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财政支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通过设计社会福利综合指标,利用1978—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水平与社会福利综合指标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综合指标存在显著的"Amey曲线",但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地方财政支出过多,中央财政支出不足;在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投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服务支出过少。研究结论对我国财政支出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改进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福利建设并重的重要阶段,测算社会福利指标,探索社会福利水平的突破点成为学术界的一项新议题。本文以福建省9市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为研究期,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文教、环境损耗、城市建设、人力资源等7个方面对地方福利水平进行测算,探索各因子对社会福利水平的贡献率,并对9市的福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从因子贡献率看,经济水平、环境损耗程度是影响社会福利提高的2个核心要素,其贡献率达到35.55%。从福建省9市的社会福利综合评价看,厦门、漳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社会福利水平位于全省的上游,且厦门市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三明、宁德、龙岩、南平、莆田等城市社会福利水平位于全省的中下游,且莆田市的社会福利水平最低。最后,对福建省9市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高福建省各地区福利水平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社保财政支出是国家社会福利支出的主要内容,而中国社会福利支出的规律和随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析中国社会支出随经济发展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主要省份社会福利绝对、相对支出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从社会福利和财政制度等视角分析发现,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设计理念实际上导致了对福利发展水平的管制。相关政策启示包括:适度放松社会福利制度管制、改革低水平福利制度、实现民生型财政转变等。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对陕西省2006-2011年义务教育公共预算事业经费支出结构影响因素与支出结构之间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义务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结构的影响最明显,教育财政支出和财政分权程度对支出结构有明显影响,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和教育规模对支出结构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教育内部结构,提高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大教育财政监督力度,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居民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消费偏好、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而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该文选取2003—2012年兵团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农牧工消费结构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受纯收入的影响最大。同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3—2016年农牧工各项消费支出及收入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居住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食品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设备支出受纯收入的影响较大,将成为兵团农牧工消费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进入了以制度整合、完善、定型为目标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现实,首先,明确了福利实现过程科学基础的含义,并对几个主要的基础性问题——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福利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社会福利责任结构、社会福利需求和供给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原则和方式、社会福利调节机制与效益评估等做了探讨;其次,提出要以科学态度对待社会福利实现过程,反对将这一过程过分政治化、经验化、应急化。坚持对福利实现过程的科学态度,其目标指向是新的福利模式的创新、新的福利实现道路的探索和开拓。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历来是社会福利制度设计的基础与核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移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类需要发生转变,带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在原则和路径上的双重创新。社会福利制度应在"高度、适度、精度与梯度"四维一体创新原则指导下,通过创新福利资本支出机制、福利供给结构、社会福利立法、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等路径来合力解决当前福利服务覆盖率低、福利资源缺位、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福利供给断裂等现实问题,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协调共生并最终建成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8~2007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前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运用OLS方法对影响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成正比;前期消费支出过高会使当期消费支出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农民消费支出成正比,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只是增加农民消费支出金额,并不增加消费品数量。因此提高福建省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应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9.
税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一个包含劳动收入税、消费支出税和资本收入税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经济增长评价与社会福利评价的差异。研究发现,分税种税收通过影响消费资本比率、财政支出资本比率以及经济增长率来影响社会福利水平,且经济增长极大化与社会福利极大化对应的税收不一致。进一步地,文章还运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分税种税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税收对社会福利影响不一,且我国各税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由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3部分构成。产值结构由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形态决定,同时也反映了资产结构和就业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资产结构的协同关系。并通过对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分析,结合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成熟度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存在劳动力冗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厦门1992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结果发现:经济建设支出比例过大;科教文卫支出长期偏低;行政管理费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社会保障支出上升幅度很小,比例低于国家与福建省平均水平。对此,应采取降低经济类建设支出比例,促进投资的多元化;不断加大对科教文卫类支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合理控制行政管理类支出的过快增长;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完善社会保障结构体系等措施调整厦门的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2.
煤电运营商最重要的一类生产决策,是如何将运营成本在燃料成本支出、节能创新投入和环保创新投入之间做出相对合理的配置,在达到污染排放标准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基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煤电厂商两期动态博弈,存在三类典型竞争策略下的最优创新水平和最优产量水平的市场均衡。均衡创新水平和均衡产量均随着节能环保创新比例的增大而增大,而节能创新技术溢出对均衡产量有正向影响,对均衡创新水平的影响随着市场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基于三类不同社会福利函数设定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如果考虑环保创新及其技术溢出效应,则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各类电力市场竞争能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2000—2004年我国东西部地区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收入水平、文化意识、居民储蓄存款、赡养(抚养)率、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的支出水平等因素对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是影响东部个人寿险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老年赡养率和受教育水平是两个较为显著的因素。而在西部地区老年赡养率、地方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救济费的支出和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对个人寿险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人均GDP对其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在华东地区7个省市中的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因子、教育与科技因子是阻碍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是次要因素,而社会福利和投资因子对其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竞争力提升对策: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宏观环境;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引导结构升级;依托制造业优势,寻求创新发展模式;主动接轨华东省市,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伟同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加,以及政府支出向民生领域的不断倾斜。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起到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作用,即没有给予新增城镇人口以原有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待遇。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结论: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达到0.65,其次是金融业和国内贸易,其关联系数分别为0.64和0.6;此外,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也较高,科技业、对外贸易、旅游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业、资源环保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与其关联度最弱的是社会福利业、工业和农林渔牧业.由此可见,房地产业是高关联度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山东省的农业支持与保护仍然处在负保护状态.根据山东省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灰色关联度分析,农林水气等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财政价格外贴是影响山东省农业保护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各因素比如税收又是决定农业保护和支持水平的关键因素.由此,今后山东省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 20个经济联合社(行政村)为例研究村集体公共支出结构的效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支出结构对村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民幸福感与公共服务支出和分红支出呈正相关,与经营性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呈负相关,其中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最显著;集体经济水平在公共支出与幸福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村民幸福感并未随公共支出同步增长,经济水平低的村社公共服务支出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更大。应根据集体经济水平确定公共支出结构和公共服务支出类别,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比例。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模型,以福建省为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和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关系密切.福建省应扩大制造业主营业务规模,推动企业物流外包;促进物流企业升级转型,大力开发增值型服务和创新型业务;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占有率,提升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跟上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与制造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福利国家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议题,学者多认为经济全球化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支出,并将其称为"探底竞争"效应。然而这无法解释我国地方政府福利支出稳步增加的现实。本文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2000年至2014年的社会福利支出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系统考察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这两大全球性因素以及劳资关系这一国内因素对政府社会福利支出的影响。分析发现,劳资关系是经济全球化发挥作用的中介。一方面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都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福利支出,但另一方面劳动争议的频率显著促进了社会福利支出。对FDI的边际效应的考察显示,随着劳动争议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消失并转变为正向效应。劳动争议在一定条件下能抵消"探底竞争"效应。研究表明,全球化因素与国内因素具有交互效应,孤立考察任何一方都会使人们做出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