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智利有一座岛叫做复活节岛,它坐落在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这座岛是1722年由荷兰人在4月5日复活节这天发现的,所以称为复活节岛。这座远离世界文明的孤独的荒岛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这座岛上着600多尊高大的巨石人像。居住在该岛的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些巨大的石雕人像为“莫阿伊”,其中有30多尊石像头上还雕戴着圆柱形的红帽子,当地人称“普卡奥”,可是这些土著居民却并不知晓这些巨石人像的来历,更不知道巨石人像的神秘含意。 综观复活节岛巨石人像,人们发现,它们都有着一种非常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徐家成 《新少年》2013,(6):12-13
清原满族自治县城外有一座山,山脚下有座青云寺(当地人称为大庙)。山上有茂密的树木、清澈的山泉。实验小学的孩子们都喜欢到山上玩儿,这些孩子中,当然也包括"青云小队"。一年前的那个夏天,轮到四年一班去帮助学校的"帮扶结对老人"。老人叫李春仁,孤身一人,90岁了,就住在离青云寺不远的  相似文献   

3.
原始初民的巨石建筑,是一大世界性文化课题。当今的人们面对这些先辈创造的遗迹,无不被它强大的神秘之力所震慑。在西欧,有许多史前巨石建筑物,以英国南部素尔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最为壮观。除了英国,欧洲大陆也发现有巨石建筑。两个世纪以前,考古学家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挖掘出呈不规则排列的巨大石柱群。这一发现震动了世界考古学界,其石柱之多,柱体之大,年代之久都是英国石柱群所无法可比的。除了欧洲外,非洲也有神秘的石柱林。本世纪70年代,一支由各国学者组成的岩画考古队,在非洲肯尼亚中部发现了一个由19根石柱所组成…  相似文献   

4.
游黄山,登天都峰观赏奇景,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据《黄山导游大全》载,山上有大小山峰72座。其实,黄山绵亘1200多平方公里,千峰叠峙,巨石磊磊,奇岗秀峦之多,何止如此。在群峰之中,倘以奇险论比这些拔地而起直刺云端的“擎天柱”,当然首推天都峰了。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尽人皆知的谚语:“不上天都峰,游山一场空。”还有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可见天都峰神奇特殊,美景诱人,焉能不上。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海拔1829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天都峰拔地摩天,险峭雄秀,五彩云涛,时…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现存两处彭阳古城遗址。何处是西汉时期的彭阳县址,两座古城各建于何时,在历史上有何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考古、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知,镇原彭阳古城始建于汉代,是西汉彭阳县治所在地,隋唐及宋代继续修复使用,地面遗迹现在仍有残存。古城地处西北边陲,西通西北边关,东连董志塬,南接关中,为历代边关要地。除作为县治外,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边城。宁夏彭阳古城始建于宋代,遗迹至今尚存。宋夏战争期间,由于地处宋夏之交的镇戎军经常受到西夏的侵扰,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北宋设置了彭阳城作为县级军事建置,隶属镇戎军,以加强这里的军事力量,故此城是一座纯军事城寨。从镇原彭阳古城到宁夏彭阳县城这条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及中原王朝抗击入侵的军事要道,两座古城均处于这条道路的关卡位置。然两座古城因何同名,在历史上有什么联系,因材料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6.
马晓东 《社区》2014,(29):57-57
宣化是一座古城,有很宏伟的古城墙。但是宣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古”,还在于它的包容。我们是在渐渐拜访宣化的“古”的过程中认识到这点的。  相似文献   

7.
王争扬 《金陵瞭望》2011,(26):51-55
百年辛亥,在争取民族复兴和生命自由的旗帜下,这片古城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更有不少的物质遗迹,成为古城珍贵的城市记忆。漫步总统府内,凭吊中山陵,信步颐和路公馆区.历史的气息迎面而来.让心不由得与脚下这片土地连在一起。这座吉城,有着太多英雄般的执著和勇敢,也遭受了太多的浩劫。值得庆幸的是,在百年中,给南京留下了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国遗迹,成为古都南京现存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8.
《华人时刊》2004,(8):58-59
从国际大都市上海驱车往西,仅半个小时,就来到江苏省吴江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开放、文明的现代化新兴水乡城市。  相似文献   

9.
奇石之山     
李振南 《社区》2014,(32):28-28
在温州,有两座奇石之山,一座是位于乐清市境内的白龙山,另一座是坐落在苍南县域里的玉苍山。我说的奇石之山,是指这些山山上密布着灵秀、精美的石头,正像一首歌里说的“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的那种,而不是以雄伟壮观、高耸挺拔的山峰为主要景观的大山。当然山峰的主体也是由岩石构成,但那是巨崖,它们太大,严格意义上不能把它们说成石头。  相似文献   

10.
投石测声古时候,如果想知道一个山洞有多深,一般都会往里面投石头,然后根据回声估计深度。这天,一人在山上闲逛,发现个山洞,他就开始琢磨这洞有多深,恰巧他身边有块巨石,于是他就找来木棍利用杠杆原理把石头弄了过去。砰!  相似文献   

11.
胡继红 《老友》2013,(8):20-21
南庄是山里,山里没有江也没有河,没有江也没有河的山里有座山叫高家山。高家山其实只是南庄的一个小山包。但高家山南边的田野上却有几处天然池塘,有池塘自然就有鱼,有鱼就有鱼竿,也就有了钓鱼的人,而顺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喜欢钓鱼的人。南庄小学在高家山上,我家当时就住在高家山上,顺老师也住高家山上。顺  相似文献   

12.
吴哥     
《阅读与作文》2011,(6):18-19
每个国王都想新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试图营造人间的天堂。吴哥的整体建筑花了大约600年的时间,并且从未停止。这座古城被世人称为吴哥窟,以城中最美的庙宇的名字命名,而真正的奇迹是这座名叫吴哥的城市本身。  相似文献   

13.
若熙 《老友》2011,(6):70-71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三宝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县古城墙修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墙。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由砖砌成;墙外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城墙上有3000个垛口及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3000弟子及72贤人。古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相似文献   

14.
丽江古城     
迎春 《老友》2020,(2):50-51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依山傍水,街道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雪山书院、方国瑜故居、普济寺等景点。丽江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巨石文化问题是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本文试图阐述东南亚巨石文化的特征,探讨巨石文化的源流以及巨石文化的创造者。1 巨石文化遗址在东南亚分布十分辽阔,“沿印度支那高地的边缘,从镇宁高原到摩伊高原,远达西面的黎逸高原,我们发现了一条可能相互有关的巨石文化遗址锁链。……而这些遗址又形成从印度阿萨姆到苏门答腊(包括缅甸),通过马来亚(特别是霹雳)广阔的巨石文化遗迹的一部分”。其实东南亚巨石文化的锁链还延伸到爪哇、帝汶,由帝汶往北经苏拉威西,直至菲律宾的棉兰佬和吕宋。再由帝汶、苏拉威西等地往东,直到大洋洲的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  相似文献   

16.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河山壮丽。勤劳而智慧的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建筑起一座座著名的城市。这些古城是我们文明古国的见证。苏州,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就苏州历史沿革的情况,作一些粗略的考证。一、得名的由来与变化苏州,这个特定的地名,在历史上,与其他古城一样,有着一个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它先后有吴、阖闾城、姑苏、吴城、  相似文献   

17.
陆翔 《山西老年》2012,(2):59-59
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海平原,有一座千年古城——如皋。它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唯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在国际上绝无仅有的处于工业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据统计,在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高达230多位,此外,如皋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万多人。  相似文献   

18.
在非洲北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之间,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人海处不远,坐落着世界闻名的古城——埃及的首都开罗。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位于开罗市西南的吉萨省内。吉萨金字塔有三座,其中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塔建于公元前26世纪,基呈正方形,边长约232米,高约146.5米,共用巨石230  相似文献   

19.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素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名。历史上苏州曾是富豪商贾享受玩乐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已由以消费为主的城市转化为生产、科技、信息、消费等多种功能的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原来的苏州古城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社会交往等等需要了。因此,苏州古城必须向外发展,并进行合理布局才有出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这世上少有的历史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20.
汤汤湟水自西向东滋润著高原的土地,一座高原古城在湟水上游卓然而立。她四面环山、三川汇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是联结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这座古城就是西宁。 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西宁,屹立於高原栉风沐雨,给荒凉点缀出一抹璀璨的色彩。 当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到高原时,西宁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建设目标: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西宁将建设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高原朔风劲吹,拂起西宁朦胧的面纱,我们看到,古城新著的霓裳在风中翻飞。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辐射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