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尔与土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一九五四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后,土族族源或族属这个问题,便成为历史学者和民族学者们所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土族简史简志合编》这部有关土族的开创性的著作,初步归纳了这一阶段中有关土族族源探讨的成果,有:(一)源于蒙古族说;(二)源于吐谷浑族说;(三)源于沙陀突厥说等几种主张。其中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在婚媾后形成今日的土族一说,在该书中颇具倾向性,并在互助土族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鞑靼与察罕蒙古尔——也谈土族族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土族(察罕蒙古尔)的族源问题,迄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说土族是以吐谷浑为主干形成,又一说是以蒙古为主干形成的。这两种说法各有长短,但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近来坚持以吐谷浑为主的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关于土族为沙陀李克用后裔的记载和传说则似乎已被否定。因而土族的族源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澍文同志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定义的探讨》,对拙作《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拜读之后,很受教益。这种学术上的不同意见的自由争鸣,是正常的,有益的。下面我再谈谈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定义的认识,以求教于李澍文同志。 一 李澍文同志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强调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出拙文在说明什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时“忽略了”这  相似文献   

4.
土族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较大分歧。主要有“吐谷浑说”和“蒙古说”两种观点。《土族史》作者在坚持“吐谷浑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土族就是吐谷浑”的观点。本文对此进行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5.
1990年《民族研究》第5期,刊载冯魄同志的《粟栗与栗粟考》,一文,根据向达先生所著《蛮书校注》一书中,将“栗粟”这一族称误校为“粟栗”,从而对近10多年来编写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傈僳语简志》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傈僳族等,有关傈僳族的族称问题,作了不同的解释。现就此与冯魄同志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族族源问题,目前尚处于继续探讨之中。本文就土族的风俗及口头文学与土族族源之关系提出一点浅见,仅作为资料,供识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对于“激发各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九八二年十一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土族简史》缩写组编写的《土族简史》就是这套丛书之  相似文献   

8.
关于畲族来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畲族的族源问题,解放前后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中央民族学院学报》自1980年以来接连发表了王克旺等同志《关于畲族来源》、石光树同志《从盘瓠神话看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吴炳奎同志《梅县新石器遗物与畲族历史》、费孝通教授《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中提到的已故潘光旦教授对畲族族源的意见,以及施联朱同志《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等文章①。除潘光旦教授提出苗瑶畲与春秋战国的“徐夷”有密切关系意见外,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即蒙古分支说与契丹后裔说。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简史》,通过对契丹族的历史变迁和达斡尔历史传统,以及契丹和达斡尔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点之比较与考证,确认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解决了久悬不决的族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的源流问题,曾经有过很多争论。我们曾写过《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及其简写本《云南简史》,此外马曜同志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源和流》一文,我也写了一篇《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形成》。这里我主要讲讲用什么方法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源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荆楚族源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之梅同志作《五十年来楚族源研究综述》一文,发表在《江汉论坛》1983年第3期上。其中有些议论切中肯綮,读后不禁生先得我心之感。我想趁热打铁,从舒文中的未尽之意和疑误之论入手,说说自己的意见。一、关于族源的界说舒文认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国外关于中国土族研究的主题、关注点等问题的整理,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扑朔迷离的土族族源,剖析了土族多元的文化、宗教以及服饰、习俗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中有所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现在提出来与李秀林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民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一项既具体而又严肃的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和团结的大政方针。关于生活在四川省平武、南坪以及甘肃陇南文县的所谓“白马藏族”族源的讨论在近两年内似乎在历史事实面前有了认可而平息下去了。但是,今年初谭昌吉同志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九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白马人论稿》的文章。认为“这支民族应该从藏族中划分出来,确立为氏族”。由此引起了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汉代金城郡治允吾县的地理位置在今何处?近十几年来,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不见于成文的篇章。因此,我在《历史研究》上写了一篇短文,即《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见1978年第十期,以下简称《位置考》),供有关地震部门参考。我深知此文是“抛砖引玉”的,希望得到有关同志的指正,可是至今还未收到不同意见的来信或来稿。最近,偶而看到刘满同志的《汉代金城郡治允吾位置的初步探讨》(1979年《兰州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纳西族与古代羌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纳西族是作为游牧民的古代羌族南下的一支,定居、从事农耕生产后转化而成的。”关于纳西族起源的问题,由于方国瑜、李霖灿、J·F·Rock等学者引用取材范围很广的各种“证据”进行了论证后已经成了论定。《中国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纳西族简史》等书也采纳了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史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对土族族源的考查、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由芈一之、李文实、李克郁三位老师发表的论文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芈一之老师是外地汉族同志,为研究土族历史付出那么大的精力,我作为一个土族人非常感谢,并立志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18.
《横江词》是李白很重要的一组诗。我在《关于〈横江词〉的两个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一文中,对“横江”地点及诗的写作年代作了探讨。后来,何庆善同志针对拙文写了《谈〈横江词〉的写作背景——兼与李协民同志商榷》(载《郑州大学学报》8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何文”),同意拙文关于“横江”地点的论述,但却认为前人黄锡  相似文献   

19.
“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土族的历史来源,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本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土族的族源,而是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当地口传历史和民间神话传说,考察青海省同仁县"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与区分.  相似文献   

20.
脂砚斋是不是主张《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这是近年来红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来,在五十年代,就有同志提出“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总的看法,从文学批评的观点来看,也仅仅是而且决不可能超过‘自传’说”的观点。近年来,有的同志重申并发挥了这种观点。先是郝延霖同志发表的《没落贵族的哲学——论<石头记>的脂砚斋评》,继之是徐迟同志的《如何对待脂砚斋》,都持类似的观点。1980年,叶朗同志发表了《不要轻易否定脂砚斋的美学——就脂砚斋的评价问题与郝延霖、徐迟等同志商榷》,提出了不同看法。1982年,郝延霖同志又发表《脂评“自传说”考(?)答叶朗同志》一文,重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