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消亡现象突出地反映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态势。由于强势语言不断扩散 ,在外部环境上给少数民族语言造成很大的压力 ,使大批少数民族语言成为濒危语言。同时 ,人们对语言消亡现象的看法不同 ,态度各异。但不可否认的是 ,语言的消亡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应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抢救与记录濒危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2.
濒危语言现状分析——兼谈满语的濒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最初记忆,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丰富博大的文化事项。一种人类语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文化。在20世纪,已经有1000多种语言消亡,语言濒危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语言濒危现象就是社会进步和发展变化的结果,即一些弱势语言由于不能适应社会交际以及信息传递的需求而最终被通用语言所代替。所以,我们应当在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的同时,对濒危语言实施必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我国满语的濒临消亡不仅是语言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华文化,甚至是人类文化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语言生态观把语言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相关性作为基本的理论原则.语言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语言生态危机表现在:语种的灭绝与濒危,双语区语言的单极化,局部地区语言(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弱势语言结构整合力的衰变,母语权受到抑制,等等.保护语言生态,应重视语言生态的调查与评估,加强民族母语教育和语言规划,尊重弱势族群的各项权利,维护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人类学是语言学与人类学相互交又的一个边缘学科.语言人类学在产生之初主要是对"土著"后进民族的语言文化进行研究.在现阶段,语言人类学主要是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并力图通过对濒危语言的抢救与研究未保存人类语言的多元格局,进而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当前濒危语言研究的过程中,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们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存在的诸多偏见,使其长期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造成许多语种消亡或濒危的现状。随着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认识的加深,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权的国际文件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分析少数民族语言权的国际保护标准,对中国制定语言政策和保护语言权的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语言规划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语言造成威胁。语言规划在全球化时代对濒危语言、语言多样性、语言人权等问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语言消亡现象引起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视,成为21世纪语言学界的中心议题。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价值观念已经开始被接受。中国语言规划的新目标——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反映了全球化时代语言规划理论的新发展,符合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语言种类繁多,一部分面临活力衰减、濒危,语言的消亡是文化、社会历史信息的遗失,不可挽回,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濒危语言抢救记录、保存以及语言维持的艰难局面,应对语言濒危的工作已经提到学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应根据国情,主要从语言使用的代际传承、绝对人口数量、是否为识别民族主体语言、语言独特性几方面来认定中国濒危语言及保护研究的优先等级,并按照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展开濒危语言调查记录、语料及相关资料处理运用、语言典藏、语言维持等方面的工作,有效记录保存濒危语言文化资料,维持衰微语言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快速濒危和死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严重的挑战。认为语言死亡并不是一个新的语言现象,但对语言死亡的系统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并提供了Ethnologue对世界上现有语言的信息,指出在死亡过程中的语言是濒危语言,强调一种语言面临的危险并不在于语言死亡本身,而是一种文化的消失,人类为这种文化所特有的知识也会丧失。  相似文献   

9.
论语言维护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当语言消亡的时候,它所承载的文化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应当努力保护世界濒危语种和文化,使其在世界语言和文化的百花园中继续绽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全体进入濒危阶段,这是传统文化消亡的表现,危机感和民族情感使得民族语言教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台湾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困境和语言教育历史背景的制约,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弊难返。  相似文献   

11.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在漫长的游猎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摩苏昆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具有说唱性质的、曲艺类、民间文学史诗类、特定长篇叙事歌曲音乐类等,它属于唱一段、讲一段的古老艺术形式,用鄂伦春语讲唱。鄂伦春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语言的逐渐流失,使古老的艺术摩苏昆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世界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商贸往来或信息交流方式的全球化。今天的世界,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随之,与之相关的传统、创造、思想、历史和文化也都不复存在。但并不应该将这种现象视为必然,不应该认定世界化必然会导致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消亡,不应该屈从于惟一一种语言的霸权。如果所有的国家都说同一种语言,按照同样的方式思维和行动的话,那么国际范围内极有形成一种极权制度的危险。总之,语言的多样化是促进一种真正的和平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俄语讲演体是介于日常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语言变体。俄语讲演体的研究应与演讲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并将话语结构形散神聚、句法结构趋于简化、语句分解、词语重复、词序倒装、引入口语性对话成分及名言警句等视为这一变体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内容,与本族文化存在差异的显性内容以及与日常交际相关的实用的显性内容。二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应是一个有明确文化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学习循环。通过一系列分阶段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学习活动,二语学习者在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建造以中国文化为归宿的第二精神家园。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宗旨相适应的教材只能是多样化、有针对性、适应不同情况的教材。不可绝对、机械地以当地汉语教师完全替代外派汉语教师。汉语的国际地位决定于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许地山小说艺术魅力主要来源于小说情节的丰富性,结构的有序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创造这魅力的动力源泉机制是整合,这个整合理应归之于文化整合。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整合不是简单的1加1等于2,而是1加1大于2。两种文化渗透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内涵已远远地逾越单一的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语言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语言变体,是当前网络文化的表征,它折射出大学生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困境,这种困境从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出来。破解这种困境需从确立文化身份,获取文化认知,树立文化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个体认同路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社会认同路径;从构建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网络话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两套体系强化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对生命的关怀是跨越种族、国籍、语言的文化"大我"情怀,对边缘群体生存境遇的体察是文化"小我"情思,当文化"大我"情怀面对文化"小我"的种种跨文化相逢与跨语言表现,族裔文学就成为文化观照的一面镜子。本文以《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为切入点,发掘汤亭亭创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丰富了当代华裔经典作家的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教学的复杂性。多维视野就是从多个角度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英语社团的状况,通过有系统、多层次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进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