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史家治史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层出不穷、灿若群星的历史学家,他们视治虫为名山事业,世代相承、执著追求,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良的史学传统。对古代史家的优良传统,古今学者多有论述。笔者对此也略有探讨,现将自己的粗浅体会整理成文,呈给学人,以为共勉,并求教正。中国古代史学有数千年发展史,积淀下来的史学传统丰富而复杂。在诸多传统中属于优良的部分究竟有哪些?笔者管见,以为就古代史家治史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精神而言,其优良传统主要有“推义之求”、“换而不舍”、“博学强识”、“著述成家”、“据事直书”…  相似文献   

2.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始建于 1 982年 ,其前身为宋史研究室 ,1 990年改建为历史研究所 ,2 0 0 0年 2月改组为宋史研究中心。 1 984年 1月获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1 986年被河北省教委定为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 ,1 994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2 1 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 0 0 0年 1 0月 ,经国家教育部评审通过 ,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 1 4人 ,其中 ,博士生导师 5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 ,素质优良 ,人员精干 ,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漆侠教授 ,…  相似文献   

3.
史学政策不仅体现于修史机构的设置和史馆制度的程序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皇帝和历史学家二者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微妙关系中和复杂的心态中。本文尝试从“史学政策”这个新视角,新维度去解读中国古代史学史,以揭示出中国古代中学史所蕴含的极其深厚的权力内涵和极为广泛的政治意义,弄清中国古代史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满文档册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满文档册现集中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档案馆。清朝的档案制度建设是官方史学活动的基础,因历次编纂实录或其他史籍,都要调集各类编年体档册作为主要史料依据。满文档册在记事上有确切的时间观念,并且具有内容广泛而记述详细的特点。它以编年体形式贯穿一线,完全具备历史载籍的性质,具有记录历史以传世的史学意识,在主观上有着使记事性档册成为历史载籍的动机,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功能。满文档册中还自觉地保持着满族文化因素,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学问题的典型范例,对于中国史学史及档案学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但由于很多满文档册还未经汉语翻译,加之清王朝的删削涂改,为我们研究清史和满族史也带来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张广智教授,1939年生于江苏海门。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耿淡如先生的研究生,专业方向为西方史学史。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张先生长期从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西方史学史、世界文化史和史学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大学毕业迄今35年,专。o致志,未曾旁顾、曲学阿世。他先后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世界古代史、西方文学史、当代国外史学理论、西方史学名著选读、中外史学评论等…  相似文献   

6.
满文档册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满文档册现集中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档案馆。清朝的档案制度建设是官方史学活动的基础,因历次编纂实录或其他史籍,都要凋集各类编年体档册作为主要史料依据。满文档册在记事上有确切的时间观念,并且具有内容广泛而记述详细的特点。它以编年体形式贯穿一线,完全具备历史载籍的性质,具有记录历史以传世的史学意识,在主观上有着使记事性档册成为历史载籍的动机,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功能。满文档册中还自觉地保持着满族文化因素,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学问题的典型范例,对于中国史学史及档案学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但由于很多满文档册还未经汉语翻译,加之清王朝的删削涂改,为我们研究清史和满族史也带来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编写《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一次协作会议自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七八年一月六日在杭州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西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大、安徽师大、福建师大、山西大学、广西师院,开封师院、南充师院、杭州大学等十所高等院校历史系和浙江师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代表共三十六人。这次会议以揭批“四人帮”为纲,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清算“四人帮”影射史学对中国古代史的流毒和影响;推选和商定领导会议、编写教材的有关组织;拟订了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体例和大纲;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儒…  相似文献   

8.
鲁东大学专门史(文化史)学科于1995年被批准为“九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点。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2001年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取得了“88+8”的优异成绩。在相关学科中,还有历史文献学、历史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5个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2)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3)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史;(4)胶东地域文化史。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基地”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1年4月组建,并于2011年11月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首批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社会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一体的科研机构。基地依托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俄语语言文学”、新疆大学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0.
从刘知几的撰述动机和《史通》的内容结构两方面分析,《史通》存在一个相当博大严整的史学批评理论体系。“求鉴”,是体系的逻辑起点,由此派生出“求实录”和“扬名教”两大主干,分别去评骘史制、史家、史书、史评这样四类史学基本问题,在理论展开过程中,显示出“与夺”、“褒贬”、“鉴诫”、“讽刺”四种基本评论方式,以“理”为体系的逻辑终点。《史通》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史学批评专著,而且也是整个古代中世纪史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史通》理论体系的探索,证明某些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未发展富批评性史学”的论断是错误的。本文观点原出自作者博士论文,因屡被摘抄,特此完整阐示。  相似文献   

11.
王雅轩教授     
王雅轩教授,一九三五年七月生,吉林省榆树县人,一九五九年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辽宁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历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等职。王教授童年时代曾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青年时代于大学攻读史学,一九五九年始于大学任教。自大学时代以来,多年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献、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以及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方面,先后主讲过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古代汉语、中国史料学、校勘学与训诂学概论等课。在科研方面,主编有《古代汉  相似文献   

12.
咏史诗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陈以鉴咏史诗,作为“文学式的史学研究”①,在我国争奇斗艳的文坛史苑居有独特的地位。它不是一般观念中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史学著述,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紧密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以诗歌的形式直接吟咏历史题材,严格遵循着...  相似文献   

13.
《南都学坛》2005,25(3):F002-F002
郑先兴,1961年生,汉族,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史学博士,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考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考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4.
田廷柱教授     
田廷柱,男,生于1943年,河南范县人,汉族。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81年辽宁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廷柱教授治学严谨,以“业精于勤荒于喀,行成于思毁于随”为座右铭,致力于隋唐史与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创获较多。先后承担了国务院规划的重点古籍整理项目、辽宁省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参与了全国“六五”重点科研项目多卷刺中国通史》与“八五”重点科r项目《通…  相似文献   

15.
(一)山西大学历史学科起源于1902年创立的山西大学堂的史学科,是近代中国设立比较早的国立大学史学专业,1936年正式建系。2003年11月,经学校批准,历史系在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旅游管理4个本科专业基础上组建历史文化学院。现任院长李书吉教授,党委书记赵原生。 学院现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8个历史学硕士点和旅游管理1个管理学硕士点,有中国近现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个博士点。中国近现代史和旅游管理于1998年分别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或重点扶…  相似文献   

16.
郑先兴,1961年生,汉族,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史学博士,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考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考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汉代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郑先兴博士一直从事历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世界通史、…  相似文献   

17.
张玉田教授     
张玉田,男,1928年5月生,沈阳市新民县东蛇山子乡人,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七岁从师就读,由私塾、小学、中学而大学,研究生,循级而进,直至二十八岁。在读大学与研究生期间,开始攻读史学,1956年毕业后,便在大学历史系任授,迄今已达四十年。在这漫长艰辛的历程中,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既育人,同时还致力于历史学的科学研究,主要潜心于中国近代史、晚清史  相似文献   

18.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1):F0002-F0002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1949年开设的“汉语讲座”(教研室),1955年正式创建汉语言专业,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汉语言文字学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0年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列为全国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10所支持周边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与韩国忠北大学联合创办孔子学院,并实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2007年汉语言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9.
顾奎相教授     
顾奎相,笔名沈湘岩。1939年隆冬生于岫岩北部乡村。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走出校门后,于报刊任记者和编辑,首尾15年。1981年底回辽大历史系执教,198C年晋升副教授,同年任校长助理,次年任副校长,1992年晋升历史学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助教进修班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宋史》、《历史学概论》等课程。在冗繁的教学和管理之余,致力于史学史和改革史研究,出版的著作有:《司马光》、《中国史学史讲稿》(合作)、《<资治通鉴>选读》(合作)、《改革理论探索》(主编)、《中国古代改革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史学研究的进步,中国近代史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时期,近代史史料学也随之发展。一方面,学界对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更加重视。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国家清史文献丛刊》总序中明确指出:"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广收确证,以为依据。"另一方面,大量新的近代报刊、档案资料被发现或整理出版,中外学术交流的活跃也使得许多海外资料被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