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所著,鲁迅将其归类为"才学小说",并为其定义,同时针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和总结论述,特别是对《镜花缘》的评述考证,奠定了《镜花缘》的历史价值。同时,鲁迅对《镜花缘》的艺术手法加以评价和总结,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2.
王亮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38-40
《楚辞》中的《卜居》、《渔父》可称为姊妹篇,在情感的表现与写作手法上,《渔父》与《卜居》体现着一种递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即从雄视傲物的自负到满腹牢骚的自嘲。文中将自负与自嘲作为两种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方式来加以说明。两种写作心态,共同统一于对祖国的热爱这一信念之上。 相似文献
3.
4.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成仿吾与鲁迅的关系也颇受学者关注。据鲁迅的学生之一荆有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的第一集小说《呐喊》出版后,(中略)成仿吾一次不很客气的批评,使先生耿耿于心者,达至十数年。无论谈话里,文章里,一提起创造社人,总有些严厉指摘或讽刺。《〈呐喊〉的评论》引发的鲁迅与成仿吾的论争,以及以1927-28年鲁迅与后期创造社之间的激烈的革命文学争论,是历来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然而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成仿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生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3)
鲁迅先生对古典文学有深厚的研究,他曾经校勘、辑佚了很多古籍,并且从事文学史方面的撰述.在这些研究活动中,他始终离不开对<太平御览>的利用.而且,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在使用该书的同时,他亦能够指出<太平御览>编纂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韩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8-121
通过先行否定《呐喊》、《彷徨》、仙台经验、启蒙者、先觉者等现实鲁迅像,竹内好以《野草》、S会馆时期、文学者、非先觉者等为回心之轴,塑造了一个本质为"无"的绝对"文学者鲁迅"。但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的论,使"竹内鲁迅"陷入了一种玄学式的同义反复逻辑,以至于以否定鲁迅来成就"竹内鲁迅",以无限否定至无来证明"无"。"竹内鲁迅"的形式先于内容、语言先于事实、目的先于历史,不过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二战"期间的日本知识人,表达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媒介。"竹内鲁迅"其实"无"鲁迅。 相似文献
7.
万雯雯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15-19
自由精神洋溢在鲁迅《摩罗诗力说》的字里行间,并以鲁迅式的独特阐释给人们以重要启示。针对中国缺乏自由精神的病状,鲁迅开出了药方:建立自由意识,争取自由权利,在斗争而非逃避妥协中保障强化自由。同时,鲁迅立足社会,从文学的感化作用提出自由精神的实现途径。鲁迅对于自由精神的推崇和追求超越了时代局限,对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两地书》所收书信中使用的称呼与署名有着微妙的变化 ,本文根据这些变化对鲁迅与许广平由师生、战友发展为恋人、伴侣的情感变化历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果戈理的《死魂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果戈理即已进入他的艺术视野。不独鲁迅的创作深受果戈理之影响,而且在他的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中经常引用果戈理,并致力于翻译果戈理。他以中国没有《死魂灵》译本为耻,在晚年以健康与生命为代价译成此书,成就了"艰苦的奇功,不朽的绝笔"。他之所以如是为之,不仅因该作巨大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更因鲁迅认为它对于中国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中国人认识自己社会的参照。鲁迅还高度重视《死魂灵》的插图,为搜求各种插图而不遗余力,并自费出版了《死魂灵百图》。鲁迅认为这些插图能使中国读者更明白19世纪上半俄国社会情形,又可给中国的插画家提供借鉴。《死魂灵》中译本与《死魂灵百图》均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
后期留日鲁迅追求的精神界战士形象,在《摩罗诗力说》得到了主体式的诗性表达。但在十余年后的《呐喊》《彷徨》中,那些反抗者却不再具备战士所具备的完整精神,而身陷各种各样的困境之中并最终失败。通过考察后期留日鲁迅在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所建立的诗性主体及其战斗精神的特征内涵,并与十余年后《呐喊》《彷徨》的反抗者形象进行对比,从精神气质的裂解和由裂解导致的异化分析反抗最终失败的原因,由此探寻鲁迅文艺思想在不同时期传承与转变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许祖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07-112
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判断,意指的是“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这一判断,从知识学上考察,应该说,它是一种信念而不是知识。作为一种信念的“吃人”判断,如果从“认知层面的信念”来考察,无疑是存在“片面性”的;而如果从“评价层面的信念”来考察,虽然也能发现其“片面性”,但这样的片面性却是能被人接收的,不仅能被人接收,而且这种具有片面性的信念,还能被不同时期的阅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与需要发现新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一信念直到今天依然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孙巧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3)
新世纪以来,大众媒体迅速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当下话语生成的新力量.作为鲁迅经典形象重构的主体之一,大众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界之外自觉充当了让鲁迅通往大众的桥梁.“孔庆东正说鲁迅”即是借助电视媒体参与鲁迅经典形象重构的案例.然而《百家讲坛》所塑造的“鲁迅”是何种形象,有哪些特征,又存在何种问题,这进而让人思考经典普及大众的最优方式. 相似文献
13.
常勤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6):26-29,50
鲁迅先生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肯定了萧红的创作成就。《生死场》所体现出 来的艺术结构的多元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较为追求结构关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伏俊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西汉东方朔的《答客难》,被认为是最早的文人以自嘲方式写的诙谐杂赋,而《答客难》的源头是宋玉《对楚王问》。本文认为,《对楚王问》没有愤世嫉俗之情,没有诙谐解嘲之意,与《答客难》风格迥异。而《荀子》的《为说者曰》以嘲讽的口吻表明孔子之时与荀子之时政治环境的不同,感情异常激动,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外,形式上是以四言韵语为主的赋体,是自我解嘲这一体文章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15.
王嘉良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3):115-116
陈越先生的论著<鲁迅传论>以宏观审视鲁迅的阔大气势,从"论"入手把握传主的生平、思想与创作,以传的框架,论的思路建构全书,显示出著者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著作无可漠视的存在价值,为在同类课题中如何开展深化研究预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李多利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3)
鲁迅思想的矛盾性集中体现在他的《野草》中.这种矛盾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充满着结构张力的逻辑两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纷繁复杂的呈现在文本中,使得《野草》表现出多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权绘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124-128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王仁铭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好了歌解注》并非如脂砚斋批语一样 ,是一一实指《红楼梦》中的人物 ,而是泛指 ,概括世人闹嚷嚷到头来一场空的状况。《飞鸟各投林》也并非如某些红学家所言 :“曲名喻家败人散各奔东西之意……”而是实指《红楼梦》人物的命运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只说贾府衰败之意 ,从而说明《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20.
“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野草》与张承志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6):80-83
鲁迅的《野草》 ,不仅催动了张承志的散文创作的新探索 ,而且唤起了他的大散文意识。与其说张承志在解读鲁迅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不如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这绝非单向的被动接受 ,更多的是心与血的沟通和回应。于是 ,张承志的散文越来越烙有了鲜明的《野草》遗风 ,甚至一些具体篇什都可作比照性阅读。尤其是两人对散文文体的认同 ,既是鲁迅对张承志散文创作基质的深层召唤 ,也是张承志对鲁迅大散文遗产的文体彻悟 ,更是彼此心灵的默契与精神的共鸣。可以说 ,鲁迅完成了《野草》 ,也将一个真实的鲁迅留给了后人 ,张承志借《野草》体认了鲁迅的真实 ,更成熟了一个散文家的“自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