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强位弱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互利共生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利用Eviews6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在验证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测算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可知中小企业对银行的影响要大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这说明银行需要不断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而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政策法律支持、担保机构支持及技术支持,需要建立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信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信息不对称、外部环境等角度分析了这些信用问题的成因;最后,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分别从立法、发展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体制及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利于促进体现低碳理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京津冀具有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京津冀三地应该立足地区关联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现实,实施协同发展,组建区域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关键是要明确服务对象、明确分类融资的经营方针和融资服务模式,同时,制定《京津冀科技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条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属性、服务对象、经营方针和融资模式等进行规范,确保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运行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美、日、德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美、日、德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三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及其共同性和差异性 ,进而分析了中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和扶持的根源 ;探讨了美、日、德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认为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作用和中小企业内在的弱点 ,我国政府应该根据我国国情 ,借鉴美、日、德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 ,在立法保护、组织管理、财政和金融支持、技术创新援助等方面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尽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发展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方面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指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企业、银行和政府政策三方面,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 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探索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作用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在中国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笔者试图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支持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力军 ,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又为银行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是银行的必然选择 ,同时 ,中小企业服务市场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新兴市场 ,银行应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选择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大多数传统型中小企业来说,不仅无法享有银行承兑汇票所产生的收益,而且会因其在市场中的相对弱势,导致企业出现经营利润下降、经营成本提高、经营优势丧失、经营风险加大等一系列负面结果。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期,从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来看,其影响更是多方面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影响度已不容忽视,应引起中小企业经营者、政府及银行监管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城市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非对称,从而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也限制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博弈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分析,对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占优战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改善信贷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2 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融资是一个突出问题。银行信贷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由于自身问题以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信贷环境较差,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相当困难。所以要使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支持,就必须改善信贷环境。这就要求银行、中小企业互相协作,找出问题的症结加以解决,最终达到银行———企业互利的目的,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然而,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找出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策略。博弈论从银行和中小企业两方着手,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新思路。从四类经典的博弈模型出发,分析在各个模型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博弈,根据银企间四种博弈分析的结果,得出应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以及社会四方面着手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银行由此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缺口模型来证实这一问题,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中国跨省数据,对"银行结构观"和"信用制度观"这两种主要立足于信息非对称理论,强调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制约的观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信用制度观",却没有发现支持"银行结构观"的证据。认为营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前融资困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且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过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先天不足,再加上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观念陈旧、缺乏专门对应机构、产品单一、金融营销动力不足、过度夸大风险等问题,此外政府也缺少对我国中小企业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有力支持,这些种种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在信贷融资上更加因难.为此,只有通过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加大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机构的产品设置,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融资困难则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最大障碍。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信贷银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发展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加强思想认识 ,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 ;政府运用各种手段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 ;加强中小企业间以及大企业间的协作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本文通过对美、德、日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比较,介绍了这些国家对中小企业支持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并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挥货币政府效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辩证看待大小企业的关系,制订出“搞好大的,放活小的”两手战略原则,加快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解放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问题;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形成中小企业贷款保障机制;鼓励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业务;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结构重组;结合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