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戊年正月廿二日洪润乡百姓高延晟祭宅神文><押衙邓存庆镇宅文>和<敦煌王曹延禄醮祭文>是反映归义军时期敦煌民间信仰活动的三份密切相关的文书.本文首先对两个<甲戌年正月廿二日洪润乡百姓高延晟祭宅神文>残卷进行了缀合和校录,并对由多份残卷组成的<押衙邓存庆镇宅文>作了进一步的拼接和校录,而后就三份文书中所反映的民间信仰及与道教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禅宗流行,本文通过对敦煌发现的碑文、墓志铭与邈真赞等文献的考察,以透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禅宗信徒修习的基本特点,尤其是信仰人群与信仰内容的独特性.从中可以看出,禅宗在敦煌地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其信仰者遍及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时人们信仰的既有早期般若禅学,也有北宗的渐悟、南宗的顿悟,而更多的则是南北宗兼修的敦煌本地禅学.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是佛教文化遗存;震惊世界的敦煌藏经洞文献,90%以上是佛教典籍。中古时期敦煌佛教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有别于正统佛教,具有社会化、平民化和兼容性三个方面的特点,这对深入认识和了解古代敦煌佛教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回顾以往学者在出土文献、传世<三国志>版本、六朝文字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开展对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三国志>六种古写本的用字研究,具有弥补出土文献研究不足、完善<三国志>版本研究、推动六朝用字研究进程等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宗派"来解释隋唐佛教的生态,是否符合中国佛教的史实?"宗派"如何定义?隋唐佛教可分几宗?这些问题虽经汤用彤、任继愈、杜继文及日本佛学界众多学者研究,至今仍然莫衷一是。从敦煌文献来看,众多的中华撰著及汉译典籍证明,隋唐时期敦煌存在"佛教十宗":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三阶教,以及尚待深入研究的藏传汉文佛教。但是,敦煌地区的寺院和僧人究属何宗,依据现有文献,却无从判定。考虑到"宗派"一词在宋以前的文献中最多出现过三次,宗派佛教在隋唐敦煌佛教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是否主流、与佛教信仰是什么关系,都成了敦煌遗书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是历史典籍,真实性强<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艺术性强.就影响深远来说,后者大于前者.尤其是在东亚及日本等国,知道后者的人大大超过前者.仅就对曹操、刘备争夺汉中,以及蜀治理汉中的情况说,后者写得比较详细,基本事实与前者相符.从两书的比较中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7.
在敦煌地区发现、影响广泛的重要文献<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并非产生于吐蕃占领敦煌之后,也没有寄托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而是诞生于安史之乱时期的相魏之地,目的是为了祛除面临的战祸;它杂糅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诸种因素,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本土化信仰形式,但主体上仍属于佛教信仰;这是一件唐五代时期新产生的民间弥勒信仰经典,体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于主流社会和正统佛教界的民间佛教经典观念;该经的产生和广泛传播,表明弥勒信仰在民间仍然具有勃勃生机,其势头在一定时间和地区甚至可能盖过了弥陀信仰,一般认为弥勒信仰在唐五代已然衰微的观点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8.
敦煌变文的发现,历时百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校勘和考释的论著不断涌现.黄征、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变文校注>可以说是对其中词语进行考释的集大成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异文语境和方言调查的方法,运用多种文献材料,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嚇"、"贴"、"(走曆)(走赤)"三个词语进行了重新考释."嚇"原作"赫",徐复先生校注时认为应该作"嚇",蒋礼鸿先生亦主此说:"'嚇'与'(誶)'、'謼'皆字异义同.'诳(誶)'双声字,俗亦作'懗',<龙龛手鉴>心部:'懗,呼嫁反,诳也,与(誶)同.'"因此,可以说徐先生是从本字的角度认证"嚇"与"謼"、"(誶)"同义,蒋先生是从俗字的角度发明"嚇"与"懗"、"(誶)"同义.他们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还缺乏文献例证的支撑,说服力不够.遗憾的是黄、张两位先生在作校注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调查历史文献和现代方言时发现"嚇"当有"欺骗"的意思."贴",黄、张校注:"原卷实作'贴'字,'贴'为黏附之义,切合于文意."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李善注曰:"<楚辞>曰'裳襜襜以含风.'王逸曰:'襜襜,摇貌.'""襜襜道服,贴天上之云霞"的意思是"道服的飘动黏附天上的云霞",我们认为动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贴",乃"形容、描述、临摹"之义,这有异文佐证.关于"(走曆)(走赤)"一词的释义,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趫走赤)"的异体书写形式有"(趫走赤)"、"(趫)趚"、"曆刺"、"歷刾".<广韵·锡韵>:"(走曆),(走曆)趚,行皃."又<广韵·麦韵>:"(走赤),急走也.出<字林>."<玉篇·走部>:"趚,子亦切.小行皃.""急走"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小行"是因速度快而产生的结果.段玉裁认为:"趚,侧行者,谨畏也."于此可知,"(走曆)(走赤)"有"因谨畏而侧身急行"义.<集韵·昔韵>:"趚,侧行也.或作趞."又"(走曆),(走曆)趚,盗行.""盗行"可以和"谨畏急行"相互发明,典籍中亦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9.
普贤乃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信仰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据敦煌地区发现的中古普贤文物文献,普贤变中普贤跏趺坐法与后世有所区别,《普贤菩萨说证明经》则不但识别有讹,且实际上包括了两种形成于不同时代、性质也有所不同的小经。敦煌地区的普贤信仰,与当时的民族组成、政治气候、民众文化水平、民间信仰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经过了民族化、政治化、通俗化和信仰本土化后的敦煌普贤信仰,已然在一定程度上民间化,成为具有浓郁中土色彩的中国佛教信仰了。  相似文献   

10.
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佛教盛行,佛教教徒也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在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佛教与军事关系逐渐密切,充分反映了敦煌地区佛教社会化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敦煌地区军事阶层(将领、士卒)与佛教信仰的关系作为出发点,讨论了他们信仰佛教的目的、方式以及信仰的对象。在文章的末尾讨论了敦煌地区的佛教文学与边塞文学中的军事文学之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现行对票据法的有权解释,商自然人可以作为汇票的付款人进行票据支付行为.但是我国新颁布的<破产法>仍然没有赋予商自然人以破产主体资格,这样势必造成商自然人作为汇票付款人.当其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时,汇票持票人期前追索权的行使遭遇阻碍的后果.因此赋予商自然人以破产主体资格,对于弥合法律之间衔接的漏洞.保证汇票持票人期前追索权的顺利实现,贯彻落实票据法的立法宗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