素作了独到的考察与分析 ,并对培养的基本策略和一般措施了较为全面的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2.
创造型人才对国家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有助于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包括创造知识素养、创新意识、创造动机、创造能力、创造情绪与情感、创造意志、创造性格等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新世纪所需人才的首要条件,为塑造这样的人才和民族,政治理论课要深化改革,建构实行以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为前提,以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为根本,以文化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深刻认识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坚决贯彻到实践中去。本文从这个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和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笔者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直接理论依据;人才强国战略是对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应当是对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造素质的培养,应以创造素质的培养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除了重视其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该注重其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创造性心理品格是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型人才凭借优良的性格品质,可以在创造性活动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因而创造性格在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弄清创造型人才的复杂心理结构,有助于在学校教育中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本文对创造型人才个性心理结构中的创造动机与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情绪与情感、创造意志和创造人格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方法,现代教学手段在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意义。培养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养成创造、创新性思维,并且阐述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未来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素质决定了教师作为培养者的角色地位,培养创新人才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教师的培养作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创造潜能,营造创造环境,训练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目标,对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转轨性的改革,以更好地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倡导自主创新学习,构建课程新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职能也要相应转变,自身素质也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经理人员的创造活动 ,日益成为市场经济中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职业经理创造时代的来临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造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经理应具有优秀的创造意识、强烈的创造欲望、超群的创造见识以及卓越的创造才能 ,这是职业经理的根本素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传统教育与创造教育,论述了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创造教育对培养创造人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高级后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新世纪的重任,其创造力状况与素质如何,将会影响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应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化大背景下观照高校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认为信息时代一切的竞争 ,其核心是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竞争 ,因此必须把现代创造教育的最新成果用于人才的培养 ,均衡地开发学生大脑的两半球。努力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加速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迎接全球化对人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又是一项新兴发达的智力产业,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同硬科学一样,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硬效应,主要表现为创造经济效益,智力产业效应,综合创造效应和培养复合人才效应。本文从这四个方面作了探讨和论述,以望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我国软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人才的特征,并提出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对于数学教师在创造教育中要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思想,发挥知识再创与鼓动潜能,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与大胆猜想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做好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强国战略是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又一个重要战略,在实施这一战略中,应特别注意协调人才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人才稳定与人才合理流动、归国人才与国内人才等关系,这是搞好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曾多次强调把人才培养这一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多次肯定了人事制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促进性.因此学习邓小平人才理论、就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地培养、选拔、任用跨世纪优秀人才,同时,要深化人事制度,建立、完善跨世纪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