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败计划     
多年前,蜗居台湾的何应钦以四星上将的身份跑到荷兰旅游,荷兰国防部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荷兰的国防设施。参观完后,荷兰人又做了一个国防简报,向何应钦展示了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如何应对的计划,这份计划之缜密、全面让何应钦咋舌。但更令何应钦惊讶的是,他看到了一份更详细的计划,而且被放置在所有计划最显眼的位置,以突出它的重要地位,这个计划的名称叫——投降计划。何应钦表示很不理解,他说,在中国人眼里,投降是可耻的事情,是被所有人看不起的行为,而为投降做计划会涣散军心,是战争大忌,中国文化崇尚舍生取义。而荷兰人的回答很从容:“我…  相似文献   

2.
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于1911年在英国出生,30年代初移居德国。德国元首、他的叔叔阿道夫·希特勒曾向他下最后通牒押要么加入德国国籍,要么就离开德国。他选择了离开,并于1939年抵达美国。美国宣战后,帕特里克·希特勒请求加入军队,遭到拒绝。于是,他在1942年3月3日直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进行请求。尊敬的总统先生押恶名昭著的德国元首现在丧心病狂地想要奴役世界上所有自由的人们和基督的信徒。而我是他唯一的侄子。在您睿智的领导下,人们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一起进行战争。这场战争意义重大。当今,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押自己…  相似文献   

3.
单从规模上看,与苏德战争相比,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仿佛都成了儿戏。苏联付出了阵亡2000万人的代价,其中,1000万是军人,德国有1000万军人死亡。在一千多天的战争中,平均每天死亡3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尤其考验统帅的才智。斯大林与希特勒,作为交战双方的统帅,他们在苏德大战这个棋盘上下的每一步棋,都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希特勒有军事鬼才之称。德军从占领波兰到横扫北欧,打败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一雪一战前耻,将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赶回老巢,都表明这名默默无闻的德军下士,有着非同寻常的魔鬼智慧。但是,希特勒缺乏对整…  相似文献   

4.
希特勒深知,要想达成对苏联“闪击战”的成功,就必须采取万无一失的欺骗手段,以迷惑对手。他在许多秘密场合反复强调:“要尽一切可能制造假相,把他们(指苏联)的注意力引向歧途,迷惑莫斯科,让他们以为我们一直在为进攻英国做准备,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的炸弹落在他们头顶上的时刻!”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制订一份从海上入侵英国的计划,代号为“海狮”。这份计划将在气候条件良好并在德军夺得空中优势后付诸实施,以进行一次成功的两栖作战。但是,令希特勒失望的是,德国空军在英国并没有捞到多少便宜,对英作战并不顺利。心情烦躁的…  相似文献   

5.
人才兼奴才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希特勒在欧洲发动二战,九月三日,英法对德宣战。美国也因战争威胁而开始扩军备战,借此机会,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统军事事顾问麦克阿瑟手下一名胸怀奇才的军事助理艾森豪威尔坚决要求回国,麦克阿瑟舍不得放他走。  相似文献   

6.
一位精明强干、善于夺占先机的方面军指挥员1941年希特勒进攻苏联之前发出预言:“踢开破旧的门板,整个房屋就会轰然倒塌”。的确,由于对现代战争缺乏深刻认识和思想准备带来的指导失误,也由于大量富有才干的指挥员被从军队清除,战争初期,苏军部队整师、整军、整个集团军甚至整个方面军陷入德军高速突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合围。相当一部分苏军高级将领对德军的“闪击作战”极不适应,首先进入战争的西部边境各军区各部队普遍损失严重。这些部队的指挥员有的被俘虏,有的被撤职,有的被枪决。但苏联并不是希特勒想象的“破旧的门板”,可以被随意一…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都知道,1941年6月22日3时,希特勒发动了全面侵苏战争。至于后来苏方宣布是4时(还有4时30分5时的说法等)则不知何故。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讲得很清楚,他和铁木辛哥在一起,3时7分第一次接到黑海舰队司令某海军上将关于大量敌机袭来的报告,3时30分后,各大城市被炸的报告不断飞来,这以后朱可夫叫醒了斯大林,斯大林通知  相似文献   

8.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还有他老人家接受法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英国、丹麦等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等。  相似文献   

9.
田梦 《领导文萃》2008,(19):132-135
问题185: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的领导风格以骂人出名,但是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他曾对他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说:“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迹上来。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你若作为领导者,对此有何感想?请谈谈。  相似文献   

10.
利比亚战争,也可以称为倒卡之战,它是因为利比亚原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不肯听从西方大国的命令立即下台而招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2011年3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历时8月23日利月19日法国战机投下第一颗炸弹开始,到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希特勒是有"个人魅力"的,他叽哩咕噜地胡扯一通,信众如痴如醉,欢声雷动;希特勒还有幽默感,他到陆军部队视察,见战士在打蚊子,便说:"这不是陆军做的事,这是空军要干的活。"霍梅尼回到伊朗,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可以说是天下归心,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领导文萃》2014,(2):101-102
正1725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流亡到英国。一天,当他正在河边散步欣赏风景时,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他。当时英法之间关系紧张,很多英国人仇恨法国人,他们抓住伏尔泰后,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高喊着:"绞死他,把这个法国佬绞死!"伏尔泰就这样被送上了绞刑架。正在这时,他的英国朋友赶到现场,见此情景,急忙替伏尔泰求情:"先生们,他是我的朋友,是一个大学者,他不参与政治的,你们放了他吧!"  相似文献   

13.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巴顿:他“带着象牙柄的手枪,粗大的雪茄和指挥坦克向前冲锋时的污言秽语就像注册商标一样贴满了欧洲战场的每个角落”;艾森豪威尔则“像和面师一样把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甚至后来的俄国人和在一起,再把他们推到希特勒的面前”。在走向决裂前,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名将曾经保持了23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希特勒是有“个人魅力”的,他叽哩咕噜地胡扯一通,信众如痴如醉,欢声雷动;希特勒还有幽默感,他到陆军部队视察,见战士在打蚊子.便说:“这不是陆军做的事.这是空军要于的活。”霍梅尼回到伊朗.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可以说是天下归心.欢呼声像巨浪立即颠覆了巴列维的王权。  相似文献   

15.
先脑栓塞、后脑溢血的沙龙躺在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里,任C T扫描一遍一遍掠过,昏迷不醒。这个中东强人用人们始料未及的方式,突然完成了他的政治谢幕。执政者启幕艰难,谢幕更难。封建君王们总是“驾崩”在至高无上的皇座上,看看埃及一座高过一座的金字塔、中国一坑连着一坑的兵马俑,君王们生前极致的尊贵和死后极致的哀荣也就不难想象了。法西斯“元首”和“首相”们的谢幕方式则要惨得多。战争还未结束,墨索里尼就像连着胴体的火腿那样被倒挂在高高的架子上;希特勒则先是自我饮弹(一说服毒)、然后被部下倒上几十加仑汽油烧得不干不净再砸碎…  相似文献   

16.
崩溃的防线     
新时代对于旧时代的超越是毫不留情的。对于人类的军事史而言,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长城的教训是巨大的,但却仅仅是中国的;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另一条“长城”——法国的马其诺防线的教训,就不一样了。它让今天乃至以后的世界都永远牢记着,不敢忘怀。和一直继承祖宗遗产的中国长城不同,法国是根据最新的战争经验进行战争准备的。它刚刚打胜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看着冲锋的士兵成片倒下,凡尔登战役的指挥者贝当元帅流着热泪说,他再也不愿为无数英勇的法国男儿悲叹了。他要建一道永久的国家阵地,永远把敌人和战争挡在国境之外。让敌人在法军的阵…  相似文献   

17.
杨少衡  红玉 《领导科学》2005,(24):44-46
一贺亚江这人有毛病,人们说他是“毛”有病,他是个卷毛。人们喜欢表扬贺亚江的头发,说他亏得这一头卷发,弄得万人迷,否则哪有今天这么了得的一位县长?他也从不辩解自己的县长职务与某个妙龄女子有关。贺亚江取以攻为守状态跟人们打嘴仗,要人们抓住机会买他的股票,他指着一头卷毛让人们看准了,说这是蓝筹股,不一般的,千万别错过了。且不说贺亚江算不算蓝筹股,如果不计较他的毛病,这人确有其能干之处。贺亚江初任县长时,他那县海边南江乡的两个村子百姓因海界纠纷发生大规模械斗,有一人被打死于海滩上。贺亚江听到消息赶往现场时,双方新一轮大…  相似文献   

18.
<正>被漠视的预言家无论丘吉尔是谁,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从他1900年当选议员步入政坛算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政治生涯长达60年,其间数次穿梭于内阁,在1940年和1951年两任首相。不过,丘吉尔作为政治家的所有伟大与荣耀,都是来自二战中的国家领袖,他拯救了濒临战败的英国,而战争则成就了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9.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国争霸世界的活动基于对世界地缘政治的基本认识。研究从拿破仑与英国争霸迄今三百多年的世界政治史不难发现 :不管大国角逐世界霸权的“棋局”如何变化 ,对弈者所用的“棋谱”及其最终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大体是相同的。拿破仑战争是资本全球化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并由此开辟资本多极化历史的战争。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 ,开始考虑取代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战略。基于他对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认识 ,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 ,出兵埃及 ,进而占领印度 ,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 ,…  相似文献   

20.
黄利 《领导文萃》2006,(5):48-48
1914年10月,英国年轻的查理爵士在法国阵亡。几个月后,玛丽王后将他的坟墓的照片寄给了查理的父亲兰斯顿爵士。兰斯顿在给王后的回信中将这张照片寄给了她。照片上的男孩是查理爵士两岁的儿子乔治。对战争心灰意冷的祖父不失幽默地将小男孩对打仗的滑稽模仿回敬给了王后,他用一种绅士般的沉重口吻对王后写道:“乔治,陛下的子民,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某种意义上说他应该属于我们”。他想提醒王后,只要有战争,这个男孩总有一天将属于死亡。兰斯顿爵士反战的沉思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大争论,因为当时的人们奉信的是:“为和平而战是正义的”。正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