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期文学文革叙事的前期与主导模式,是以"伤痕"、"反思"、"知青"小说为代表的族群性苦难叙事与悲剧模式。《黄金时代》则不同,它更多汲取了鲁迅《故事新编》所开启的狂欢传统的营养,突出表现为个人化的身体叙事和荒诞的悲喜剧模式。小说以看似乖张、非理性的狂欢化形式,寄寓了高度理性的历史与人性反思的内涵,开"另类"风气之先,堪为新时期文学文革叙事"油滑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故事新编》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裁归属、艺术技巧、"油滑"问题、现代性与传统等,其中体裁归属和对"油滑"的评价堪称难点。创作时间跨度达十三年,《故事新编》是惟一在写作时间跨度上几乎涵盖鲁迅整个创作生涯的小说集,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及其动态的主体精神过程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之前的研究疏于对这一维度的考量。"油滑"贯穿《故事新编》创作的始终,是解开诸多难题的入口,要在鲁迅动态的主体精神构成中来把握,需要我们对于鲁迅的精神与文学历程有一个更为深入、细密和具有整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曾以先锋姿态叱咤文坛的余华,新世纪以来,因《兄弟》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颇多的骂名。它是一部用“身体”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品,运用身体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结合时代背景,从两个并列的层面阐发余华《兄弟》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兄弟》是种肉体狂欢化叙述,这种指向身体下部的叙事具有强大的修辞功能。在作品上部,狂欢化叙事反映出余华对悲剧时代人生苦难进行消解,以及对文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进行颠覆的企图;在下部,狂欢化叙述则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展示出当代社会的世态人生,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现代人欲望骚动的心理。肉体狂欢化叙事凝聚着余华对历史现象的思考与批判,也透视出作家对当代现实的关切与焦虑。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曾以先锋姿态叱咤文坛的余华,新世纪以来,因<兄弟>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颇多的骂名.它是一部用"身体"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品,运用身体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结合时代背景,从两个并列的层面阐发余华<兄弟>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川击壤集》是北宋大儒邵雍的诗歌总集。诗集"第一现场"式地保留了邵雍大量的日常生活体验,呈现了在生、老、病、死等生存境遇下丰富多彩的身体样态,展现了易学大家邵雍鲜明的身体意识,以及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时的真知灼见和旷达情怀。诗歌所描述,既有康泰身体的舒展自在,也有衰老身体的乐天顺化、病疼身体的超然达观。而面对死亡问题,邵雍继承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言说策略,借吟咏欢乐之生,表达了纵身大化、"真生""善死"的乐天态度。《击壤集》中多姿的身体样态是邵雍与世界"相照面"时的具身化表现,体现了浓厚的身体意识和鲜明的生死观念,这对理解邵雍整个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酒楼上》除了明线、暗线,应该还有一条"隐线"。这是鲁迅在写作时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内心隐秘,读者不能很清晰地看出来。这条"隐线"是:"兄弟失和"给鲁迅带来的强烈的被侮辱、被伤害的情绪,以及鲁迅对兄弟情谊的深深怀念和珍惜。  相似文献   

8.
《起死》的主题是多重的,《起死》作为《故事新编》的最后一篇起到了"豹尾"的作用,它几乎可以看作是鲁迅思想的一个缩影,具有鲁迅一生创作思想的"总结意味"。形成多重内涵的原因在于《起死》的独特的戏剧体对话形式,以往的研究者往往简单地将其看作"油滑",而没有认识到其间所蕴涵的多重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杂带"油滑"的《故事新编》创作时间跨越13年,此间,鲁迅经历了一个由新文化运动旗手到颠沛民间甚至是众叛亲离的荡激过程,其创作心态和艺术手段也必然随之经历变化。油滑,符合这种人生转变时期的心理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仿拟了浙东民间戏曲"的二丑艺术",但却有利于保持韧战者的心理优势,同时也表现了鲁迅作为文化先驱的"无情面地解剖自己"和类似玩世不恭的"捣乱"与自嘲。循此理解,关于长期存在的《故事新编"》油滑"争议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以"妓女"及其"身体"书写为考察中心,这是《香港三部曲》与《扶桑》可比性成立的基点。两个文本都将妓女视作东方被奴役的象征,并以妓女的身体展示出颠覆或消解殖民与被殖民等权力关系的意图。但是,"身体"的多义性也恰恰成为两个文本的分水岭。黄得云以强势的身体颠覆白人男性,暗示了殖民主义的没落;而扶桑具有宽恕性的身体则是摒弃文明规约的隐喻,也成为作家思考现代欲望形态的重要观照。两个文本相似的叙述策略,共同揭示了妓女于东西方双重文化边缘下的生存悖论:被寓言化的身体以及与之相反的、被族群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身体热”与文学市场化、图像化、娱乐化、媒介化、欲望化等消费文化症候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互文、互视、互介及互动关系,探索身体写作背后的社会政治原因和审美文化动向是一个严肃的、批判性的议题.身体隐藏着文学艺术太多的秘密.关于这一点,秦巴子的小说《身体课》和彼得·布鲁克斯的理论著作《身体活》就是生动的例证.两者都是探讨身体命题的精妙文本,但《身体课》采用的是不断重述身体故事的手法,使眼耳鼻等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叙述文本互相阐释、互相生发,共同构成了一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身体课”之“互文性词典”.《身体活》则以卢梭、巴尔扎克和马奈、高更等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对身体欲望激发的互文性和互视性叙述进行了心理分析式的解剖.  相似文献   

12.
欧茨小说《他们》以暴力虐待下的身体意象展现美国社会权力运作机制对个体的规训和管制,以及多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身体表征.命运枷锁下的"他们"并没有屈从于"全景式"规训机制,而是在反抗中努力重构身体的主体性.我们能够通过小说文本、话语去解读身体所蕴含的历史构建和文化认知,解读身体的社会表征、身体的生产性和身体隐喻.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对于人文学科的意义,并非在其对应的物理事实进展如何,而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锚定于未来的全新参照点,反思内置于人类主义中的问题。文艺作品通过虚幻的叙事将"正在实现的未来"提前呈现在我们面前。面对人工智能,感性维度会成为支撑"人之为人"的基点;而技术的发展又带来身体感官的改造和感知的重塑以及审美意识对人类身体的超越。具身化理论重新确证了审美意识与身体之间的内在共生性。同时,作为主-客体共同归属的身体,具有无限次的"自我指涉性",这恰恰带来意识生成所需的"涌现"效应。身体是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前提和根源。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与时间》中"身体"的意义至少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上呈现:(一)近代认识论范式下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这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二)专注沉浸于此在之日常生存实践的身体,海德格尔用身体化来命名,以区别于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正如认识奠基于此在生存,从而只是生存之静止的专题化片刻,身体化生存亦是感性身体经验认知的根基.(三)此在本真生存维度即向死而生意义上的去身化.与海德格尔在日常生存层次上强调身体而在本真存在层次上祛除身体相反,马塞尔强调本真存在恰恰是借由我的具身化实现的,存在就是意识到我是被我自己的身体具身化的、个体的我.  相似文献   

15.
在但丁的《神曲》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灵魂们具有身体的形象和特征。对此,《炼狱篇》25歌给出了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灵魂在死后获得了由其周围的空气形成的新身体,灵魂通过这些身体与外界接触。但这种解释是成问题的,因为在它未曾注意到《神曲》中灵魂的"身体性"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本质上,无论灵魂"身体性"还是《炼狱篇》25歌的解释,其思想来源都是《约翰福音》第六章中耶稣与犹太人的一段对话,在那里,不信神的犹太人只能看到耶稣的肉身,却看不到他的灵性。因此在《神曲》中,"像身体的灵魂"是对不信者的神学讽刺,而"身体性"的逐渐消解则是皈依的表记。  相似文献   

16.
在译作中如何体现原作的文学性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核心问题,而"前景化"是实现文学性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劳山道士》的5个英译本,对比原作和不同译作的前景化特征并统计数据.研究发现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运用较好,而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使用相对欠缺;可以从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探究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和译者动机;最终提出了忠实原文前景化特征,增加译文可读性,以及中外合作翻译等翻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古代英雄圣人们都被拉到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中.鲁迅的幽默、调侃和戏仿(鲁迅自称为"油滑"),让现代读者感到"大话"和"无厘头"的味道,导致了认为<故事新编)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或"类"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观点.从表现和实质两个层次客观辨析<故事新鳊>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关系,同时详细分析比较鲁迅与后现代主义者在文本中解构历史上体现的思想差异.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是一位锐意求新的作家,他的《故事新编》是一部文无定体的小说集。鲁迅先生在书中用自己独特的笔法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质疑和解构,并重新塑造那些为人熟知的英雄圣贤的形象,用所谓的"油滑"和反讽的手法实现对正统历史道德的消解,具有很强的"新历史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庞德不仅是一位敢于在欧美诗坛标新立异的意象派诗人,他也是一位能够在20世纪世界诗坛开拓创新的先锋派诗人和现代派作家.庞德通过史诗代表作《诗章》充分彰显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诗章》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也具有文本对话和狂欢化的属性.在《诗章》中,庞德通过借鉴布朗宁的"独白体"创作方式,一方面呈现"独白体"与《诗章》文本风格的某种契合,另一方面借助多声部独白和蒙太奇式表达,创造性地呈现了庞德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金色眼睛的映像》以哥特式的恐怖为基调,探讨了何谓边缘人物的"病态"。近来,虽有不少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于书中怪诞的身体上,但该书中作者并未将身体孤立,而是从食物入手令其哥特化,以揭示人物主体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