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众所周知,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而土地资源匮乏又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当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隆昌县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从挖潜、整合、节约集约利用上找出路,在没有取得一宗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仅为招商引资、工业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还盘活了各类存量土地1004.16亩.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成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城市存量土地的内涵,分析了城市存量土地类型与基本特征,构建了“权力—资本—民生”三大驱动力交互作用影响的更新动力分析框架,重点分析讨论了居住类存量土地的“政府+社会”协作更新机制、产业类存量土地的“政府+市场”协作更新机制、公共设施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公共空间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类存量土地的多方协作更新机制等五种更新驱动作用机制,以期为城市存量土地更新制度设计与治理优化路径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的协同、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提高土地经济密度应以创新土地管控手段为方向,以产业能级提升为目标,以盘活存量土地为发力点,全面推进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尤其要以郊区新城经济密度提升为主要工作方向。要注重培育与上海“五个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龙头地位”相适应的产业,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让上海的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陈基伟 《科学发展》2012,(11):90-99
上海土地资源增量空间有限,其中用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用地更为有限。工业用地是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进行土地二次开发,盘活存量土地,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促进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广泛收集以往上海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成效、措施与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出三种主要实施路径:优化定位、产能提升和增资技改,从政府、企业和园区管理者三种角度对二次开发难点进行剖析。最后从加强研究、创新政策和完善机制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编制专项规划、更新规划理念、完善收储和供应制度、健全管制制度、建立管理机构、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盘活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的合理程度,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挖潜.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农地严重,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现象,所以为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的研究可以说是土地工作者当前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武胜积极做好国有存量土地的清理工作,深挖土地资源储备潜力,盘活国有存量土地4449.62亩,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保障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该县从规范土地市场入手,由国土资源、监察、财政、住建与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查工作,对县本级供应的所有建设用地进行逐宗清理,f『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中山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用地政策,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存量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难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向“存量”要土地中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闲置土地处理的意见》,对全市土地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对现有闲置土地进行重新认定,加快推动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8.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群弟 《城市》2016,(7):45-48
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土地利用冲突严重的严峻形势,存量规划建设成为破解土地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用地权利主体多、利益难协调、制度制约、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存量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困难。整村统筹是存量规划建设的一个新探索,它以公共利益为切入点,引入市场机制,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和资金等手段,促进规划实施,完善城市功能,实现政府与原土地权益主体等多方共赢。笔者以深圳S社区整村统筹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土地整备利益博弈的基本流程,为存量用地开发建设提供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种源农业是现代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是体现上海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农业用地产出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上海土地资源稀缺,提高农业用地产出效益是实现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上海发展种源农业恰好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稀缺、农业产出效益低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Ove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large, modern firms have tended to replace small, family businesses. In parallel, the family has declined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We suggest that these developments are interrelated. Because information of cheating in market transactions spreads only gradually in large markets, the reputation of the family firm could support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only in small, traditional markets. As markets grew in size, this reputational mechanism could no longer operate. The small, family firm was then replaced by the large, modern firm. This transition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12.
陈蕾 《现代交际》2014,(10):182-183
加强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筑牢抵御"和平演变"及思想渗透的钢铁长城,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校报作为党的喉舌耳目和重要宣传舆论工具,理所应当在加强党建育人工作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速记基础》是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影响着专业教育效果、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随着职业岗位的内涵发生变化.课程内容也被要求进行优化和更新充实。应基于职业能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最终实现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4.
尹敏鉴 《职业时空》2012,(2):116-117
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能被学校众多学生所赞赏,甚至崇拜,那么其教学在上讲台前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之后的教学效果将不言而喻。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与层次,并不是每个教师能轻易做到的,这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15.
16.
王超 《城市观察》2012,(3):41-46
广州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怎么走,走成什么样的模式,关键在于明确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党群互动视角,对广州构建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应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参与的四轮驱动发展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圣训是伊斯兰教的一大渊源,是穆斯林精神文化的源泉以及生活和行动的指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观念的转变,穆斯林的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好穆斯林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现代化本身的进程,更有利于穆斯林的发展和生存.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源头之一的圣训予以新的挖掘和解读.近代学者根据圣训的性质分出了"立法圣训"和"非立法圣训",以此揭示了穆斯林传统文化中的有些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这就为穆斯林在现阶段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应对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结构转型诱发了社会分层结构的迅速嬗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现实存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闲散青少年“不在学、不在业、不在管”的现象中内含着其社会性资源分配、教育环境影响、社会工作作用等诱发闲散青少年状况的深层原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