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邢贤贵 《职业时空》2008,4(3):25-26
一、大学英语,专用英语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又叫基础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或通用英语教学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以语言共核为主要内容,是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以语言教学为主,以语言的讲解和训练为主线。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词汇,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要应付大学各项英语四六级考试,更重要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杰出的英语人才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时,也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内的可利用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文化素养为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布鲁姆的教学目标新分类,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自1964年起,我国教育部就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在如今国际贸易如此频繁的情况下,英语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众多高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延续公立院校的内容和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英语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努力构建合理化、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储敏  张威 《现代交际》2011,(6):51-51
英语教学的焦点不再是英语语言本身,而是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进行交流。要想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成功地进行交际,在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语境。本文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境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语境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以文化主题为教学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以文化主题为教学内容、以"产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为教学过程的大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模式,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湛霞 《现代交际》2013,(9):224-224
培养大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计划,也是保证学习活动高效的高级执行技能,逐步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实际运用的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是高校中重要的必修课,通过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传统英语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视讲解语言知识点和传授语法及词汇,却忽视了语篇教学的重要性。语篇教学重视通过生词词汇和上下文进行推断文章的主要内容,语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语篇教学在高校英语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公共英语教学是一门为专业配套的公共基础课程。理工院校研究生英语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学术英语侧重各个学科英语中共性的东西,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用学术能力,从而为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活动扫清语言障碍。开展学术英语教学能改善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的偏差的问题,符合理工院校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需要。应注意的问题是高校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学术英语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正由语言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本文探讨“语言输出假设”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怠速控制阀的结构、原理及检测学习任务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实践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and how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s about history were changed upon their completion of a class project that engaged them in a discipline-specific inquiry as a method of teaching history. Surveys were administered to assess any changes in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history before and after they participated in the class project.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ve writings were used to explore any themes that emerged about historical inquiry as well as to underst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pedagogical knowledge about teaching history. 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刘延华 《职业时空》2012,(3):98+101
探讨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案例"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并对讲课过程中如何引用案例,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Using a keyword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on minority gay and lesbian issues of the past decade, the authors identify 22 articles pertaining to African Americans, Latinos, and Asian Americans. Fourteen factors which are frequently discussed in these articles including discrimination issues, oppression, assimilation, reje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re summarized to address the common experiences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 and unique factors affecting each of them. The selected literature focuses heavily on the deficit aspects and seldom identifies the strengths of these cultures.  相似文献   

18.
Understanding the pressing need for humans to limit their consumption to more supportable leve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one social studies teacher taught the soci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 sustainable food supp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hat the teacher's curricular, pedagogical,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were in engaging students with dialogical questions about mor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it offers insights for how such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might inform a more personally- respons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about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20.
任务性教学法已经在民族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在实际课堂中切实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即针对学生在任务前阶段的准备不足,课堂中老师的任务布置、课程内容拓展不足,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及课堂教学形式和学习成果展示的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