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依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毛泽东规划了从新民主主义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战略。因此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刚一建立,毛泽东立即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他深刻地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必须不断地调整、改革、完善用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他反对照搬外国的模式,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他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思想是毛泽东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杰出贡献。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此过程中 ,他有两大功绩 :一是创造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是提出了中国独特的发展社会主义思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当年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继承又扬弃,既创新又发展,进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今天,回顾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缅怀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先导的丰功伟绩,对于进一步学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他创造了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思路。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独特的内涵,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毛泽东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包括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今天,重新审视毛泽东的发展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 ,是其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毛泽东的这一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又存在严重的缺失。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色。毛泽东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之处,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三大功绩:1.创造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2.提出了中国独特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路;3.在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阐发的理论,有其独特的出发点、本质、特征广涵及外延。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研究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研究新中国的历史,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巩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统一性和我党在实践中继往开来的特点,具有现实意义。毛泽东在探索中出现失误有其原因。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相比,其成就巨大,占第一位。吸收并发扬他成功的经验,借鉴他失误的教训,有助于我们今天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是与他对中国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密切相关的.从憧憬理想的社会主义到建立现实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也历经了坚决反对、利用发展和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为建设、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懈探索,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原则,包括对中国社会建设模式的初步认识,进行社会建设的方针、条件及目标的确定等.这些思想原则奠定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基础,这些思想原则历经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检验,至今依然具有现实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10,30(2):114-118
在探索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思路共发生三次重要转变:从新民主主义过早过快地转到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式社会主义正确而又受挫的转变;从经济建设到阶级斗争的逆转。毛泽东之所以未能成功地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折,其原因既有"冷战"的国际局势、短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客观历史因素,又有毛泽东个人阶级斗争的思维定势及其实践观方面重政治实践轻物质生产实践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统筹发展理念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精华,它是基于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如何使经济结构合理重组和社会关系有机整合的理论思考。它秉持实现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发展和在发展中利益分享的道义立场。其时代价值在于:一是创造性破坏主要体现在“以苏为鉴”的提出;二是创造性建设主要体现为部分解决移植苏联模式中滋生出来的问题和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思想传承。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完整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第一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但是不能否认,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由于时代的原因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这一理论缺陷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遭受了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毛泽东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赢得了胜利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使中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江泽民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人民进行武装革命斗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由此,也形成了他的一整套的领导理论。时至今日,人们从国内外形势的一系列剧变中,更加深刻地感到毛泽东领导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跨越发展,毛泽东主张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主张全民动员,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同时极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研究毛泽东的跨越发展模式,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这些启发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其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个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确定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2)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今日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改革开放使建国以来就一直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纠正了毛泽东一些过时的和错误的观点;(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中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毛泽东未能提出的全新的概念和命题,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不可逾越性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土地制度的理论是从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借鉴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制和土地国有化理论的结果。从所有制关系的变更来看,毛泽东关于土地改革的探索经历了这样一条路线:地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公有→合作制经济→全面国有化,该理论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重新认识和分析毛泽东关于土地制度的思想,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顺利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