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上海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根据现实条件和基础,启动优先服务领域,关注重点服务领域,有步骤逐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一是构建长江经济带省际利益的协调机制,建立省际合作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探索区域间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二是打造长江经济带园区与产业合作平台、长江经济带航运公共服务平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长江经济带自贸区金融开放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陈昭 《城市观察》2015,(4):60-66
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随着以长江经济带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开放战略进入关键节点。而湖北省建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构想,对于推动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翠军  李典军 《城市》2009,(11):30-35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实践.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逐步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一系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使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湖北省正致力于打造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是实现统筹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创新型全球城市,其具体功能特征体现为以全球金融中心、全球信息中心为核心,以全球航运中心和全球贸易中心为先导支撑的全球流量枢纽;以创新汇聚、筛选和释放功能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兼备的全球创新策源地;与长三角地区协同构筑世界级城市群和全球城市区域,担当起对内衔接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经济带、对外衔接“一带一路”的核心流量枢纽和控制节点的辐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5.
广深"双城"联动的关键在于一体联动和协同联动,其核心不仅在于建立政府层面的协作机制以及基建层面的互联互通,更在于双方空间载体内以及网络外延上的各类市场主体是否具备合作动机且能否建立合作协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广深联动必须跳出单个城市自身优劣势的"孤立个体视角",以"整体网络视角"的高度来谋划广深"双城"联动的部署和实施,通过内构"双城"多元要素互联互通,外拓广深优势叠加行动网络,着力推动两地机制互通、基建互通、平台互通、项目互通,打造新时代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区域发展极.  相似文献   

6.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70-77
上海要充分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上海“四个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推进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对外开发开放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未来30年,上海城市空间整体网络密度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城市网络密度的增长幅度将逐渐降低.上海城市网络层级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但仍可能重新面临重大调整;在相对联系度方面,未来30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对联系度大部分都在增强,但有的却在减弱.上海城市区域相对联系度表现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对此,应深入研究与谋划,优化提升全球城市功能;统筹区域发展,与周边城市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域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聚汇点,是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经济龙头,肩负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的重任.近年来,上海土地资源瓶颈约束持续加大,上海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经济腹地.随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坚持市场手段调节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翠军  熊莉 《城市》2012,(1):22-25
"十一五"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提出了全国"两纵两横"国土开发格局,标志着我国的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已经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时代.当前,以上海浦东为龙头,长江流域的沿江开放开发正由长三角向整个流域快速、高效推进.2009年初,皖江城市带获批成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年初其发展规划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重庆"两江新区"已获国家批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提出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并提出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长江流域整体要联动发展,而如何以武汉为龙头推进流域整体联动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湖北省和长江经济带生产力的重心之一。通过对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状况和产业现状的分析,文中提出了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地区间产业转移、创新思想观念和破除制度障碍四个方面来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科技园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地区拥有1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多。其机制新、专业性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形式与开发方式丰富多样。该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质性增强,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本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将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成长极和源动力;其次,大学科技园通过与所在地政府产业政策的融合,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助推其"二次创业",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再次,通过建立虚拟大学科技园、实施一园多点、大学科技园自建产业化基地,以及园外企业反向在大学科技园内设立合作研发机构等形式,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孵化与辐射作用。为此,要在进一步强化大学科技园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强化长三角区域内大学科技园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结合方式,探索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转型对接的全新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真虹 《科学发展》2010,(3):73-79
本文认为,建立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符合长三角港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长三角港口群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有利于科学配置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沟通内河通道,有利于规范港口市场和构建区域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整合信息渠道和建立区域港口信息数据传输共享平台,有利于构建区域港口综合体系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设计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四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市场主导型、中央主导型、地方联合型和中央地方联合型,并进行了特点比较,提出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作为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认同、整合与创新发展,已成为创新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凝聚主题、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区域文化发展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区域文化认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凝聚力;区域文化事业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持续动力;区域文化产业构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地域文化冲突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应从区域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分析苏浙沪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与新古典区域、Perroux区域的比较,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多元均衡极化"模式的形成过程,并从多样性、互动性、对偶性和双重性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其内在机理,提出了其市场导向的原发性和政府导向的后发性等两条基本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泛化的趋势下,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间群散性倾向进一步扩大;多层治理模式的发展滞后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益冲突的城市合作项目难以得到实质性推进。借鉴基金工具在欧盟区域政策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以基金工具为调节手段,使区域政策目标更趋于聚集;以基金工具为连接纽带,使区域合作主体间形成更紧密的制度安排;以基金工具为执行保障使合作项目的设立、实施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彭颖  向明勋 《科学发展》2016,(11):53-57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发挥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坚持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尽快出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规划;坚持“以生态赢得未来”,厚植崇明绿色发展优势;鼓励推进“生态+”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国内外开放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崇明生态岛建设投入,探索创新发展政策试点;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生态桥头堡”,力争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区.  相似文献   

18.
陈琪  刘卫 《科学发展》2014,(2):43-50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不是着眼于一城市、一区域的发展,而是力图通过开放转变政府角色、推动制度创新,突破金融领域的改革难点,从而带来"制度红利",充分运用市场调配资源的高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上海要实现建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宏伟目标,必须从自贸试验区开始,从根本上摒除要素流动的障碍,协调好与经济腹地,与香港、深圳前海等区域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服务业产业集聚,推动上海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更上一个能级,辐射长江流域甚至更广阔的地域。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具有在更高起点基础上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面对国家的期待和历史性的机遇,针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共同难题,长三角两省一市应携手共进,努力发挥区域优势和有利条件,从思路、功能、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率先探索区域教育协作改革发展新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继续引领带动全国教育发展,从全局高度联手实施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共建"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长三角地区率先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与江浙周边地区对跨界环境灾害突发事件的联防联控,不仅事关上海城市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计,还涉及长三角区域环境生态的共同治理保护、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生态重大问题的解决。上海应建立跨界环境灾害联防联控的相应组织机构与协调机制,提升针对跨界环境灾害的应对能力,牵头开展长三角环境灾害共同治理的重点专题研究,主动参与源头地区环境灾害的共同治理和共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