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横向影响力和纵向影响力,评估世博会带给上海乃至中国的实际经济效应,根据GDP综合效应分析得出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借鉴国外世博会场馆、园区后续利用的成功经验,延长世博会后续效应,增强"后世博"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雯雯 《老友》2010,(8):65-65
历史上许多世博会的成功案例为上海筹办世博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尤其提醒我们,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带来的长远影响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前期规划中就应考虑到场馆的后续利用,以及它对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衡量一届世博会的成败与否,有很多标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世博会的建筑,但是往往有很多世博会建筑在展会结束以后没有被好好地加以利用,而是被人们遗忘掉了,这是极大的浪费。那么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世博会建筑,使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是在现今社会发展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往届的一些世博会建筑可持续发展案例的研究探讨,分析世博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州承接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外国世博会效应外溢的普遍情形,上海世博会可预期的效应将会在投资经济拉动、旅游消费服务、科技创新与扩散、企业形象与品牌、产业优化和经济转型、区域一体化与城市联动、主题理念渗透等多源头溢出。其中,除投资乘数效应和会期旅游消费服务等短期显性物质效应外,更多的都属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苏州零距离依傍上海,对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不仅拥有丰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经济实力持续强势,产业和开放经济基础厚实,以开发区为主载体蓄势待发,与上海的“同城”情缘密切等优越的承接条件,且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接应活动。苏州所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上海世博会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外溢。为此,苏州应继续推进世博会节事旅游活动,放大旅游“涓流效应”;引导和组织企业利用世博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围绕“三区三城”建设,研制“后世博”效应外溢接应规划,包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经济发展,并与“三区三城”建设同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抓住低碳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低碳经济趋势,强化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城市新一轮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毫无疑问,第三产业将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受益者,而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先锋,上海第二产业能从世博会这桶金中分得多少呢?近日,市经委公布了“世博会为上海制造业带来十大机遇”的报告,读来不禁令人振奋——原来,除了第三产业,世博会  相似文献   

7.
世博会引领科技革命的新潮流。在世界博览会的演进历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世博会是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每次科技革命的结晶都总会在当时的世博会上亮相,昭示新时代的来临。160年的世博历史表明,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还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在当今社会,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展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文明,继续推动蓬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纵览世博会     
《老友》2010,(3):49-49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展示工业革命成就  相似文献   

9.
隐性市场是伴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其大多针对商业性较强的竞技体育活动而产生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言。但随着非商业性大型活动也逐步采用商业开发和品牌赞助策略,隐性市场行为也逐渐将触角伸入到这些活动中。2010年上海举办了非商业性质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对隐性市场的监管和控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其非商业性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一起宣传本届世博会,提升社会公众对世博会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参观世博会的兴趣和热情。本届世博会虽然引入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计划和品牌赞助体系,解决了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但同时隐性市场也相应诞生。世博会组织者需要在保护世博会赞助商的权益、维护世博会的品牌价值与借助社会力量宣传世博会、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既能够保证世博会的理念和内涵能传递到公众,又要限制和防范隐性市场的产生和蔓延,维护世博会的整体形象。虽然在商业化环境中隐性市场暂时无法完全杜绝,但在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控制隐形市场而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对隐性市场行为进行疏堵结合、借助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监管和治理,效果反而会更实际,并有着客观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实话实说。4年前,当云南人得知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需要花200多亿元的投资时,脑中倏地涌出了一个大问号:花这么多钱值得吗?1999年5月1日,当世博会如期举办并巨大成功时,云南人脑中的问号变成了惊叹号:花巨资换来一个发展的好机遇,值!如今,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云南人冷静地为世博会算了一笔大账后,脑中的惊叹号变成了句号:无论从经济账、政治账来算,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讲,争辦世博会都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决策,云南抓住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 老百姓看得最清楚的是基础建设。世博会申辦成功以来,多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