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的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鲁迅、茅盾等都是屡屡称引的一代宗师。同样,新时期的浙江文学也常把反映现实生活奉为圭臬。近年来,在浙江的文学评论界中,又回荡着“浙江乡土小说”、“吴越文化小说”、“吴越风情小说”、“吴越文学”的呼唤呐喊,虽然彼此在称谓上有所差异,然而其主旨和指导思想是极为相近的,一言以蔽之,即大力倡导文学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味。综观这几年的短篇小说,依然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情趣,散发着浓郁的“吴越”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无论是表现吴越一方农村独特的“乡土小说”,还是充溢着南方都市风情的“杭味小说”,以及介乎其间的有关小镇生活的作品,都显示了作家们力图凸现文学的地域特色和强化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意愿。在此,本文作一扼要的评议。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浙江省作家协会在杭州召开了规模颇大的吴越风情小说研讨会,作家汪曾祺、评论家雷达、王愚等专程赶来参加了会议,省内诸多作家、评论家也济济一堂,争论热烈。会议出现了近年难能一见的热闹场面。致力于营建吴越风情小说规范的人们,从浙江省作家的创作实际出发,寻觅故土上的文明之源,指出各大区文化的异同,界定风情小说的文体学意义,从逻辑上为吴越风情小说的壮大发展作了预告,给予切实的推动。本刊特此选发一组笔谈,刊登浙江省作家协会茅盾文学院副院长盛子潮和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阮忆的文章,并希望吴越风情小说的创作和评论进一步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种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正如克莱德·克鲁克洪所说:“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①而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这种文化的特色和个性,由此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文化类型。有人认为吴越文化是一种稻作文化,道出了水稻生产是形成吴越文化特色的主要原因,这确实很有见地。然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忽视了渔捞生产在吴越地区的作用。因为,吴越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多雨;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面临海,江湖密布,水系发达……这种自然环境不仅为种植水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水产资源,使捕捞水产成了一条获取食物来源的便利渠道。吴越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发明并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同时也掌握捕捞水产的技术,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捕捞水产为辅的生产方式,成了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因此,对于吴越人们来说,种植水稻固然生死悠关,  相似文献   

4.
禹葬会稽考     
崛起于长江三角洲的句吴、于越文化,是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从这期起,本刊特辟“吴越文化”专栏。《吴越文化特征初探》一文评述了吴越文化的概貌和特征。《禹葬会稽考》和《绍兴会稽与禹无涉》两文则对禹葬绍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欢迎四方来稿,以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打上了深深的道家思想烙印.这不是因作者故意以道家思想来解读吴越争霸历史,而是具有坚实的历史和文化依据.吴、越、楚三国接壤,楚人范蠡、伍子胥等先后来到吴越,成为吴越重臣,同时把道家文化带到吴越之地;而且,早期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从而使得道家文化在吴越之地容易接受,并成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吴越文化的研究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吴越文化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特点,当前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推进吴越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文拟作粗浅的综述和评价,以期对吴越文化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一、五十年来吴越文化研究的成就位于长江下游的吴、越两个民族,在我国的远古时期,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与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交相辉映,使长江流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又一摇篮。早在三十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崛起于长江三角洲的句吴、於越文化(本文简称为“吴越文化”),是我国上古时代南方越族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河姆渡文化时代到秦汉一统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古代越族在相对独立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古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形成灿烂伟大的中国上古文明。本文拟略述吴越文化的概貌,由此而窥见古越文化区别于荆楚、华夏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试论“浙学”的基本精神──兼谈“浙学”与“浙东学派”的研究现状吴光(一)“浙学”的渊源及其定义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则有所谓吴越文化或日越文化。但这主要是指古代浙江的物质文化与风俗文化,而非...  相似文献   

9.
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吴越文化和百越民族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8月下旬在杭州、绍兴召开,为迎接这一国际性的学术盛会,本刊特发表李学勤、蒋炳钊等先生的大作。这些文章分别就吴越文化的学术思想、民间风俗、图腾、百越民族的族源以及《吴越文化新探》一书中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认真、深人的研究探讨,视野开阔,立论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是由各地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组合而成的。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河姆渡文化、吴越文化、浙东学派等,渊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文化热”之后的“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不仅立足于浙江这块深厚的文化土壤上,而且是冷静思索的产物。本刊特发表该研究会顾问王凤贤研究员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会长陈桥驿教授的开幕词,以飨谈者。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慈溪市桥头镇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讨会”,1993年6月24日至27日在“杨梅之乡”慈溪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共约60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著)80余种,并就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究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考察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密遗址、河姆渡文化博物馆。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慈溪市桥头镇的领导充分理解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力求通过这一次研讨会来进一步理清桥头的发展思路、提高知名度,以吸引各界前来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会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吴越文化?对此,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尚无定论。本文所说的吴越文化,是指江浙一带或太湖流域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语言、工艺美术、建筑等等方面的内容而偏重于文学。如果我们用当代意识来观照文化历史现象,吴越文化与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总体的其他各分支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具有社会功利性。综观吴越文化发展的轨迹,在政治、经济,风尚习俗以及园林美术诸方面,功利性都比较明显。宋室南迁以后,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成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加之土地肥沃、气侯四季分明,极适宜自然经济的发展。北宋以后,太湖流域的蚕桑产量在全国已名列前茅;而蚕桑的发展和兴旺,又带来极大的功利效应,成为贡品,也带来工艺美术的兴旺。丝织品上各种色彩图案,如龙凤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 ,无论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抑或中国现代文学 ,“私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话题。1这首先是因为 ,“私小说”是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 ,它所表现出来的诸种特征直接联系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的文学而且是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 ,众所周知 ,中国现代文学的 3 0年历史与日本社会、文化、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其中“私小说”和“普罗文学”尤其引人注目。 2 0世纪 2 0年代 ,以“私小说”为主的日本近代文学 ,极大地影响了一代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吴越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国际性的吴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也拟于明年在浙江绍兴举行。为迎接这一盛会,本刊这期特刊出何光岳、陈剩勇、郑土有三位同志的文章。这三篇文章分别对于越民族的族源、迁徒过程,吴越民族的社会变迁及国家的建立,吴越文化的个性特征等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本刊在今后还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欢迎大家投稿。  相似文献   

15.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早在二十年代初,他在考订古代史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古史辨”学派,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由顾颉刚先生的助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煦华辑录整理的《苏州史志笔记》,集中反映了顾颉刚先生对吴越地区历史、经济、城坊、山川、园林、古迹、方言、歌谣、风俗、民间传说、地方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和独特见解。它的出版,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流布在吴越地区的神歌与萨满、傩都是以祭祀鬼神为主要特征的民间文化 ,同属中国巫文化在后世流变中形成的支脉。三者既惊人地相似 ,又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吴越神歌与萨满、傩的比较研究 ,认为吴越文化心理素质有别于萨满、傩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个性 ,并进一步从吴越群体的生活史、吴越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来探讨这种文化心理地域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黄健 《社科纵横》2009,24(11):72-73,84
鲁迅的小说《呐喊》和《彷徨》,是“五四”时期最具批判理性色彩的精神小说,这些小说揭示和批判了礼教吃人的罪恶,描绘出具有深邃象征意义的“鲁镇”文化环境和“未庄”文化环境,于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结构中,发掘出封建专制统治下,愚顽的封建意识所造成的国民心理的痼疾,小说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启蒙和改良社会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建和浙江是邻省,古代都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由于生产的关系,两省人民之间便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先秦百越族分散在我国东南沿海,他们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春秋战国吋浙江的越族开始建立了“越国”,和他的北方“吴国”语言相通,很快地融合为一,形成“吴越文化”,很早就有人倣了论述。可是对于浙闽关系的问题,提到的较少,本文略从民族方面说明两省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越文化和中日两国的史前交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民族是许多民族经过历史上的长期融合而成的,这正象日本民族在历史上长期融合而成一样,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这样的过程,毫不足怪。中国文化同样也是历史上长期融合的结果,它绝对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在远古,今中国版图中存在着许多文化类型,择其主要的来说,黄河流域是汉文化,长江中游是楚文化,长江下游和浙闽一带是越文化,或者称为吴越文化。这中间,吴越文化在中日两国的史前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学者研究吴越文化,已有较长的历史,有关这种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已有大量出版。但在过去,研究吴越文化的学者多半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等,研究的方法着重于历史文献的查索和考古发掘的论证,收获当然不少,但现在看来,不免还有一些局限性。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京想象与现代性关系的角度 ,剖析 2 0世纪 80~ 90年代小说对北京记忆的书写方式。论文第一部分讨论 80年代“京味小说”的“文化”内涵 ,即北京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为作品的何种构成因素 ,以及这种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框架中的书写方式的内在矛盾。第二部分选择三部重要小说 ,分析 90年代小说在“个人怀旧”的视野中呈现的北京形象 ,并剖析这种书写方式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