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认为:从鲁迅观照悲剧人生题材的艺术视角和小说的情节构成、艺术描写等艺术传达方式考察,作为艺术品的《阿Q正传》,体现出鲁迅喜剧性的审美方式.进而,文章结合鲁迅创作的理性精神——否定性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思想,与阿Q形象的喜剧性人生内涵——民族文化心理的病变内质,论证《阿Q正传》喜剧性审美方式的深层意蕴:以喜剧性审美方式,撕破了阿Q及阿Q式民族文化心理的荒诞性,送入历史的“坟墓”.鲁迅喜剧性审美方式,在艺术创作领域所完成的,是将老旧时代的思想“丑角”置于历史的“坟墓”的世纪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阿Q与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撇开“阿Q精神”中的奴隶性、柔弱性、退缩性 ,剔出其内涵中的“精神抚慰性”的一面 ,与《庄子》思想中的“精神抚慰”相对照 ,提出二者的共通性 ,从而进一步指出 ,“精神抚慰”是人们在不利之时在精神上保存自己极其重要的手段 ,外在表现为翼伏、妥协、退让 ,从而为积极抗争保存了机会和力量 ,与进取亢进互为补充而成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两方面 ,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比对 ,指出“阿Q”是庄子的通俗版 ,庄子是阿Q的理论版  相似文献   

3.
《阿Q正传》发表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阿Q形象尤其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诸多探讨。过去,有些同志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国民普遍的弱点”(王西彦),它“表现了不同阶级的共同性”(李希贤),“是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即鲁迅所谓‘国民性’中的消极因素的概括”(张毕来),“是中国民族的共同心理”(巴人)。(均转引自《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第423—424页)解放后,对此研讨更为广泛深入。本文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求阿Q精神胜利法的普遍心理特征以及这种心理的合理性与消极影响。封建传统的“求诸内”心理我们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专制  相似文献   

4.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以来,由于其对“精神胜利法”这一现象的精湛概括,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阿Q性格的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但从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主动性来衡量,从阿Q本人的言行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阿Q的性格核心是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所具有的阿Q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给国民心理上造成不同缺陷的"国民性".然而,"阿Q精神"并不是单一的个人精神性格,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分析了阿Q精神的演变及承传历程并初步分析了这一"国民性"的渊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阿Q短暂的一生中,一直面临着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双重困惑。鲁迅通过描写阿Q位卑身贱的社会地位、困扰一生的生计问题、悲剧收场的恋爱经历、无法实现的"革命"愿望和在麻痹愚蠢中走向死亡,从几个方面阐释阿Q生命历程中的双重困惑。而这绝非只是阿Q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这是鲁迅对整个社会、全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生命状态的一种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鲁迅笔下的阿Q和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是文学人物画廊中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阿Q与韦小宝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生活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两人身上又有很多共性。对两人的"精神胜利法"、国民性的典型特征和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能拨动国人民族文化心弦的原因,以及同存于两人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缺陷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再论阿Q     
肖文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22-22,59
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的认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二、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自觉的农民典型;三、阿Q是一种思想的典型,是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一个集合体形象。笔者坚持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典型,本文试加论证。  相似文献   

9.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惟一精神生存方式。封建经济基础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土壤。目前对精神胜利法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无法真正解决“国民劣根性”。而人类学脱离具体环境的思考,又给改造精神胜利法的努力涂上了浓重的悲观色彩。  相似文献   

10.
阿Q典型新探     
一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五六年《论阿Q》一文中说过:分析阿Q“这一个”典型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这里: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历来对阿Q典型的不同观点的讨论,正是围绕着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而展开的。一种观点把二者根本对立起来。认为作为农民阶级的阿Q,其精神就不应当如此消极和落后。按照这一“逻辑”,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阿Q不是一个农民,而从阿Q说过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这句话里,断言阿Q是从地主破落下来的,所以在精神上与一般农民不同。又一种认为,“阿Q这典  相似文献   

11.
阿Q的命名与"元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在给阿Q命名时,百般犹豫,他向读者敞开心扉,将自己命名的困难与尴尬抖露给了读者.但这种困难并非真正的困难,而是鲁迅耍的叙事圈套,意在颠覆古典文学的贵族化倾向和讽刺胡适的考据癖.同时,阿Q的能指与所指不确定的情况,放大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覆盖范围,使阿Q身上的劣根性成为民族劣根性的具体体现,批判的矛头由个体上升为大众.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阿 Q 正传》当中阿 Q 的典型,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正如有些同志所说,阿 Q 是一个农民,但阿 Q 精神却是一种消极可耻的现象,这是理解阿 Q 的困难和矛盾.在这个困难和矛盾的问题面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的人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阿 Q是阶级的典型;有的人说是民族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运用层层剥离的结构分析方法,以鲁迅 阿Q正传 为例,解剖了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悲剧情境,认为中国人的悲剧情境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精神或道德悲剧、爱的悲剧、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4.
阿Q和祥子形象的塑造,是鲁迅和老舍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伟大贡献.虽然阿Q与祥子走过的人生轨迹截然相反,祥子是追求现实胜利而精神崩溃,阿Q是求精神胜利而肉体毁灭,但在这两个各具特征的人物身上,却包裹着相同的文化心理与国民精神.阿Q与祥子形象在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和相通性,折射出两位作家以改造国民灵魂,实现人的精神解放为旨归的伟大心灵.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一民族劣根性的典型形象,并通过阿Q的悲剧性命运和遭际,揭示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对阿Q悲剧性格形成的致因作用,揭示了阿Q是怎样一步步被剥夺精神尊严和内体生命.阿Q是没有个性意识的,周围的群众也是无个性意识的.作品通过民众的个性泯灭,揭示在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一年末到一几二二年初,鲁迅在《晨报副刊》连续发表了他的不朽杰作《阿Q 正传》,立即引起社会的注意,各色各样的人们对鲁迅创作《阿 Q 正传》的本意作了种种分析和猜想。一篇小说能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把这些反映归纳起来,文学界一般认为阿 Q 是各个阶级身上的阿 Q 精神的“寄植者”,或者说他是“一副中国人品性的‘混合照像’”,因而认为《阿 Q 正传》意在暴露“中国人的最大的病根”。这种意见抹煞了阿 Q 形象的阶级属性,把阿 Q 抽象为“阿 Q 精神”的化身,鲁迅对此从未表示过赞同。还有一种意见来自社会上,就是认为鲁迅通过阿 Q 这一人物来揭露某些人的阴私,意在骂人。鲁迅对此无限感慨,他说:“直到  相似文献   

17.
老通宝是一个真正本色的农民 ,他一生生活在作为农民主体的自耕农的地位上 ,保持着农民的基本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 ,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 ,既与阿 Q有许多内在的精神联系 ,又有阿 Q所不能涵盖和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造像到寓言的文学之旅--论当代小说中的阿Q精神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阿Q正传>因在塑造典型形象和承担民族寓言两方面的巨大成功而成为不朽的杰作.在当代小说发展的不同时期,作家曾在这两方面分别对阿Q的精神基因加以演绎,虽也有较好的小说诞生,但却一直缺乏能将二者统一并在艺术成就上可以同<阿Q正传>相媲美的作品.对当代小说中富含阿Q精神基因的作品做个案分析,可以从中得出对当前及未来小说创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将教育学视为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观.首先,"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除去"自然的质朴性"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性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中介,教育超越个体自然本质,促使人从简单的自然欲望向着具有自由精神和普遍伦理精神的存在者发展为目标.其次,"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实现自我解放的教育.黑格尔认为,教育是获得自我解放和自由的基础性环节,通过教育,人能够从消极无我或者恣意妄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教育即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旨归,而一个合格公民即是获得自我解放和拥有自由的个体.最后,"伦理地塑造人"的教育是立足于伦理共同体的教育.黑格尔认为,个体的道德实践只能从家庭、民族和国家等诸种共同体的现实伦理精神出发,教育只有立足于并依托于伦理共同体,才能培育健康的人性和优良的品性,才能展开其促进人的公共性普遍伦理精神成长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20.
阿Q早已成了人们嘲笑自我欺骗、自我安慰的普通名词,但对阿Q的典型性质,人们却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而争论的焦点,常常集中在一个雇农阿Q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精神胜利法这个所谓难题上。笔者自不量力,试图对这个问题作新的解释。一几十年来,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一直被两种互相联系的观念占据着:一是“阶级本质决定论”,二是“腐朽意识毒害论”。这使人们不能正确地把某些社会弊病,尤其是劳动人民身上的精神病态看作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而是一古脑儿把它们全归因于腐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