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林  李锋 《科学发展》2016,(6):18-23
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阶段,必须适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以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高端供给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城乡和区域结构亟待优化、资源环境代价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以推动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上,中央作出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主动之举。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部署,正确贯彻中央精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可从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将有效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塑造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持续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当前国内供给结构已不适应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这些结构性问题,仅靠刺激需求无法解决,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当前的主攻方向,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创造新供给.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18-2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将明显上升,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长周期经济增长将逐步趋缓,并向世界平均经济增速收敛,到2050年可能回归至3%~4%的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6.
郁鹏  安树伟 《城市》2016,(2):1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路,对引领新常态下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增加区域制度供给的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未来我国区域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城市发展方式、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7-10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分析方法,并据此理论和方法提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战略路径.这是对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提出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框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涵和特点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适应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的发展。国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其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以实现持续增长为主线,从理论视角到实证分析,从全球视角到中国实践,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包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纬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宪 《科学发展》2016,(6):9-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中长期增长动力和创新驱动的问题.供给侧动力的“三驾马车”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新供给经济学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肖林  王沛 《科学发展》2016,(7):13-18
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权衡 《科学发展》2016,(5):11-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思想史演变表明,不同时期强调需求侧或供给侧,背后具有不同的价值和理论基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深刻内涵,更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上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须继续坚持先行先试,加快简政放权,推进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0):57-60
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全球供需结构失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发达经济体内部债务沉重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结构性问题不仅导致了各类经济社会矛盾,而且制约着各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经济复苏的进程.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应该放松,即结合总量和结构大规模地减税,尤其要降低流转税、增值税。中国经济改革要注意5个方面:要金融改革成功,须关注配套改革;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须关注金融配套改革;要避免金融危机,须关注金融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须关注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要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风险。  相似文献   

15.
肖林  王丹 《科学发展》2016,(4):30-37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断被论证.资源要素供给质量提升、效率改善、结构优化以及制度创新将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较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仅反映在提高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而且反映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以及结构优化等方面.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6.
肖林 《科学发展》2016,(3):5-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供给侧改革,它更具体系性、综合性和全局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期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1):21-24
重振全球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在于推进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新动能加快孕育的良好趋势.下阶段应着力激发供给体系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要把创新放在关键位置,适应互联网浪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从开放视角出发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进一步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