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交演讲通过口述的书面语形式对受众传达政治观点、态度。演讲者的交际意图可以通过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共同实现。通过以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依据探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及语境创设功能,来体现其为演讲者顺利完成交际过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澍心 《云梦学刊》2006,27(3):139-141
言语交际的过程从实质上是通过话语信息传递与理解交际意图认知过程。说话人话语与意图合作是普遍的语用原则。但由于语言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话语和意图的关系经常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合作与分离。听话人在领会意图过程中自然感到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显示着话语与意图之间的距离,也决定着话语所表达的是规约含意还是非规约含意。  相似文献   

3.
旷战 《江淮论坛》2014,(3):186-189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关联与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个明示推理过程,发话人应该提供尽可能关联的信息,使听话人能够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去理解发话人的含义,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运用关联理论首先解释了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言模糊现象,然后以真实的商务信函为语料,探讨了写信人如何使用模糊语言明示话语信息,实现最佳关联,以准确表达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境参与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及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生  宋潇潇 《云梦学刊》2008,29(6):137-140
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意图有效的表达、传递以及辨识的过程.交际意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发话人对意图的表达和传递以及听话人对意图的推理和辨识也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在示意——推理的交际模式中,示意与互明是交际意图实现的必要条件和标准.认知语境在交际中的语用制约和推理功能决定了它在交际意图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元话语是学术讲座中常见的话语形式之一.讲座人寻找关联性并选择元话语的过程可以通过三对概念进行衡量,即语境效果/加工努力、明示/暗含、以及概念意义/程序意义.这个动态的过程也同样制约着听众对讲座人交际意图的理解,因而听众应该在考察讲座人所使用的元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寻求最佳关联,以便获得最大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普通话语交际,文学话语交际在其语境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交际主体为标准,文学话语可以区分文学人物的虚构语境、叙事者一读者问语境、读者的现实世界语境和作者的信念语境.各个语境在文学话语的语用意义推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9.
语用标记语进入语境是成为语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构建过程,以帮助受话人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顺利实现交际。语用标记语是话语明示和会话含义的标记符,具有概念性和程序性的制约功能,有助于语篇连贯和组织,从而实现改善人际关系与交际策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角度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尽可能寻找最佳关联的逻辑推理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明确作者的真实交际意图,读者就要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得出语境隐含,取得语境效果,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境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人脑的认知结构体,话语理解的过程是说话人的话语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之间实现的最佳关联,由于话语认知语境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词汇、语法、语篇等各种手段刻意显化符合认知语境的语义信息。本文拟从语境的认知研究出发,探讨认知语境和话语理解的关系及认知语境下几个不同层面的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现有对预设和语境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这一设想,根据语用预设的特性以及语用预设与语境的关系分析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的可行性,从说话人对语境的操控和听话人对语境的延伸和选择方面,详细论述了认知语境对交际意图的语用制约和推理功能并指出虚假语用预设可以积极体现说话人意图,构建体现说话人意图的理想语境并达到交际顺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礼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话语是交际双方特定社会语用距离的反映,话语礼貌取决于交际双方对交际语用距离推断的一致程度及后起的应对策略。交际语用距离在动态语境中推断和确定并随交际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话语礼貌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可协调性。翻译应当重视语用距离与话语礼貌的关系、语言选择对话语礼貌策略的影响,明确话语礼貌拟定的相对性、动态性和可协调性,力图实现礼貌对等。  相似文献   

14.
吴越 《兰州学刊》2003,(5):167-168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认知语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静态语境观的概念 ,本文拟从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出发探讨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示的交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语用学理论对指示进行界定,并集中描写与解释了人称、时间、空间、社会及篇章等几类指示语。而从交际本身着眼,参照话语意义的建构过程,重新思考指示的本质及其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指示不应仅仅看作是简单的指称现象,它是话语意义实现的一个支点,是话语与交际意图实现关联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何金娥 《云梦学刊》2008,29(3):135-137
话语交际中情景语境错位及其衔接方式主要有情景语境中整体错位及其衔接;情景语境中部分错位及其衔接.在话语交际中,有意识的情景语境错位可以提高言语的交际价值,同时语境错位也为研究衔接机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际关系中的指示计,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的用法随语境和交际意图灵活多变。说话人会故意违反一定社会集团人际关系规约,以表达特殊交际意图。本文拟从语码转换的视角探究动态语境中称呼语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9.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了认知语境观。该语境观不同于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理解不同话语所需的语境因素各异。听话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不同话语构建和选择不同语境。文章探讨了关联理论下影响认知语境选择与构建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个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指发话人提供话语的字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发话人想通过明示的信息意图所要传达的真正含意。对篇章交际意图推导过程的构拟表明,逆证推理与缺省推理的结合,既顾及了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又可以使明示-推理模式的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