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行政分权与行政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权是行政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其他行政法范畴的内容。行政分权化是现代各国行政的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行政主体也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文章在分析行政权之发展及行政分权之兴起的基础上,对行政主体多元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行政救济概念范畴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救济问题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行政救济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国家有权机关予以补救的行政法律制度。它具有因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补救性、争讼性、相对独立性、个案性、程序性特征。对行政救济的重新分类有助于深入认识行政救济概念的内涵和特征,符合行政法律实践之需要  相似文献   

3.
行政强制执行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世界各国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早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刚刚起步时 ,行政强制执行问题就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 ,对于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 ,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认识 ,其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问题 ,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问题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即时强制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行政相对人内涵和外延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是对行政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分类 ;对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外延的学理分析 ,可以使我们明确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界对无效行政行为问题一直重视不够,以至于行政行为的无效问题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无效行政行为存在的理论依据出发,对无效行政行为的内涵、判断标准及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程序诸方面进行探讨,对尽快确立和完善我国无效行政行为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第三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第三人问题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行政法律关系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还存在着第三方主体即行政第三人。在此基础之上,对行政第三人的涵义及其与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第三人之间的界限,以及研究行政第三人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行政第三人问题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行政法律关系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还存在着第三方主体即行政第三人。在此基础上,对行政第三人的涵义及其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政讼第三人之间的界限,以及研究行政第三人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为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构建与完善中国行政法学理论意义重大。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依法行政下的政府管理理念、行政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以及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制度保障。提出今后行政法学阶段理论要尽快实现从"干涉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行政主体理论要紧紧围绕大部门体制改革思路进行构建,进一步完善公共参与和行政公开行政程序理论。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迟延     
行政迟延作为一种非理性的职权行使行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和行政法治实践中是被忽视了的环节。事实上,与传统行政违法、行政不当、行政不作为等相比,行政主体对行政职权行使的怠慢、对行政职权的无端放弃、对行政行为作出的时空滞后以及其他在行政过程中的迟延是更为根本的问题。由于没有能够将行政迟延等非理性职权行使以及控制进行科学提练,以致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仍然不十分得力。基于此,我们对行政迟延的性质、理论形态以及法律控制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认为应当提高对行政迟延进行控制的行政法意识、在行政实体法中设置行政权行使方式的制度、以行政程序法设立行政迟延的专门控制条款、强化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裁量。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视野下行政法学研究范围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社会公行政日益兴起,非政府组织逐渐取代政府行使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蓬勃发展,我国传统行政法学研究范围已难以回应当代行政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及时予以调整。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国家行政,更要研究社会公行政;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传统行政主体,更要研究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强制性行政行为,更要研究非强制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行政救济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行政救济的原则问题则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笔者试从行政救济原则确立的必要性及其确立标准入手,将行政救济的基本原则整合归纳为六条,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我国当前的行政救济制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不十分成熟,所以尽早明晰行政救济的原则,并在学界达成一个基本共识,不仅对完善行政法学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更好地构建和完善行政救济的一系列制度,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的核心和主要表现形式 ,它广泛存在于全部的行政行为中。但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认识与法制实践多有不符 ,本文通过阐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界定、种类划分等基本理论问题 ,探讨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反行政垄断行为的行政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反垄断特别是反行政垄断的紧迫性日益增强.行政垄断实际上是个复合性概念,包括行政主体的行政垄断行为与市场主体的经济垄断两个部分.其中行政垄断行为实质上是行政主体滥用经济行政权排斥、妨碍、限制市场竞争的行政违法行为,属于典型的行政法问题.从行政法学视野探讨行政垄断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及其规制路径,有利于弥补经济法学界传统反垄断体制在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或公法上的契约,顾名思义是指行政性质的合同。它是行政主体之间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特定目标,而依法鉴定的明确双方义务和权利的协议。它作为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早在十八世纪,就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国家广泛应用,在立法人确立了不同于民事合同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建立了完整的、独特的行政合同制度,成为政府对社会、对经济管理的重要的法定的手段。在我国,行政合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重要的问题尚未系统化。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则问题,是行政合同理论的基石,是指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主体义务本应是行政法学理论和行政法治实践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被忽略,以致变得朦胧模糊。界定行政主体义务,厘清行政主体义务与行政职权、行政职责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行政主体义务是行政法上的义务,它主要是行政主体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应承担的义务。行政主体义务不同于行政职权,也并非等同于行政职责。虽然在传统的立法模式下,从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中可以推导出行政主体义务,但从逻辑而言,行政主体义务应是两者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德国行政裁量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量制度是德国行政法学重点研究的理论之一,也是德国司法实务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发展经历了从一开始的单一概念,逐渐产生要件裁量和效果裁量的分类。并且随着德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权控制研究的深入,衍生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独立体系及相应的约束机制。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行政法学界以宪法为依托,不断限缩行政裁量的概念和外延,从理论和司法实务两个层面论证了对行政裁量进行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了德国现在的从宪法、行政机关自身到司法机关的多层次的行政裁量法律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行政指导概念界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政指导作为(或将作为)现代政府的施政中心,自然应被定位为现代行政法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形成尽可能科学、准确的行政指导概念,又无疑是探讨行政指导的第一步。但目前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指导概念的界定,尚未臻于统一,而对行政指导作科学界定,是纠正“行政指导与法治相悖”之曲解、合理定位政府经济职能的关键所在。文章在列举了日本、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学界对行政指导的17种概念之后,并以行政指导主体、目的、法律依据、抽象与具体、单方性、非强制性、诱导利益、权力性等八个行政指导概念基本构成要素作为批评指标,对目前已有的行政法学上的行政指导概念予以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政指导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学分论是介于行政法学总论与具体行政领域之间的"中度抽象水准"。秩序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秩序行政的边界与职权,分析秩序行政中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的适用,防止对人身自由、居住自由等权利予以不当限制。经济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经济行政的宪法基础,重点对经济监督与规制、经济诱导、行政助成等行为形式进行类型化研究。给付行政法研究需重点探讨给付行政的宪法基础,分析法律保留原则、补充性原则、平等原则的适用。风险行政法研究应关注风险概念的界定、预防原则与国家的风险保护义务、风险立法原理、风险行政活动方式革新及风险责任。行政法学分论研究应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关注分论的制度改革,关注相对人基本权利保障,并探求行政法学总论与分论的相互学习互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立法正在紧张的制定之中,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成了行政法学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现行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己远远不能适应行政法治实践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制度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主,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辅"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20.
依据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行政裁决权是一种行政权,对于行政裁决不服应当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对裁决主体提起行政诉讼。这种认识导致了相关制度的建构越来越偏离现代纠纷解决机制的正常轨道。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本质来看,行政裁决权应当属于司法权,行政裁决制度属于现代委任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理顺行政裁决与司法诉讼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和规范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