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红楼梦》所揭示的各种矛盾中封建贵族主子和被压迫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全书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在贾府家族的反映。它通过描写被压迫的女奴们的悲惨遭遇和她们的反抗斗争,塑造了一组具有反抗性格的女奴的艺术典型,形象地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一部《红楼梦》,既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被压迫者反抗少数封建统治者的阶级斗争史。  相似文献   

2.
看过《红楼梦》的人,大凡都不会忘记那个“巧伪人”王夫人。王夫人在小说所反映的新旧两种思想的尖锐斗争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是以顽固不化的卫道者的面孔出现的。她站在反动、落后、保守的立场上,镇压奴隶的反抗,扼杀贾宝玉的叛逆,正教化,纯风俗,极力维护旧制度,是荣国府中顽固坚持走倒退道路的当权派。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一在阶级社会里,文艺从来都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统治阶级的文艺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而被统治阶级的文艺则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从而号召被压迫者起来为理想生活而奋斗的武器。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集中到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借以表达他们对统治阶级反抗的意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响往。因此,不论在哪一个时代,被压迫阶级的文艺总是闪烁着理想的光耀。愈是在阶级压迫最残酷、最黑暗的年代,阶级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日子,这些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就愈加光辉,人民就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大的启示和鼓舞的力量,从而走向新的斗争。所民乐观主义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主角是贾宝玉、林黛玉,而社会生活的主角,却应是以晴雯等为代表的千百万反抗着的奴隶们。曹雪芹不仅塑造了宝黛这样的贵族青年叛逆者的典型,尤为可贵的是,还以相当可观的笔墨,描绘了女奴们反抗贵族地主的斗争。大观园的佳木奇  相似文献   

5.
甲午年中日战争后,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社会面临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被清政府残酷地镇压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处于一个分散的小规模的水平上;而无产阶级尚未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改良派出来充当了接生婆的角色。同时,在一个新旧社会互相交替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已不可能通过内部调整来挽救危局。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主张作出一些让步,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凤姐是荣国府的内管家、地主阶级的当权派,因此她当然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另一方面凤姐又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才华出众的女强人,凭她的门第背景和能力地位,她应该本能地反抗大权的压迫,因此她又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本文基于以上事实去剖析凤姐的反封建意识,这种剖析有利于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封建制度的灭亡是无法挽回的,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在于这种制度的腐朽和反动不仅危及广大劳动人民,而且危害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风姐就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7.
(一) 要弄清楚人民内部是否存在着阶级斗争,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思格斯曾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232页)。列宁也说过:“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选集》第一卷443页)毛主席也曾指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把无产阶级以前历史上人民群众反对压迫者的斗争评述为一种自发的斗争,它的参加者对客观利益和最终目的均缺乏明确和正确的理解。恩格斯在《暴力在历史上作用》一文中提及“人民群众自发力量”时,正是阐明了上述思想。列宁在《论国家》讲稿中谈到古代奴隶的一段话也完全适用于封建时代的人民群众。他说,奴隶们“发动起义,组织暴动,开展国内战争,但从来也无法组成领导各种力量的斗争,也无法懂得将达到何种目的”。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刻划的人物,常常是只提供他们的活动迹象,使他们的言行很少表露其思想品质的倾向性,以致造成人们对作品人物性格颇多歧议。花袭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对她作较为深入、细致的探究,不仅可以明确对这一人物的认识,而且对于了解曹雪芹在写入方面的美学观和艺术功力,也将有特殊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一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在反对国内的封建统治和外来武装侵略的斗争中,尤其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祖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与中国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列宁说过:“一切民族压迫势必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列宁全集》23卷55页)。一九一○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之后,朝鲜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之士,前仆后继,不仅掀起了抗日武装斗争,同时还  相似文献   

11.
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孔老二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胡说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骑在奴隶头上作威作福,是老天爷安排的;而奴隶受苦受难,则是命中注定的。林彪这个反动家伙,把自己吹作是天生的“至贵”,是“超人”、“天马”,是当然的统治者。而把我们工农群众看作是和他们有“天壤之别”的下等人,理应受他们的统治。这些都是胡说八道,都是为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制造的反动谬论。  相似文献   

12.
试论花袭人     
花袭人对《红楼梦》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之所以如此,不只是她的“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更主要的是她和贾宝玉——这位主人公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纠葛。所以,在许多有关评论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中,几乎没有不涉及到这一人物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反抗孔孟之道,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一九一九年,鲁迅写了一篇《药》的小说。通过华老栓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揭露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控诉了封建统治者毒害人民的罪恶。鲁迅给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赞扬了以夏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气概。小说中的夏瑜,影射的就是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向孔孟之道宣战冲破封建牢笼秋瑾,字璿卿。她家原籍是浙江绍兴。祖父和父亲在福建厦门、台湾做清朝地方官,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对反动派就是要造反,造反就是革命。但是,一切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起来造反,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一听到“造反”二字,就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千方百计地镇压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造反斗争。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孔老二就是镇压奴隶造反的刽子手。当时,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对反动派就是要造反,造反就是革命。但是,一切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起来造反,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一听到“造反”二字,就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干方百计地镇压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造反斗争。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孔老二就是镇压奴隶造反的刽子手。当时,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期,广大奴隶和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向奴隶主贵族造反,逆  相似文献   

16.
也论赵姨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应忽略的女性形象。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入手 ,阐述了赵姨娘的性格特征、性格成因及其对塑造其他人物所起的作用 ,从而指出赵姨娘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受害者 ,她的“每每生事” ,乃是对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的反抗 ,她是《红楼梦》妾妇中一个多少有点反抗性格的女性。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反映的时代,已经是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时,在旧的经济基础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民主主义的思想意识,在城市平民当中,在下层劳动人民当中,很快地滋长起来。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正在逐渐地土崩瓦解。反抗剥削和压迫,蔑视权贵,不守礼法,“均贫富、等贵贱”等思想,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这种思想意识,在《红楼梦》中下等人的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女奴们。她们在贾府中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她们的反抗也最为强烈,因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所以,这种斗争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尽管这种斗争带有很大的自发性,  相似文献   

18.
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与此相反,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是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宣扬英雄史观,歪曲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产生于“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恩格斯:《波斯与中国》)的清王朝“乾隆盛世”。所谓“盛世”,只不过是这个逼近死亡的封建社会在覆灭之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透过“回光”照出贾府这个末世缩影来,在这缩影里又典型地再现了大观园这聚集冲突的旋涡,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刻划了富于反抗精神的不屈女奴们,塑造了“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典型形象。晴雯这个形象,在作品的矛盾冲突中,所居的地位不及宝玉和黛玉,然而,她的反抗所立足的阶级地位和本质意义,却高于他们,超过了他们。在“河清海晏”所掩盖着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革命——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虽然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我国人民反抗以满清贵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封建统治权的斗争并没有中止,它只是改变了斗争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继续进行。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原来的太平天国地区,也变为与农民有一定联系的城市贫民和游民参加的哥老会运动,从公开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变成了秘密的会党活动。哥老会运动虽然产生很早,但它的广泛流传,却是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分化农民革命,虽然收买了游民,以游民和社会败类组成的反革命武装——湘、淮军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但他们却无法消除地主阶级和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