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涵义就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在矿产资源日趋减少和需求日趋增加的今天,矿产资源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要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住房储蓄银行,已开始正式营业。本文首先对住房储蓄制度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住房储蓄银行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住房储蓄与住房公积金组合的住房消费融资方式进行了前景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融资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对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优储蓄的问题进行研究,构造了一个不确定性可分解且可计量的模型。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不确定性分解为利率波动和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两部分,通过估算跨期效用贴现率和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人们在跨期选择过程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探索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所蕴涵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当前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成金华等人编著的《矿产经济学》一书系统构建了矿产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多角度探讨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主题,针对性展开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思考,为矿产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以承认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生态规律为前提。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并不很愿意为投资的收益等待较长的时间,并对他们自己消费的评价比对他们后代消费的评价要高。这种情况下,人类可能更快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使得林业资源日益匮乏。本文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林业资源贴现率的动态制定,依据林业资源的禀赋和不同林业利用背景制定动态贴现率。把林业资源从边际利益较低的用途转移到边际利益较高的用途之中———直到每单位资源的各种边际利益达到相等的最终均衡点为止--资源贴现率的动态变动就能够让人们的消费从中得到好处,这样就通过价格的上升影响到每个个人的消费欲望和选择。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制定贴现率的目的是可持续地利用林业资源。而且,随着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力状况的改善,很多林业资源配置问题涉及在不同时间、不同世代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动态制定贴现率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改善。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必须解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资源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贴现率与资源竞争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变化,首先老年人口必然倾向于消费而减少储蓄,所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出现家庭储蓄的不利,进而降低社会储蓄率,再结合经济发展规律,人口老龄化很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但是如果社会养老保障不足,反而会加强人们储蓄的动机,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的关系存在复杂的变化。文章从理论和文献研究两个方面论述人口红利理论。同时,由于养老金为代表的社会政策可以影响到居民储蓄,在此最后利用中国数据探讨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并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和养老金角度分析了构建中国家庭较好的储蓄和资产配置的社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供给理论为依据,利用油茶地块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基于估计的生产函数构建了油茶供给决策模型,并通过LINGO规划软件编程模拟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弹性系数和贴现率等因素变化对油茶供给潜力的影响程度,为引导农户做出正确的油茶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模拟结果显示对油茶供给潜力和利润影响最大的是要素投入弹性,其次为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和贴现率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也正是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基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在分析新疆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势与竞争力评价,得出了总体评价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产权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矿产资源产权管理,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矿权是从矿产资源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财产经济权,它主要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产资源产权的交易市场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矿权的转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实践的必然结果.我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矿权转让,建立规范化的矿权交易市场,首先要确立采矿业主体;其次要实行矿产资源国家统一所有,具体权能政府分级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再次要建立矿产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有偿出让与转让两级市场,实行两权流转;最后要实行矿产资源资本化,财产化制度,并加快立法,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项目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和客户在如何确定项目的节能效益分享期限上很难达成共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建筑节能项目运行期的确定既要考虑节能服务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项目移交给客户后的节能收益。从风险和收益角度出发,针对节能项目经营期(即合同期)和项目移交给客户后的经营期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贴现率,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净现值计算采用了基于CAPM模型确定的风险校正贴现率,而对客户的净现值分析则采用考虑银行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贴现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经营期决策模型,为科学合理地确定节能项目的经营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铁差别定价是指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虽然是同一线路同一距离,但制定不同的票价。对高铁实施差别定价,有利于提高其运力资源的利用率、平抑上座率的波动性、增加高铁企业的商业收入,也有利于让更多顾客分享科技进步成果。为此,应依据订票时间、出行时间、出行人群、乘车区间、乘车方向等维度在票价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普遍实施差别定价,尝试多维度折扣而且折扣力度足够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业权评估折现率现有确定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创建了矿业权评估折现率的估算新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集值统计引入方法计算。评估案例分析证明,该方法使得矿业权折现率的估算更为精细,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真正实现了模糊指标的量化。  相似文献   

14.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资源耗竭补偿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资源是可耗竭性资源,过度开采会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油气资源税费体系应增加反映油气资源耗竭补偿的税费,以维护代际公平。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是研究油气资源耗竭补偿的难点和重点。采用使用者成本法对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进行研究,折现率和开采年限是两个重要参数。折现率选择时间偏好率,避免主观选择的随意性,开采年限应考虑新增储量。以中国2000—2014年数据测算,油气资源耗竭补偿标准为15%~22%,标准偏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人均消费增长率偏高和开采年限偏低。  相似文献   

15.
定向增发中涉及的大股东利益补偿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监管者的重视,增发定价的高折价率、公允性都会直接关乎大股东的利益补偿.以2012-2015年成功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发行折价率为研究重点,探究了大股东利益补偿问题对增发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情况,分析了大股东参与认购定向增发股份与公司绩效的反应.研究发现,发行折价率与公司绩效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发行折价率低于某一临界值时,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而高于该临界值时,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大股东参与认购定向增发股份并非简单的掏空行为与支持行为,大股东支持行为与掏空行为的选取应以大股东利益是否获得合理补偿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规划的最优化是实现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首要环节。运用运筹学原理分析求解矿产资源规划的最优化问题,该问题可转化为:求解作为约束条件的矿产资源规划支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分析表明:最优支持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矿产资源规划团队的意会知识使用效率。而意会知识的有效运用通过设计矿产资源规划团队的治理结构,发展有利于规划团队各成员间进行充分沟通的各种社会资本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1 997年以来 ,陆续出台的一些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修改和一定的界定 ,它打破了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单一摊销方法 ,引进了实际利率摊销方法 ,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真实国民储蓄与自然资产损失(1970—1998)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5年世界银行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真实国民财富,并于1997年首次提出真实国内储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真实的储蓄率,作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分析了1970-1998年期间我国真实储蓄与自然资产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凡是资源型国家或工业化加速的国家,自然资源损失或污染损失占GDP的比重就大,通过历史数据比较,我们也发现中国在过去20多年经历了“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造成我国真实国民财富的极大损失,作者称为“生态赤字”,1985年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占GDP比重接近20%,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损失占GDP比重迅速下降,到1998年降为4.5%,但仍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作者认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即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真实国民财富为目标,并认为继续实行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开放贸易型的发展政策对实现上述目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