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研究从语言哲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方面入手,在语言学视角下做诸种尝试,试图探索翻译的本质,找出普遍规律,以期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语言学角度厘清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及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雅各布森是用信息论和交际学的观点来看待语言和翻译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探讨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的相关性,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阐明了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对传统的翻译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外宣材料作为文化以及语言的载体,其自身所具文化特征也非常的显著。基于此,就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外宣翻译进行详细地阐述,通过外宣翻译所存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汉语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汉语成语的翻译,发现该理论对汉语成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汉语成语的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交际活动,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与深入,中国要向世界展现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而戏剧正是文化的精髓。我国有丰富的剧种和曲目繁多的优秀剧目,要有效地展现中国文化就要让优秀剧目跨出国门尽显中国戏剧的魅力。然而由于戏剧剧本的内容有大量的文言句式和诗词曲赋,在翻译中要有效地传递诗词曲赋的意象美面临很多挑战。同时,戏剧剧本的内容中还有大量的古代典故和戏剧术语,这些对于中国人都陌生的中国元素要有效地传递给全世界的朋友就需要有高质量的翻译。翻译的高质量需要有效翻译理论的指导,文章尝试用翻译剧本为例,阐述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戏剧剧本翻译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交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隐喻翻译难以达到“形神兼备”成为翻译难题。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难以互相接近。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介绍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旨在使译者在翻译隐喻表达时既能保其意又能保其形。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语篇的连贯性作为语篇翻译的一个深层语义特征,在以语篇为单位的语言翻译中尤为重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出发,对语篇翻译的显性连贯性的衔接方式以及衔接机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对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探讨英汉商业广告的翻译方法,对标记理论与商业广告大量的研究和对照,发现二者间有一种内在的天然联系。“标记式”是“无标记式”的变体,“广告语言”是“大众化日常语言”的变体。这两种语言变体均是为表达某种特别含义、特别情感而脱离常规语言的特别语言表达方式。商业广告有其明确的功能和目的——AIDMA。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和目的,商业广告中大量使用“标记式”。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英汉广告中的“有标记式”和“无标记式”,恰如其分的转换绝不能忽视。文章从“词形标记”和“音律标记”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英汉广告中标记转换问题探讨,为确保英汉商业广告翻译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中的语言学派的译学构想为切入点,以奈达、威尔斯、卡特福德和费道罗夫四位重要代表人物为例,旨在探讨这一学派对译学研究所作的语言学探索,并指出其贡献和局限性。就译学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都是必须的。要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体系,语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要素,离开对它的研究将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应该重新认识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们为推动译学研究的发展所作出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的发展过程、理据、优势以及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菜谱翻译方法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译介学”的性质及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学译介学是比较文学学科赖以存在的传统基础。它的研究对象包含了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与翻译理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译介学的三个不同层面:(1)对文学翻译的研究重在文学语言与转换之技术与技巧的研究,是对翻译损益之技术评估,作为传统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它是翻译学研究必备的基础条件。(2)对翻译文学文本的研究,重心则落在译本的价值评价之上,它所关心的重点是对不同译本间的比照与得失研究。(3)翻译理论研究则涉及翻译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其意义的史论性研究。由此译介学的性质是对语言转换现象所导致的文学关系乃至文化关系间的沟通、理解、误解及其意义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外闻名;中式菜名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但中式菜之命名仍有规律可循。通过分析和解读中式菜名的构成方式,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审视中式菜的命名和英译,不仅对翻译有指导借鉴作用,还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的汉译英单句翻译练习不利于学生培养写作中的连贯表达意识,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增补一些段落翻译练习。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能逐步熟练运用常用句型及各种逻辑联系语,最终会习惯灵活运用迂回表达方式。汉译英段落翻译练习可涉及各种常用题材及体裁,从而帮助学生过渡到四级写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汉语拼音方案下,汉语姓名翻译仍然比较混乱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标准多且不完善、不统一是产生混乱的重要原因。尽快结束姓名翻译的混乱状况,需要翻译个体的努力和翻译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词频统计法,分析了《中国翻译)2001年~2006年发表的694篇论文的题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目前翻译研究的范围较广,视角较多;对“认知”、“诗歌翻译”、“翻译单位”、“公示语的翻译”(包括“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住名称的翻译”、“电视新闻和电视栏目名称的翻译”)、“解构主义”、“美学”、“翻译(学科)的有关历史问题”、“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有较明显增长趋势;对“归化与异化”、“翻译技巧”、“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术语翻译”、“大学英语教学”、“科技翻译”、“可译性”等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则有消减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叶子南将前景化概念引入翻译领域后,国内关于前景化角度的翻译研究呈现出由冷至热后又降温的发展态势。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前景化理论与翻译批评的关系及前景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及其翻译中对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上;另有若干学者于近年来尝试将其与其它理论结合或以量化研究的方式展开研究,且开始关注前景化理论在非文学领域翻译方面的适用性,应当沿着这一方向将前景化角度的翻译研究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与文化角度看翻译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一门科学,一直都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与定位。而细读翻译史和上世纪60年代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一文,会发现其中无不揭示着这样的规律——翻译和文化归根结底都与政治息息相关。本文基于米歇尔·福柯的政治权力、斯皮瓦克的文化殖民、中西方翻译史及文化研究的视角与史实,从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考察翻译的本质,希望透过其间的隐性关联因素,为翻译研究开辟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