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有利于提升办学质量。对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可从初次就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和半年内的离职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利用非参数检验法对某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无显著性差别。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专业技能较强等优势,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2.
受学校和专业的影响,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特殊的问题,本文从艺术设计类招聘职位的特点和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探索加强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所造成的心理振荡已经从毕业生本人波及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固然有危机本身的原因,有毕业生就业与市场供需信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就业期望与实际岗位不对称等原因,也有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方面的原因。本文由此提出要使毕业生树立战胜危机的勇气和信心,提倡和引导毕业生在逆境中自主创业,全面提升应对危机的综合就业能力,要用正确的就业舆论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相似文献   

4.
陈洁 《云梦学刊》2012,33(4):139-14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专业设置和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专业直接影响到就业,传统的就业指导存在着生涯规划和择业价值观导向不力、难以缩减从学校到工作的心理落差、岗前培训缺位、影响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妨碍就业工作的因素.为解决此问题,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增强面向现实生活的体验教育活动,帮毕业生实现学校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分析了青海省农牧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社会客观原因和毕业生对待择业、就业的主观因素,对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从就业准备、就业意识、就业意向、就业主动性、就业消费、就业挫折以及就业教育上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相当数量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意识还有待加强;就业意向存在理想化倾向;就业的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就业消费较低.且消费项目分散,同时毕业生应理性面对就业消费不断增加的现实;就业烦恼主要来自用人单位要求学历较高、社会需求较少、恋人同城理想难以实现和都市情节;就业教育相对滞后,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选取惠州学院五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的样本,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国内就业是主流,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专业能力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实践对择业、工作或学习的影响不大。在分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俄语作为"小语种"语言,在中俄两国"语言年"活动和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俄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紧迫。本文将以黑龙江大学为出发点,通过对近3年俄语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分析,阐释当前俄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从实践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许多师范专业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表现出过度焦虑、自卑恐慌、抗挫能力弱等心理障碍.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高校教育结构不够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鉴于此,学校应通过构建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机制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多种手段,帮助毕业生理性择业,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量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其专业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不同于以往从制度或文化视角的解释,从职业分层的视角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困境与当前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源状况密切相关。破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应该在肯定社会工作者职业劳动价值的同时,切实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凸显,而纵观就业问题,我们发现就业能力的强与弱才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点。笔者认为,只有加强高校社团建设,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施展、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平台,这样才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新农村就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发挥才能的重要平台,而新农村就业模式则成为影响此项工程的重要因素。针对河北省大学生新农村就业模式存在诸如政府主导运行模式与财政困难、就业岗位单一与就业方式局限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综合模式,发挥市场主体功能的具体思路。并就就业平台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市场主体作用体现给予详细的论述。另外,从政府主导作用、大学生新农村教育等方面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较大,如何解决因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带来的就业问题,笔者试图从为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念,面对学生对就业指导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研究,尽快实现该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困扰社会的难题,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惜牺牲各方面的利益,使得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不仅要立足社会,还要加强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高校也应该注重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和三部门理论对解释中国非正规就业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却无法解释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和主动的非正规就业问题.为弥补以上缺陷,本文借鉴“三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解释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了解就业思想,把握就业方向,掌握就业动态,改善就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查找就业矛盾的重心,提高就业质量,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健全、就业市场受学校办学规模、地理位置、社会知名度制约等问题。校友资源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高校应从机构、制度、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校友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已经趋向相对公平,但是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农民工在就业准入、从事行业、劳动工资、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方面遭遇到了歧视性对待。农民工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主要在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要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必须转变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工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发挥企业工会职能;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逐步消除社会歧视。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大学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 ,与之相适应 ,高校应加快职能转变 ,强化就业指导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顺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这既是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毕业生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0.
实现体面劳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体面就业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首要目标,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基。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应从"媒介"转变为"监督",从而奠基大学生体面就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