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二──居住、生产、交通民俗李丽有关果洛藏族物质民俗中的服饰、饮食部分已曾著文。在此将继续探讨这一范畴中的居住、生产、交通等民俗。一、居住民俗1、帐篷果洛绝大部分地区是牧区,以各种牛毛帐房为主,也有各式的白布帐篷。制作牛毛帐房的头...  相似文献   

2.
李若熙 《民族学刊》2022,13(7):101-108, 149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地区刊刻出版的白话小说集,共四十个故事。作者为四川中江人,全书用四川方言俗语写成。其描写对象多为中下层市民或农民,实录的写作手法使小说中出现较多关于蜀地礼仪民俗的描写,其中涉及最多的当属婚礼与丧礼。清末蜀地婚礼与传统士昏礼中的“六礼”既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如礼节简略、不亲迎、无聘金等。而丧礼除遵循《仪礼.士丧礼》的部分礼仪外,又有着蜀地丧礼独特的习俗,如普遍作道场、富户散普孝及奢靡风气、帮助穷户殡葬的“孝义会”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俗礼仪有着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一脉相承的一面。另一 方面,受地域、经济、气候、风俗等影响, 清末蜀地民俗礼仪又呈现出独有的特点,使蜀地民俗礼仪文化呈现出传统与保守、多元统一、内涵丰富且富有个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民俗剪影──青海海西和硕特蒙古人居住民俗青海蒙古人的民居形式目前有三类:传统的“蒙古包”,当地蒙语也称为“mdngr”即“木房”;另一类是“帐房”(maixan);还有定居点上土木结构的平房,当地蒙语又称为“ibargr”即“泥屋”。近几年又...  相似文献   

4.
道教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后,与当地宗教文化民俗相结合,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河湟道教。本文以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尤其是以民和、乐都地区的道教与民俗调研资料为依据,提出了地方道教与民俗染濡并存,形成河湟地区特有文化现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民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成为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不过,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成果散见于相关学科,缺乏集中且稳定的共识。以“民俗”的概念为出发点,我们能够通过批评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来界定数字民俗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路径,并在民俗学和传播学的跨学科视角下提出数字民俗研究的四个核心议题,即民俗的数字文本与知识生产、口头传统的数字再生、在线社区的再部落化、新民俗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实践,从而探索未来跨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俗志基于民俗田野调查,是民俗研究的一把利器,属于民俗研究的重要环节和结果呈现.民俗志书写不应只是一种资料汇集式的民俗记录,它应具有一定的理论追求,允许民俗学者的个性化诗性与美学书写.民俗志书写,更应贴近民俗主体的现实民俗生活,关注其民生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老庄的著作中有着先秦民俗的丰富表达,包括生产民俗、生活民俗、民间信仰等等。与其他先秦诸子相比,老庄的民俗思想颇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自然淳朴之民俗观与人性之民俗观,而其哲学根源则是"道"。老庄民俗观对于我国后世民俗的影响不能低估,它对于我国乡村长期淳朴民风的形成与传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老庄有些思想虽然不直接涉及民俗,却是后世民俗重要的思想根源,在中国民俗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俗功能似乎被视为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概念,以至于相比其他一些概念,有关论述在国内民俗学理论研究中少得不成比例。这似乎与民俗功能的界定最早来自人类学的功能主义有关,由此限制了对民俗功能更深入与广泛的探讨。随着全球化时代人类交际手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承和运用民俗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个体与群体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角色也有了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结合多学科的理论进一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民俗的功能。文章提出一些浅见,以期引发同仁的批评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章采烈民俗的多种品格是开发民俗特色旅游基础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加以强调,赋予以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本民族的标志。因而,民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第3届亚细亚民俗学会国际学术大会于1999年11月20日至25日在韩国汉城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马文化与动物民俗”。省民俗学会会长、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郝苏民教授应邀出席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檬古人与马:观念及其文化阐释》的论文,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会议期间组织学者前往江原道杨口郡出席亚细亚背架民俗国际学术大会。会上我国学者金曛、陶立璠、黄建明、吴亚芝、桑普拉敖力布、程蔷、董晓萍等先生以及博士生庞建春都发表了相关论文,受到与会学者注目与欢迎。省民俗学会会长郝苏民…  相似文献   

11.
民俗传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学术界广泛地使用"传承"一词,但对于其内涵、外延、内容与形式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明确地界定了传承的基本内涵,并从构成要素和传承方式两个维度阐释了民俗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民俗传承构成要素包括民俗传承的主体、民俗传承的客体和民俗传承"场"。民俗传承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从传承途径来看,分为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心理传承和书面传承等;从传承主体的多寡来看,分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从传承组织形态来看,分为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  相似文献   

12.
西藏当代民俗散文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藏当代散文创作 ,不可回避的是西藏当代民俗散文的创作。“民俗散文”在西藏的勃兴与目前国际、国内正在掀起的“西藏热”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 ,无论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旅游、探险家 ,还是艺术家、哲学家、史学家 ,甚至收藏家都把视角和嗅觉调适向西藏。在此基础上催育而生的西藏当代“民俗散文” ,自然从一起步便格外引人瞩目。但是 ,认真审视西藏当代的民俗散文创作 ,其本身却沉陷在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难以区分的两难境地。而某些人的一味倡导之举 ,既将问题掩藏在表面的繁华之中 ,同时 ,也使人无法看到西藏民俗真实的潜藏和丰…  相似文献   

13.
"乡村民俗"与"都市民俗"是以空间观念划分的民俗类型,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的文化范畴,在当代正经历着必然的整合过程,并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更显出互动、互流、互感、互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金秋 《中国民族》2008,(10):52-53
侗族民俗舞蹈以不同的存在样态、顽强的生命精神,深深植根于侗人的日常生活中,保持着持续发展的样态。侗族民俗舞蹈的生存发展样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侗族民俗歌舞的内生发展范式;侗族民俗歌舞的外生发展范式;侗族民俗歌舞的健康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及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少数地区民俗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成为国家形象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相比其他民族自治区,广西地区存在着壮族、苗族、彝族、水族和京族等多个民族,有大大小小数百种民俗节庆,民俗节庆中又包含着多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主要探讨广西民俗节庆名称以及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并对民俗文化内容的翻译与传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服饰、饮食民俗李丽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深居高原腹地,黄河源头,高寒缺氧,交通阻隔,地广人稀,自古以来藏族同胞生息于此,主要以畜牧为业,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现根据实地调查并参考有关资料,作如下记述。第一、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张得祖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鸟①的崇拜、占卜和禁忌等文化遗存。这些光怪陆离、饶有趣味的鸟文化和其它民俗事象一样,是活的社会“化石”。鸟文化不仅与原始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观念相一致,同时也与当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及经济...  相似文献   

18.
昌黎民俗中,“三歌一影”可堪称翘楚、独占鳌头。“三歌一影”分别为“民歌”“秧歌”“吹歌”和“皮影戏”,是昌黎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三歌一影”更是大展宏图,屡屡展现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其中,民歌、秧歌和皮影戏更是入选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杨知勇半个世纪民俗学学术追求与理论贡献为运用“立体性田野考察”、“综合整理法”,参与搜集整理20世纪中华文学百年经典《阿诗玛》;探寻原始文化渊源,研究图腾、巫术、原始宗教与神话;将价值论和符号学引入民俗研究,探索民俗的文化深层价值;从事多民族地区民族民俗的立体描写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 流传于苗瑶语族的盘瓠神话是源远流长的神话,它在传承变异中不断积淀着各历史时期的民俗信仰,其内涵层次十分深厚。可以说,盘瓠神话是反映苗族、瑶族和畲族民俗信仰的一幅历史画卷。对这幅画卷的研究还很不够,有些论作虽然提及,但较简单,并有随意不妥之说。本文试对盘瓠神话的民俗信仰作一系统的论述,以求教于专家。葫芦崇拜与盘瓠崇拜刘尧汉先生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说:“盘即葫芦”,又说“盘瓠是葫芦的别称”,文中只有结语,而无论证。我征之于古籍和民俗材料,却无任何“盘即葫芦”、“盘瓠是葫芦的别称”的证据。葫芦和盘瓠是否是同一毫无差异的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