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自一九八○年九月在《朔方》发表以后,引起了读者和文艺界的普遍注意。这篇作品的确写得很美,很感人,字里行间洋益着一种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深情。丁玲称赞它为“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许多报刊竟相发表文章,称颂它是“进行‘三热爱’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八○年短篇小说评奖,完全在意料之中,它被排在了优秀短篇小说得奖作品的行列之中。李准同志据《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放映以后。轰动了影坛,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我想,《灵与肉》的艺术魅力虽然来自各个方面,诸如,它思想内容的深刻、开阔和踏实,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岩而扣人心弦,语言的深沉、凝炼而又不无哲理,但同样不可  相似文献   

2.
现在还来说《那山·那人·那狗》(获八三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似乎过时了。其实不然,彭见明的这篇小说是不会过时的,因为它是作者自己独特的创造,具有短篇小说所需要的单纯与单纯后面的底蕴,把一个单纯的人物性格写得很丰厚、饱满,从而显示出了一种性格单纯美。  相似文献   

3.
肖红的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一向被肖红研究者们公认为她的“处女作”,这篇作品的创作时间至今存在着两种看法:据陈隄同志的《肖红评传》[《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二辑]中的说法,《王阿嫂的死》是在肖军的鼓舞和帮助下,肖红创作的,发表在一九三三年《国际协报》的新年征文特刊上;  相似文献   

4.
<正> 《钦之舅舅》和《巴里的旅程》是陈若曦早期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前者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文学杂志》第四卷第一期;后者发表于一九六○年五月《现代文学》第二期.这两篇小说一发表,即被台湾学者所否定.到了一九八四年,大陆评论家林承璜深入研究了陈若曦早期创作之后提出质疑.他们的论点截然相反,各执一是,谁是谁非,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走向十九号房间》(To Room Nineteen)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斯·莱辛(Doris Les- sing,1919~)短篇小说中杰出之作.这篇小说发表于1962年,被编入1978年在美国出版的莱辛短篇小说选《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还被收入《诺顿英国文学选》.在这篇小说中莱辛以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与细腻的心理剖忻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着力描写了苏珊·罗林斯这位知识女性的独特性格及其生活道路.读后无不使人受到极度的震撼和强烈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一、二年来,出现了一些评论脂砚斋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篇:一篇是郝延霖同志的《没落贵族的哲学——论<石头记>的脂砚斋评》,一篇是徐迟同志的《如何对待脂砚斋》。脂砚斋是最早批评《红楼梦》的人,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红学家。这样一位人物的美学思想,当然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因为《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而脂砚斋的美学正是以《红楼梦》的创作实践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事实上,脂砚斋的小说美学中也确实包含有不可磨灭的合理的内容,其中有的直到今天也没有丧失它的意义。令人吃惊的是,郝延霖、徐迟二位同志的文章却在脂砚斋头上加了一大堆罪名,将脂砚斋的美学一笔骂倒,全盘否定。这是我们所难于同意的。  相似文献   

7.
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西作家,写了很多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有人称之为山药蛋派。其实被称为山药蛋派作家的作品,也并非一种风格。既有它们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最近,重读了收集在《宋老大进城》这一集子里的小说,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宋老大进城》(一九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戎同志的短篇小说选集。其中所收的二十一篇作品,除最后两篇以外,都是五三年到六三年间写出的作品。从一九五三到一九六三年,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大事。这部小说集概括地描写了一些大事在农村的反映,表现了农民所走过的曲曲折折的道  相似文献   

8.
小说《蓝幽幽的峡谷》(《草原》1984年第12期,以下简称《峡谷》)出自一位初试笔锋的蒙古族业余作者之手,荣膺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选取新的视角展示人物心理层次,朝着纵深方向开掘灵魂。在剖析民族性格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趋势上,把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有相当的力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9.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4):107-120
1976年初《人民文学》复刊是中央高层政治斗争的产物,体现了转折时代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与意识形态的裂变。无论该刊掌握在谁的手里,对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视是一致的,只是重视的方式和重点不同。1977年《人民文学》召开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大戏的幕布,会议成果影响深远。《人民文学》主持开展的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正是政治转型期间文学领导权更加集中和统一的必然结果,而评奖过程中对"群众话语"的强调反而更有利于文学权力的集中。  相似文献   

11.
<正> 1933年读《鲁班的子孙》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王润滋那种出自"困惑"心态的恍惚.那是源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经济交融后作家对某些世态炎凉、人情下移的忧患;源于在价值判断、情感判断相互矛盾难于抉择时的傍徨;源于以传统道德界定新的生活方式和人事关系时的失望.但恍惚之中,我看到王润滋又分明有一种基于自信的坚执,"住些年  相似文献   

12.
丁帆同志《论茅盾早期的短篇小说》(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一期)认为《自杀》连同《创造》“是在上海写成”;无独有偶,叶子铭同志的《茅盾的第一个短篇集——[野蔷薇]》一文(《书林》1981年第三期)也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3.
看了苏兴同志《再谈〈京本通俗小说〉问题》一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4期),有些想法,现提出来就教于苏兴同志和古典小说研究者。对公认的七篇宋人话本小说,苏兴同志只承认其中的五篇是宋人话本,而其余两篇即《拗相公》和《冯玉梅团圆》,不是宋人的作品,而是冯梦龙编撰“三言”中的拟话本小说。其实,关于这两篇话  相似文献   

14.
三篇讲话:三个里程碑□吴海三篇讲话,三个里程碑。这就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学人     
杨星辰,1944年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理论专业。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长期担任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副总编、编审,负责编务工作;该刊两度被评为省优秀期刊。与人合作编、著有《领导方法与艺术新视野丛书》、《领导角色及其胜任》(中央党校出版社版)等书多部;在《人民日报》、《党校报》、《黑龙江日报》、《奋斗》、《理论探讨)}、《学习与探索》、《教学与研究》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有的曾获奖。在本刊发表过《关于理论的断想》(1998.6)、《…  相似文献   

16.
<正>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最近,刘光裕同志相继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载《江淮论坛》82年第2期;另一篇是《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载《文史哲》82年第6期),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解释,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但是,刘文的新解是否符合毛泽东同志《讲话》中的原意,是否符合文艺与生活关系的实际情况,都是需要讨论的。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就教于刘光裕同志。  相似文献   

17.
拙文《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在《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发表之后,《学术论坛》先后发表了两篇意见不同的商榷文章,一篇是高兆明同志《物不能作为价值主体》(1989年第5期)的文章(以下简称(《高文》),一篇是黄海澄同志《论价值主体的本质规  相似文献   

18.
《聊斋》“短篇”,是与《聊斋》“大篇”对举的一个概念,与我们通常称谓的“短篇小说”不是一码事。特为先作说明。《聊斋志异》号称“短篇小说集”,有人还把它的作者蒲松龄,与现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契诃夫相提并论。其实,“三会本”《聊斋》所收504篇(包括附录九篇)作品中,堪称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大约只有一百七八十篇。这一部分作品,大多篇幅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仅以它思想的深刻而感人,同时以它独特的艺术结构来诱人。短篇小说《站在高高的手脚架上》(《小说选刊》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转载)就是一篇这样的好作品,它融汇我国和外国的艺术结构手法,设置悬念,集结矛盾焦点,为刻划人物性格,表现主题起了有机而  相似文献   

20.
我在90、91年发表了《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天津社会科学》90年第4期)、《论美即对象的功利价值》(《云南社会科学》90年第6期)和《挣脱美与用的困扰》(《文艺研究》91年第4期)三篇拙文,明确提出美用同一观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清一色的反对意见。有的先生批评我说,把美的本质界定为用,界定为广义的功利价值,就是把美和用混淆了起来,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性错误:既然美的本质就是用,就是广义的功利价值,人类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和“用”这两个概念呢?又有的同志直接反对我所提出的“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命题,说我在这一命题下面已经把美混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混同于“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