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日<楚辞>篇次所见之系统主要有<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两种.比较而言,<楚辞释文>本近古,但也非原貌.其中主要表现在<天问>的篇次归属上,根据<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天问>篇次皆居于<九章>等前.但根据<楚辞>文本及王逸今本<楚辞章句>之内证,可以证明在王逸<楚辞章句>古本中<九章>等篇次当在<天问>之前.而据此在<楚辞释文>古本基础上重新厘定的新的<楚辞章句>古本篇次较之<楚辞释文>本与今本<楚辞章句>本都要显得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史研究中,注释语言因其特殊的功能和性质而越来越受关注。作为注释语言,首先要求它能被同时代的人读懂,因而与各类文献典籍语言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注释语言是最接近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的。其次文献典籍中需要作注的往往是那些在当时已较难理解的词,因此我们在注释语言与被注语言的比较中往往可以窥见语言变化的脉络。成书于东汉中叶的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古的一部,同时也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完整而且时代最早的章句体训诂著作。它总体上由三个板块构成,即解题、分章析句和后叙。解题部分文词简练,内…  相似文献   

3.
王逸《楚辞章句》的训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解释题意、说明章旨、评价前人得失、说明古代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徵引故事史实和神话传说、解释词义、解释语句、给字注音、阐明语法、说明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分析篇章结构、补充原文缺失、存疑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汲古阁原本《楚辞补注》为底本 ,参以笔者所见其余六种版本 ,对《渔父》一篇的王逸注解详加校勘 ,列其同异 ,定其得失 ,以求恢复王注原貌  相似文献   

5.
利用《楚辞》及王逸注《楚辞》之用语规律,并结合通行的《楚辞补注》以外的《楚辞》本子及相关的传世文献相佐证,可以对今本《楚辞补注》中所见王逸《楚辞章句》部分“倒、脱、衍、讹”的错误内容进行合理性的勘正,从而有助于《章句》的进一步校证。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流传至今最早的注本当属东汉末年王逸的《楚辞章句》。作为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它的诠释视角广阔,涉及经学、文学、民俗学等多个视野。本文从作品本身出发,兼及《楚辞章句序》的审美批评观,对王逸的文学批评思想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孟子》注本,在孟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后代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多方面的基础。然而赵岐对《孟子》原文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古书引用等背景材料方面信息解读存在不当之处,应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王勃前期受儒家传统诗教观影响,对屈原的认识有偏颇。个人的不幸遭遇,使王勃对屈原有了新的认识。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扩大了王勃作品情感表现的内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浪漫风格是屈原和王勃作品的共同特点。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王勃也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熹的《大学章句》将大学之道落实为"明明德"的内修外推过程,以"明明德"为根本,贯穿三纲领的始终。八条目与三纲领相对应,明明德也就是修身的内在表现。在实现止于至善的过程中,要按照八条目的近道顺序进行,即达到"明明德于天下"需要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  相似文献   

10.
前贤对《汉书》的点校、注释等的研究成果丰硕,然仍有可说之处。现从标点、校勘、注释等方面就《汉书》之《传》部分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1.
一、对日本京都大学藏《金瓶梅词话》残本,作有详尽著录;二、对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本《金瓶梅》词话影印人、影印次数、影印地点、影印部数作有周密考证。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候,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尽量不收关于《楚辞》的作品。但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楚辞》的意象分析,以及金代人对屈原和楚辞的评价,《中州集》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3.
14.
《说文解字注》拾遗王克让段注《说文》形、音、义三者兼赅。行文尔雅,训释博洽,沾溉后学不知凡几。以卷秩浩繁,千虑之失或亦难免,兹拾遗于下:引伸假借不甚分明《说文》:“礼,履也。”段注:“履,足所依也。引仰之,凡所依皆曰履,此假借之法也。”按:“凡所依”...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章句释义出发,结合《文心雕龙·章句》文本细读,提炼出文学创作安章造句过程中所要面对的7个基本问题,围绕章句的情位形声的整体性问题,就章句的基本功能、性质、方法与特征分别加以论述,力求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刘勰对文学创作中安章造句问题的理论思考及其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诗经》和《楚辞》的连绵词 ,得出有双声、准双声或叠韵、准叠韵关系的连绵词共达 93 .2 % ,其中叠韵的多于双声的。声调相同的比例约占 70 % ,其中平平式达 4 5 .5 %。这说明连绵词不仅讲究声韵的和谐 ,还讲究声调的和谐。《诗经》连绵词名词多 ,《楚辞》形容词多 ,总和形容词占 4 7.8% ,为主要词类 ,反映了连绵词的描写性。连绵词中同义词、同源词特别丰富 ,这与它们语音不太固定有关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在《屈原研究》中,批评了廖季平否定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他说道: 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人,第一个是四川的廖平,据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上说: “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 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 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  相似文献   

18.
利用《楚辞》及王注《楚辞》之用语规律,并结合今本《楚辞》以外的其它本子及相关的传世文献相佐证,可以对今本《楚辞》部分"倒、脱、衍、讹"的错误内容进行有益的勘正,同时借助《楚辞》以外的研究成果也能对一些既有的重要学说予以重新的审视,从而有助于《楚辞》文本的进一步校理。  相似文献   

19.
屈原生年说郭沫若先生在《屈原研究》第一节《屈原身世及其作品》中论屈原的生年说:他(屈原)的生卒年月日见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他是生子太岁在寅的那年正月的庚寅。据《吕氏春秋·序意篇》言:“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知道西纪前二三九年是申年。推数上去,前三四一年的楚宣王二十九年(周显王二十八年)孩是寅年,但那年的正月小,庚申朔(据日本新城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艺术之宫中,珍藏着许许多多璀璨夺目的明珠。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楚辞》,就是这众多明珠中最美丽的一颗。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吸引着后世千千万万的文人学者。《楚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