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问题,一向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喜欢谈论的题目。他们或者从正面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个人自由”,诬蔑说“压制信仰、言论、出版和集会的自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①;或者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名,行歪曲马克思主义之实,奉行“以共产主义之道,还治共产主义之身”②的策略,抓住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否定马克思的晚期著作,制造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这个为资产阶级津津乐道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口…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是历史的产物。要正确了解人道主义,首先,必须对它的产生和演变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人道主义最初是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出现的,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由于它表面上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幸福,主张人的自由和解放,似乎为整个人类利益辩护,故而把这种理论称之为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所以要采取人道主义形式,这是由当时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发展所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把人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在人们面前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现代印度伦理学是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依附于殖民者的封建保守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英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为了适应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需要,印度先进的思想家和民族运动的领袖们在继承印度古代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了种种新的伦理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有:提拉克的“为世界服务”说,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泰戈尔的“普遍之爱”的人道主义,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论,拉达克里希南的“精神宗教”说等等。这些学说虽然都披着宗教的外衣,承袭古代宗教伦理学说的一些基本观念,但是实质上它们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和  相似文献   

4.
T.雅罗舍夫斯基的《论实践》是这位波兰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第二本译成俄语出版的书。第一本书《个人与社会》是1973年《进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在苏联舆论界获得很高的评价。雅罗舍夫斯基在这本书里以充分的证据批判分析了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以及其他资产阶级哲学关于人的观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原理同这些观念作了对照。这位波兰哲学家批判了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代表现代反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伪人道主义的空泛词藻,论证了真正的人道主义同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争取用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的斗争密切联系的论  相似文献   

5.
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政,是实行真民主还是实行假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封建法西斯专政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下,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民主制只能是一种虚伪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列宁选集》第三卷第16页)只有社会主义才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民主变成无产阶级民主,把少数剥削者的民主变成社…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与中国法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涵盖着人类文明的两大主流文化:一是人道主义文化,二是权利文化。人道主义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其实质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在今天弘扬人道主义文化,还含有恢复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异化了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之意。权利文化是在近代法治化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就是近代权利文化的经典表述。人道主义文化对应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它为法治提供德性方向的导引;权利文化对应着…  相似文献   

7.
“仁”的解说虽有多种,但归结起来,中心思想不外乎博爱与平等。博爱与平等合而为一则为仁。博爱的意思在于爱及于同类。爱及于同类,要求将他人作为与已平等的主体对待。爱人而不尊重人,便会变成偏爱别爱,丧失仁爱精神。真正人权意义上的平等恰恰是仁学意义上的平等。此种平等是就全体人类范围而言的。  相似文献   

8.
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 ,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 ;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 ,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 ,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个层面内涵 ;从总体上看 ,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 ,因而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加以解决。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生产异化的结果 ,解决妇女问题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从根本上有赖于社会全面、自由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对立起来,是当前人道主义批判者们的最基本的论点。一位我所敬重的学者写道:“人道主义是在历史上特定阶段形成起来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它具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和命题。唯物史观正是扬弃了这种思想体系才建立起来的。”(四月十一日《文汇报》第三版)“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以劳动的发展来说明社会的秘密,而人的本质则要由社会关系来说明”(第三十八期《理论战线》)。这一观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来对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使我们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看来把人道主义贴上“资产阶级的”简单标签,加以贬斥,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做法和认识,都是错误的。人类社会不但存在着各种特殊形态的人道主义,而且还存在着一般人道主义。本文试对一般人道主义的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一、一般人道主义的含义及其科学依据我国学术界多数同志至今对“一般人道主义”讳莫如深,不敢问津,当然谈不上对它进行科学规定。有个别同志承认存在着一般人道主义,但对它的规定却是援引当代资产阶级学者编写的百科辞典的定义。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些定义只适合于一种特殊形态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继承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伟大的人道主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都包含着进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因此,可以说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2.
人文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人道主义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的英文词源是humanism和humanitarianism。从英文词源可以区分为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笼统地反对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也曾经给予肯定。但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不相容的。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阶级论,而人性论与阶级论是根本对立的和完全不相容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论做过彻底的、全面的批判,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初创时期。同时,对人文的人道主义中那些非人性论的内容则是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肯定。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最终就要研究和解决阶级论和人性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道主义主要是一种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对哲学世界观有影响,但还不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不仅是卢梭整个政治哲学的导言,也是卢梭的“自由宣言”,在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中,卢梭对作为核心人权的自由进行了集中和深刻的阐述,卢梭重点阐明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由为什么与一般的财产不同?自由为什么不可以被剥夺也不可以让渡?“征服的权利”为什么不是一种权利;专制政权为什么不可能是人民的自愿选择?独裁者为什么终将成为自己暴政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即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层面内涵;从总体上看,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其解决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生产的结果,其解决在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学习与探索》杂志开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研究》专栏,引起了理论界的注意。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哲学和西方各种“马克思学”所挑起的企图以人道主义来钝化、溶解、改造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给以回答;对清算“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16.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11,(4):96-100
白桦派剧作家和评论家仓田百三今年诞生120周年。他的代表作《出家及其弟子》问世之后,相继被译成英文、德文、法文、中文。《出家及其弟子》提倡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博得了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好评。仓田的《爱与认识的出发》与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阿部次郎的《三太郎的日记》,是青年必读的人生教养三本“座右之书”。仓田的作品多以爱与信仰为主题,带有宗教伦理色彩。当“无理想”的自然主义文学走入死胡同时,仓田的“良心私语”式作品,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激情,为青年们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中日近代新学“人”范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新学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哲学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哲学的主流。它的实质是反对封建,开启蒙昧。它的表现是抨击封建专制,宣传“天赋人权”;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人性平等”;揭露封建愚昧,鼓吹“开启民智”;批判封建体制,实践“三民主义”。其中,“天赋人权”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人的本质的阐述;“人性平等”是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的尊严的赞美;开启民智是从人类文明出发,对人的德智的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是人类特有的控制和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或自由,它的出发点是本来的人或自然人。人权观念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斗争中,渊源于平等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所提出的平等要求。人权根源于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它不是抽象的、天赋的和永恒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财产剥削和压迫别人的特权。马恩之后的一百多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人权和人权观在从应然向突然的转化运动中不断发展。当今世界上存在着资产阶级人权、社会主义人权和第三世界人权,以及这三种人权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作者认为,社会主义人权是广大劳动人民要求事实上平等的权利,杜会主义人权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因此,杜会主义人权和人权观最有生命力,它代表了世界人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苏联科学院院士鲁缅采夫与苏联《工人阶级与当代世界》杂志记者的访谈录。他在谈话中指出,社会性和文明性是社会人及其个性发展的结果,是向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发展的结果。鲁缅采夫认为,资本的社会化过程确实在进行,这种社会化的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结为一体。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生产社会化虽然仍存在日益尖锐的竞争,但也自发地导致单个国家与世界范围内的整个经济活动之间越来越走向协调,有序和一致。只有在协商一致地进行社会化社会生产的基础上,才能克服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中的自发性,使  相似文献   

20.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特别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文明这一术语被广泛地运用。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文明概念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为了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对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的文明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资产阶级的文明会给他们带来平等、自由和兄弟般的友谊。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矛盾逐渐地暴露出来,这就引起了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此,他们提出了种种为医治社会弊病而建立美好社会的方案。 《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