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中,很少有同学在完全具备了创业条件之后再进行创业尝试,更多的人往往是针对条件不足这一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机会.易言之,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寻找和捕捉创业机会考验着准备创业的大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娜红 《公关世界》2022,(3):76-77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优化大学生回乡创业机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注重创业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加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宣传力度,赢得社会各界的舆论支持,搭建大学生回乡创业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和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创业环境优化机制;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兆平 《职业时空》2009,5(10):74-75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尚未走上良性轨道,在思想观念、组织保障、机制建立、人员配备、环境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对此应从更新观念、完善机制、激发意识、培养精神、锤炼品质、提高能力等方面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下,仅仅依照以前的就业规划培训和指导已经很难切身帮助到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需要融入新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不算是一个新的话题,实际操作中高校并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来指导和开阔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实现大学生自主就业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主要将就自主创业对大学生的帮助和实行的建议做出研究和探讨,为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发挥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创新型创业的主流群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关键,而大学生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发生的最佳预测变量。从分析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驱动因素出发,将社会认同应用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不同社会认同背景下的创业意愿模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意识、感知能力的不同使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会认同存在差异。从高社会认同与低社会认同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与实现路径。有研究表明,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创业教育等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锋 《职业时空》2012,(7):95-9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政府要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力的培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因此,在扩招背景下研究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创业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创业力的内涵、特征、意义入手,提出了激发创业意识,弘扬创业文化;改革创业教学,强化创业指导;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创业环境的大学生创业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较强的创业意识,但是真正的创业仍然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其一,是大学生内在的创业心理品质和能力不足;第二,大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如风险大、成本高、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求大学生积极的进行实践的锻炼.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本身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创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则为不良社会思潮渗透提供了空间,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传播迅速,潜移默化地对创业观念产生着交叉影响。加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迫不及待,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结合;开展公益价值取向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增强文化自觉,重视我国创业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相似文献   

10.
奚海燕 《职业时空》2008,4(8):126-126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自主创业观念的提出和实施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恐惧心理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缺乏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客观评估、缺少有效的创业支持系统和缺失宽松的创业环境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恐惧心理的产生。高校要以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为理念,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积累实战经验。社会要以政府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建立进取包容的创业文化,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薛浩 《当代青年研究》2020,(2):58-62,103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经验不足,服务与需求难匹配;教育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难统一;教育系统壁垒,高校与社会难互动等现实问题。众创空间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弥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割裂的状态,打通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通道。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探索适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生态系统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转型,如规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营造创业生态环境氛围,完善创业指导扶持系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创业作为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新兴创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逐步成长为不同于商业创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混合模式。创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社会创业者胜任力日益成为社会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创业胜任力相关文献和开展问卷调研,构建了包括创业基因、机会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能力5个维度17测项的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并结合胜任力理论模型与创业过程理论模型对其内部关系结构进行了解释。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社会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测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消费环境的整体改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可行的一种创业模式。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中,高校应该大力借鉴国际上成熟有效的SYB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特色的SYB创业教育拓展体系,从创业意识、创业计划、创业模拟和实战等方面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从创业教育的组织、师资、环境和创业实施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于跃进 《职业时空》2013,(9):105-106,109
心理支持系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从精神和心理等非物质层面上为大学创业活动提供保障。文章从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内涵理解入手,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构建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步入创业型经济发展时代,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传统高校团组织功能的发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创业型团组织的建设是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有益探索,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途径,是增强高校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种责任型、创新型、学习型、柔性型、无边界型组织。高校创业型团组织的建设可以尝试从团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类型、组织工作、组织文化等四个层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引导与鼓励,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成为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809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调查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对创业信息、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有不同需求。应通过建立合理的创业服务体系,有效刺激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使大学生创业意愿整体增强,并重点激励高活跃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introducing training on entrepreneurial skills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for doing so by international courses. It presents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ocial work based on the case of a European Intensive Programme within the Erasmus scheme. It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active experiential learning methods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of creating a situation where participants are confronted with ‘real world’ problems so that they can develop entrepreneurial skills. The paper argues that experiences of this kind provide new stimuli and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developing an 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 by which is meant innovative and proactive attitudes as well as skills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with which to face social problems in an adverse context.  相似文献   

19.
Entrepreneurs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 Bu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ambiguities and confus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entrepreneurship among members of the public and entrepreneurship scholars alike, with the latter typically failing to locat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fully in their historical and societal contexts. Even work in the soci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 is achieving less than might be expected in this respect.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it is helpful to return to basic sociological principles associated with Durkheim, Weber and Wright Mills and work with two newer sociological concepts; those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situated creativity’. Working in this way encourages us to drop entirely the analytical concept of ‘entrepreneur’ and to study, instead,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 concept which enables us to apprec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king of adventurous, creative or innovative exchanges in societies and both the organisational and the societal/institutional/historical settings in which these comes about – for better or worse.  相似文献   

20.
Entrepreneurship contributes to job cre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s; universities play a key role in this regard. The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can contribute a great deal to studying the antecedents that lead a person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PB) be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used the most to predict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Spain as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GUESSS project (Global Universit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Students’ Survey) with a sample of 9,753 students,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the perceived risk of entrepreneurship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re analysed, both directly and as mediated by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TPB (attitudes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subjective norms and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is the antecedent with the greatest effec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ntrepreneurship be promoted through initiative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es in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