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牛僧孺太湖石的李苏州非李谅周本淳《唐刺史考》1686页“李谅”(822-825)条云:“牛僧孺有《李苏州溃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刘禹锡有《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并指李谅。”淳按,此说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宝历元年至...  相似文献   

2.
“(纟畟)”、“(纟冓)”是两个讹字,见于旧版和今本古籍中,过去的汉语工具书均未收入。《晋书·王戎传》:“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道宁(纟畟)(纟畟)如束长竿。”“(纟畟)(纟畟)是什么意思呢?吴泽炎先生认为(纟畟)(纟畟)系“谡谡”之误。谡谡,高挺貌。《世说新语·赏誉上》:“世目李元礼(膺)谡谡如劲松下风。”元赵孟(?)《松雪斋集》卷二《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诗:“谡谡松下风,悠悠尘外心。”前面的“(纟畟)(纟畟)”正与此同。贾谊《新书·匈奴》:“中外符节,适(纟冓)拘也。”唐白居易《长庆集》卷十七《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鸟以能言(纟冓),龟缘入梦烹。”此二证中之“(纟冓)”,各本皆然。清卢文弨以为“(纟冓)”可能是“緤(绁)”字之误。绁,羁绁,拘系。  相似文献   

3.
“骚雅命难达,江湖迹易孤。步兵虽嗜酒,倘亦恨穷途!”(96页,《忆弟》其二) 笺:“[步兵虽嗜酒]中道嗜酒善饮,宏道《觞政》评为:‘如狄青破昆仑关,以奇服众’。”按:理解诗意以误。袁中道少以才气任侠自负,但两兄已成进士,他连举人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晚清“诗界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提倡者考辨》(载《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一文中,既已考定“诗界革命”乃梁启超于一八九九年冬所提出,并证明旧说——这口号是夏曾佑、谭嗣同或黄遵宪在戊戌(一八九八)前提出——之误,就有必要对“诗界革命”的开展过程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探讨,由此作出的评价将更接近于客观事实。“诗界革命”的进行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己亥(一八九九年)十一月至壬寅(一九○二年)冬季,是它被提出并向上发展的阶段;自此后至乙巳(一九○五年)是它由盛而  相似文献   

5.
汤擎民在八一年《文学遗产第三期·论韦应物的“兴讽”诗》中说“这诗(《答故人见谕》)当是罢江州或苏州刺史任后之作”,“罢江州”的提法是不妥当的,考韦应物一生,从广德二年(764)步入仕途,先后被罢过洛阳丞、鄠县令、滁州刺史,直至贞元六年(790)被罢苏州刺史,唯独未罢江州刺史。  相似文献   

6.
谢桃坊《柳永》一书中说:“福建建宁府(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所属松溪县(今福建省松溪县)有著名的中峰山,‘一峰奇秀,特出众山之表’。中峰寺,‘在中峰山之麓,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建。’(《嘉靖建宁府志》卷三、卷十九)柳永曾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鉴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页3)他在《柳永事迹考述》再次肯定柳永“家乡附近的松溪县中峰山和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柳永都去游玩过,还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和《巫山一段云》词。”(载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柳永词赏析集》附录页262) 柳永诗中的中峰寺是否在松溪县呢?我的意  相似文献   

7.
“既持释子戒,口断荤血,身断冶淫,心中断却了子孙田宅之想,诸皆可断,而官独不断,何以自解于天下也?(1237页,《黄平倩》) 笺:“[黄平倩]黄辉。……辉时退职家居,学佛自遣。然有时望,与郭正域、顾宪成齐名,故宏道谓其‘诸皆可断’,犹未可‘断官”。按:似因十年后周曰庠的疏(见1100页笺引),误解此文。宏道是万历三十年春游武当山途中得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病梅馆记》举当时梅产地以“江宁之龙蟠”为首,但江宁(今南京)之龙蟠地小名微,而且不像“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那样盛产梅花,不过历史上江宁的盆梅生产一直较为突出。《病梅馆记》应作于作者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江宁之行之后,而其最直接的触因是江宁的盆梅产品。  相似文献   

9.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二“何儒亮”条(出《国史补》):“唐进士何儒亮自外州至京,访其从叔,误造郎中赵需宅,自云同房侄。会冬至,需欲家宴,挥霍云:‘既是同房,便令入宴。’”人民文学出版社《太平广记》于“挥霍云”之“霍”下校云:“霍疑儒”。按,校语无据,校者将“挥”看作动词,为“指挥”义,将“霍”作为“何儒亮”儒之误字。于是“挥霍”便成了“挥儒”即“指着何儒亮”之谓。然进士姓何,名儒亮,文中不云“挥何”,亦不云“挥儒亮”,而单言“挥儒”,文法上断无此例。实为校者未明“挥霍”之义。  相似文献   

10.
袁枚(1718——1797)是清代著名诗人,“性灵诗派”的倡导者。在清代乾嘉诗坛上,理论和创作都是最活跃的。袁枚认为诗歌创作主要是抒发“性灵”:“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反对“误把抄书当作诗的拟古主义者,认为只有“解风趣”、“写性灵”的诗人才是天才的诗人。同时,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情  相似文献   

11.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卷一《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一诗,仅为校“疾”、“子不”三字。据《文苑英华》二册卷二七八第1411页原诗,尚有“室”作“堂”、“掉”作“棹”之异文,为李氏所未校出。我以为“室”作“堂”无关紧要,不校亦可,但“掉”作“棹”对理解全诗关系甚大,决不可漏校。诗题中之沈秀才即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见《长江集新校》附录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文学中,柳宗元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关于他的诗,前人多有评价,概而言之,不外似陶(潜)、似屈(原)二种。前者,如:苏轼《题柳子厚诗》云: 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又《评韩柳诗》云: 柳子厚待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手枯澹者, 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相似文献   

13.
台湾学人江兆申先生所著之《文征明与苏州画坛》中介绍苏州名人王祥时谓 :“父著 ,善医 ,富收藏 ,与祝允明有瓜葛亲 ,所来往皆一时名人。唐寅曾为之两作款鹤图。”(台北《故宫丛刊》甲种之四 ,1 977年 1月第一版 ,六十二页 )同文中又在记叙唐寅《款鹤图》时云 :“(款鹤 )名著 ,乃王祥之父。”(同上 ,四十一页 )江先生在文中认为王祥之父名讳为“王著” ,其与祝允明的关系只是“瓜葛亲” ,其资料据称来自唐寅《款鹤图》卷后谢希曾题跋 :“款鹤名著 ,精医术 ,与枝山为姻亲 ,而与六如友善。”(此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江先生此论对王款鹤的一些…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全明词》(2004年第1版)收录陆容词12首,“小传”谓陆容:“有《式斋集》三十七卷,词杂厕诗集中。惜阴堂裁为《式斋词》。”(第1册,第360页)编者注:“以上《惜阴堂丛书》朱印本《式斋词》。”(同上,第362页)其所辑陆词未尽全功。现从陆容笔记《菽园杂记》中辑得二首。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0册)丙签卷五引陆容《菽园杂记》忆往事:“予未第时,未尝作诗余,天顺己(‘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作‘巳’,误。见四库全书第1041册,319页)卯赴会试,梦至一寺,老僧出卷求题。予为一阕与之。既觉,犹记其半,云:一片白云/人留不…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致杨霁云》的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胡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六一二页。) 鲁迅这段话中的“齐天太圣”一语,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对此语的注释是: “齐天太圣”原作“齐天大圣”,即孙悟空。孙悟空翻如来掌心的故事,见《西游记》第七回。这条注释说“齐天太圣”原作“齐天大圣”,认为是鲁迅写信时在“大”字上多写了一点,形成了笔误。其实不然。查鲁迅书信手稿,原信上写的确是“齐天太圣”,此四字并加有引号,清晰可辨,可见是鲁迅有意如此写的。  相似文献   

16.
正胡槻,《全宋诗》小传云:"字伯圆,庐陵(江西吉安)人。铨孙。"(第54册,第33796页)录其诗《赠刘升之蛰龙岩》一首。李裕民著《宋人生卒行年考》(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3页)把胡铨之次子胡澥误作"伯圆",胡槻、胡榘实为胡铨长子胡泳之子。胡槻字号,据汪森编《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卷二"穿山题名,庐陵胡仲威伯圆,约张维翰和甫陈次贾倪俊孺来游嘉定五年(阙)月"之  相似文献   

17.
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1986年11月13日第364期第7版上看到《新发现的一首文天祥佚诗》一文。该文系从《福建论坛》第5期转摘的。作者林如求同志向读者明确指出:“查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世界书局影印的《文天祥全集》(1985年3月第1版),不见收录此诗,可见其为文天祥佚诗。”不知林如求同志是否仔细认真地通检了《文天祥全集》,就如此言之凿凿地下结论说:“不见收录此诗”,从而武断地判定为“文天祥佚诗”? 其实,只要稍微严肃认真一点,在林如求同志所指的这本《文天祥全集》中是不难找到此诗的。请翻至该书影印本的第382页,诗题作《赠许柏溪惟》,即林如求同志所谓的“佚诗”。此诗连同另一首题为《早起》的五言诗均作为“拾遗”附在《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四《指南后录》卷之三的末尾。载于《许氏家谱》的所谓佚诗与全集中的《赠许柏溪惟》诗的基本内容相同。均为五言十二句。  相似文献   

18.
沈祖菜先生在<唐人七绝诗浅释>中谈到杜牧<过勤政楼>时日:"据史,玄宗在兴庆宫西南建楼,西面题日‘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日‘勤政务本之楼’.这位皇帝常常和他的兄弟在楼头欢宴游玩.可见勤政楼即花萼楼,虽有二名,楼实一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3页)既然是一座楼,又为什么取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呢,勤政务本楼真的就是花萼相辉楼吗?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贵刊1981年第9期《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作者李壮鹰)一文有一条引文有误。该文曰:“刘勰之后,不少人都提到过艺术构思的‘虚静’问题。皎然《诗式》云:‘有时意静神至,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意静’,即诗人内心的‘虚静’;‘神至’,即意识活动以理智为主宰。”按:皎然《诗式》作“意静神王”,而非“意静神至”。该文作者未注明版本,不知“神至”一语本诸何处。查《历代诗话》上,第31页,《诗式·取境》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文论选》二,第76页《诗式·取境》条皆作“意静神王”,唯有罗根泽先生的《中  相似文献   

20.
这首诗,鲁迅曾两次题赠,款识分别如下:“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先生携兰东归以此送之”;“送日本小原君携兰东归之作”。《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二日记载:“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书赠小原的是以“京华堂”起句落款的那一幅。诗题上的0.E.即小原英译名Obara Ejlro的缩写。京华堂开设在日本东京,经营中国文玩、兰草。此诗近取远譬,托言咏兰,喻指“九畹贞风”的革命者。关于这首诗的以花取兴、引类设喻,历来注家都曾注意到这一特点,但是在解释上颇有同异。这里,我想参以己意,试作句释,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