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造成当前住宅物业管理矛盾纠纷难以解决的原因,既有社会客观性,也有行业特殊性.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政府部门在社区治理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代表3方不同的利益主体,应将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有效地融合起来,形成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的社会导向型物业管理模式,3方进行合作,各司其职,有效促进小区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社区的“机构”似乎越来越多。除了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外,业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专业社工站、物业公司等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建小区的扩展、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时中国基层社区的社会事务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管理作用,由此他们谁是居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虚如何区分这三个组织的职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理顺他们的关系,是目前与广大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居委会是基层社区最重要的权威性组织,由于这个组织一开始就是作为与国家政权体系有深刻内在联系的组织而存在的,它  相似文献   

4.
放弃了盈利的企业,做起了收入不高的居委会主任;拿自家的钱办“公家”的事;私家车成了“公用车”;受着窝囊气还给大家办好事……这说的就是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里一个社区居委会的主任——邓菊梅。  相似文献   

5.
正姐姐是医生,她说最怕那种给自己下诊断的病人。往往,他们落座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怀疑我得了心肌炎,我心慌,之前有感冒史。"感冒史?这世上没有过感冒史的人,怕是不存在吧?然后医生的难题就变成:如果检查结果与他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可以自食其力,本就是一件快事,而再凭着聪明才智,让这件事做得风生水起,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最近有两个人让我觉得特别景仰,首先是我的发型师,他的发廊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他收费收得并不贵,我一直担心他能不能赚钱。有一天我早上很早去,发现发廊已然挤满了人,"原来你生意这么好。"他笑着说:"也看一时一时的,今天恰好发型师都回来了。"我惊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上午,湖北省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官井社区居委会12组居民王菊英来到居委会,拿出100元钱交给居委会书记王洪斌,要求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王书记劝她说:老年人,您70多岁了,可以不捐,再说,您自己都是低保户,这100块钱您和老伴可以过一阵子生活。可王菊英老人说:“我在电视上看见四川地震,他们一定很需要帮助,我吃低保的钱也是政府给的,我就将政府给我的钱捐一点给灾区,也算是给社会的一点回报。”  相似文献   

8.
志远 《老人天地》2008,(7):38-39
2008年1月21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某社区居委会将报警电话打到了法院:"是执行法官吗?我们社区的居民张小彬刚刚提回家一桶汽油,说如果法院要强制执行他们家的房子,他就要与母亲洪德芝在那套房子里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9.
江苏镇江市城市协管员朱某吃早餐时和摊贩发生争执时竟口出狂言:"我就吃共产党喝共产党的,我就欺负老百姓,你去告我吧。"作为城管人员,朱某居高临下,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说他"欺负"老百姓并不为过。据说在城管人员中,有朱某这种行经的人,并非个别。小商小贩本是社会弱势群  相似文献   

10.
正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我的语文老师病了,语文课由体育老师来兼任,当时正好学李白的那首《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面对我和小伙伴们好奇、求知的目光,体育老师用一句话就搞定了整节课的内容,他说:"楼太高,吓得楼上的人都不敢说话了。"我们都笑了,他也笑了,还得意地说:"我这么说你们就都懂了吧?古人就是啰嗦,挺简单的事,整那么复杂,累不累啊!"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在一个地方行不通,那就是在婚姻里!李燕和高天吵着架就进了咨询中心,助理闹不清楚他们是怎么回事,又怕打扰了其他咨询者,就先把他们请进了一间咨询室里。我隔着门就听到了他们的争吵声:李燕:"你别说了,你别跟我说话!"高天:"唉呀,你这人怎么就是不讲理呢?这话一到你这儿就说不通了!"李燕:"哼,我不讲理,就你正确成了吧,你是天下第一对!"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平江区2009年总结’的这组社区工作法的作者既有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及工作站的负责人,也有协管专项具体工侣如劳保、退管)的有关人员。他们是当前我国承担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都可纳入“社区工作者”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热播荧屏的电视剧《贻笑大方》和《沉星拍案》以艺术形式披露演艺圈的内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本来演艺圈就是人们心目中充满神秘色彩和绯闻轶事的地方,有人说演艺圈是万花筒,变幻不定中夹杂着光怪陆离;有人说演艺圈是大染缸,能使清纯变污浊,让美丽变丑陋。如果说《贻笑大方》和《沉星拍案》演绎的故事和人物带有艺术加工的成分,那么本文要告诉您的则是如实记录下来的、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修饰与润色的真人真事。这里所叙述的人和事,绝无贬低和损害谁的恶意,更无抬高和褒扬谁的吹捧,而仅仅是想让那些善良的读者与痴迷于明星大腕的观众,看看那些光彩照人的偶像们的另一副面孔,以及他们心目中绚丽浪漫的演艺界幕后的不平静。事情要从2001年底说起。笔者在圣诞节的晚上,采访了一位走红的青年演员瑶瑶,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在我成文时想请近期与她合作的著名演员武豪评论一下瑶瑶的演技,于是我拨通了武君的手机。电话里传来的是我在多部电视剧中听到过的十分熟悉的"男中音"。我说:"你与瑶瑶刚刚联合主演完电视剧《美丽的月光》,请你谈谈对她的印象和她的表演好吗?"出乎意料的是,武君十分冷淡地答道:"这没法说。"我又说:"听瑶瑶说,是你亲自选她做主演的,你们的对手戏又多,应该是很有的说呀。"武君十分不耐烦地说:"没法说就是没法说!你去找别人吧!"随后关掉了手机。挂上电话,我怅然若失,百思不得其解。这位武君前两年因主演一部轰动全国的反映婚姻与家庭方面的电视剧而一炮走红,笔者曾三次在公共场合见过他,他给我的印象跟荧屏上一样——帅气、文雅、彬彬有礼。为何面对一次很普通的电话采访他竟然如此冷漠且不予配合?怎么电话里的他与我每每见到的笑容可掬的武君判若两人了呢?当我2002年夏天再次见到瑶瑶时,顺便提起了武豪的这件事。我问瑶瑶:"他为何如此,你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矛盾?"瑶瑶沉默片刻,然后略显激动地对我说:"蒋老师,要不是您提到他,我决不会说起他,这个人真叫人恶心。"我说:"什么事让你生这么大气?"她说:"我真没想到他是这么次的一个人。我把他的事说给您听听,您就知道他的人品怎么样了。就从我们合演《美丽的月光》说起吧——  相似文献   

14.
我患了肝炎     
正我患了肝炎,开始不太爱出门,不参加任何集会,不去影院。从此,我活得极为清净,遇到任何难缠的人和难缠的事,一句"我患了肝炎"便是最好的遁词。妻子说:"你总是讲你的病,是让满世界的人都知道并且歧视你吗?"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是自我作践。我见人说我有肝病,他们防备着我的接  相似文献   

15.
缤纷月报     
韦唯:已结束了与瑞典音乐家迈克尔·史密斯的婚姻。其他拥有涉外婚恋的明星们又有何感想呢? 史可:韦唯离婚不具普遍性 丈夫:克里斯蒂昂 国籍:瑞士 "我刚知道韦唯宣布离婚的消息,但这只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与明星的涉外婚姻无关,不具有普遍性。" 沈丹萍:夫妻间要忍让 丈夫:乌韦 国籍:德国 "我觉得夫妻双方之间真的要有一种忍让和理解,坚持就是美丽。因为这个人可能不好,但你跟另外的人,还会有其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以此养活自己,大概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在西方国家,大家都很尊重街头艺术家,他们认为每一个街头艺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本事在街头为大家表演,那就是他们的工作,理应得到报酬与尊重。职业从来就不分贵贱,更何况这是艺术。很多人都会问我,在街头唱歌能养活自己吗?就我而言,我在新西兰的皇后镇做了一年的街头艺人,曾经唱一首歌赚了300美金  相似文献   

17.
玉碎人全     
当我开门撞见处了三年的男友明和闺蜜芳抱在一起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要疯了。他们两个倒像个没事人一样,淡淡地跟我说对不起……不一会儿,芳就跟我说:"你们聊吧,我先走了。"一股怒火直往上蹿,我死命地拽住芳的胳膊:"不许走,今天要把话说清楚!"芳一边挣脱,一边开始哭得稀里哗啦,好像受委屈的人是她。明大吼:"放开她,不关她事,你有毛病啊?"我彻底绝望,  相似文献   

18.
正有很多子女,每年回家见父母的次数、关心和惦念父母的频率,往往还不如一个旁人多……几年前,家里的窗帘罗马杆被孩子扯坏了,我打电话给当初装窗帘的裁缝店,让他们派人来修。接电话的是女裁缝,她问我能不能下班时顺便去她店里帮拿梯子?我想着她还有老公呢,就谎称下班时要扛一袋子东西回家,没有工夫搬梯子。她就笑着说:"没关系,我自己搬。"我刚下班回到家,她就扛着梯子来了,一脸的汗,笑眯眯的。我问她:"怎么不让你家男人搬呢?"她喘着粗气说:"不在了。"见我惊讶,她说:"命苦!给人装防盗网时掉下去了……"她顿了顿,  相似文献   

19.
宋朝有个卖酒的人,人诚实、慷慨,他卖酒时不仅份量足,而且热情周到,可就是卖不出酒。卖酒的人很纳闷,便去请教一位名叫杨倩的乡里老人。杨倩问他:"你的狗厉害吗?"卖酒的人说:"狗是厉害,可这与卖不出酒有什么关系呢?"杨倩听后点醒道:"人家带着壶去你酒铺里打酒,而你家的狗却见来人就咬,谁还敢买酒?"从历史观照现实,有些事拿来类比,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今天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编辑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姐跟我说:“有一回,我的心情特别苦闷,特别想找个人倾诉倾诉,可我翻遍了那本厚厚的通讯录,却一个人也没有找到。”我说那是为什么?起码你可以找我呀!她说,是可以找你,可我付不起一个小时的长途电话费。接着,她向我说明了一个人也没有找的原因,她说通讯录上的有些人,只是一种稿件往还的工作关系,人家没有义务倾听我的苦闷,我也没必要向这些人敞开我的心扉;另有些人呢,关系不错,可我估计他们对这类事没有兴趣,说不起来也就不说了;还有些人,对这类事他们根本就不懂,你跟他们说无异于自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