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为自己书斋、寓所命名的习惯由来已久。如刘禹锡把自己的住室叫“陋室”,梁实秋把他在西南联大的住宅叫“雅斋”,贾平凹有“静虚村”,李准有“伏枥馆”等。这些斋堂雅号有的以周围景物命名,有的以古诗词赋命名,有的则以“怪僻”著称,有的则更不乏喜剧色彩,或言志、或自勉、或寄情……以周围景物命名的。如清代王坼(音qi)住宅周围有梅万株,于是号其书斋“梅花源”。明代宋濂居住在浦江青萝山中,因此呼其书斋为“青萝山房”。作家胡风解放初期曾亲身在自家院中栽树四棵,随即在新写成的文章末尾署上“四树斋”。文…  相似文献   

2.
轶事     
《社会观察(上海)》2004,(3):M001-M001
■马寅初读书讲效率,他说,“我可以肯定地说,1+1决不等于2”,“我这指的是看一小时的书,接着再看一个小时书,绝不等于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因为前一个小时与后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不同。”——摘自《学林散叶》■法学家吴经熊早年留学,精通德法英和拉丁语。但听他讲外语后,便可知他是宁波人。他人以其发宁波音戏谑。吴正言厉色说:“此乃宁波人之忠于故乡风土也。君不见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乎!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作家叶永烈,自11岁在报上发表诗作与文学结缘,20岁第一部书出版,迄今已出版各类著作160多部。从写诗到科普小品、童话、寓言、杂文、散文、小说、影视剧本,再到纪实文学创作,叶永烈自称是“一名一步一个脚印的‘苦行僧”’。这位文坛多面手,作品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实文学,《红色三部曲》、《“四人帮”兴衰》等系列长篇作品,其展示面之广,材料之翔实丰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历史的门窗。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纪实文学大王”。然而,功成名就后的叶永烈却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和骄傲的,不是使他名扬海内外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人物简介     
《中外书摘》2010,(5):47-49
李金豹,号玄同,别署青杉、一渺,斋名“知否堂”。1971牟生于武汉。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从事专业书法编辑、记者十余年,参与编辑出版书籍多种。现供职于《书法报》社。  相似文献   

5.
韩学政 《老年人》2010,(6):47-47
几年前,朱学勤所写的《书斋里的革命》一书出版,作者以独到的观点和犀利的文字,在引发读者对身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于书房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的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质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妹妹,妹妹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在屏幕上移动的那种?  相似文献   

7.
王芳 《现代交际》2003,(10):7-8
费翔的本名为KRIS PHILIPS,所以“费”这个姓是从“菲利浦”音译而来——费翔,取其“飞翔”之意。 1981年,费翔被张文嘉发掘,参加了台视单元剧《十一个女人的演出》,因而进入演艺圈,当年他才20岁。隔年,费翔在台湾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流连》。由于费翔外型俊美、歌声迷人,他在出道后立即成为台湾歌坛红极一时的偶像。1987年,费翔在央视春节晚会以《故乡的云》、《一把火》两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此后他告别中国流行乐坛,去纽约寻求音乐剧和舞台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棱有角说叶柯□/文启煌叶柯,原名黄剑萍,人称华容一“怪”。解放初,他任《湘潭建设报》农村组长。读完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无脚飞将军》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对书中主人公密里席叶夫、柯察金的硬骨头精神甚为钦佩,便给自己取笔名为“叶柯”...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里,讲述了一个民工背着客死他乡的工友的尸体回乡安葬的故事。2月份,类似的一幕在重庆火车北站上演:一名小伙子把客死他乡的爷爷尸体伪装成”铺盖卷”,乘火车背回故乡。有人谓之“孝子”。  相似文献   

10.
雅号之一:“华侨将军” 叶飞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南安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她有文化,会讲一15流利的汉语和英语。1914年5月,叶飞诞生在菲律宾奎松省。叶飞两岁时,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英语教学。1919年,父亲带他回到故乡南安,叶飞被送到了深安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又在厦门中学学习。课余时间,叶飞最喜欢读的是《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他还时常和同学们讨论时事政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成了他与同学交往的主题。1928年5月,叶飞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从此,他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祁建 《老年人》2010,(1):28-29
在北京相声界,孟凡贵算是一个鼎鼎有名的“腕”。从艺30多年来,他不仅创作表演了《即兴歌曲》、《教子》、《买驴》等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段子,还在相声界赢得了较好的口碑。2009年6月,他荣获了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在所有15名获奖者中,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彭国梁 《老年人》2009,(10):34-35
认识范良君先生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他和《新创作》杂志的老社长杨里昂老师是很好的朋友,而我也曾经在该杂志供职。我记得有一次他出了本《心系药业》的书,到杂志社来送书给杨老师,恰好我也在。杨老师就跟我介绍,说范先生是省医药公司的老总,喜欢文学。范先生身材魁梧,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就把那本书翻了开来,全是与药业相关的人和事,于是,我便看其《后记》。《后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如果不是中途辍学,我也是一名老三届,  相似文献   

13.
他猛地想起鲁迅的《故乡》里的一句话“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相似文献   

14.
天问子 《老年人》2008,(6):42-43
众所周知,《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著作。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南)人。他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据说孔子去世后,儒家分化为八派,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人遂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统称为“孔孟之道”,而孟子也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相似文献   

15.
玫瑰点击     
《玫瑰点击》是C城一位美女作家的一本散文集子,但近日却被我的隔壁邻居小吴“巧取豪夺”作为他的网名。小吴二十有七,网下内向、腼腆,网上热情、奔放,以文笔多彩、性格多情以及很容易令人生出无限遐想的“潇湘公子”网名而纵横驰骋网络情场———虽然有一只腿因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但却以长相俊美而得“半截美人”之称。其实,这也怪我多事,那日站在走廊边上与他闲聊,无意之中便聊起C城的美女作家以及她们结集出版的书,其中自然也提到了《玫瑰点击》———倒不是这本书在这些火爆炒作的美女书阵中独拔头筹,而是书中多有网人网…  相似文献   

16.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17.
天问子 《老年人》2008,(10):38-39
《尚书》原称《书经》,也可称作《书》,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尚书》对于上古史的记载,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共58篇,各有篇名,记载了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历史。但整个《尚书》的历史记载,除了最后一篇《秦誓》以外,都没有年月记载。虽然如此,它还是从公元前21世纪的尧开始,依时代先后,把这一部中国的上古史留给了后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乡村,去年曾有过一阵以“故乡沦陷”为题的讨论热潮,几位青年评论家分别撰写了文章,直指生存在城市的“飘一代”或“民二代”失去对故乡期待的心灵之痛,这几篇文章分别为潘采夫的《谁的故乡不沦陷》、熊培云的《我的故乡因何沦陷》、孟波的《不能承受的故乡底层沦陷之重》,我也撰写了《故乡沦陷,躲不掉的心灵之痛》。  相似文献   

19.
当各地少年儿童争相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时,当代大学生则“反其道而行之”,日益表现出他们的“天真童趣”。广州一所综合性大学对学校图书馆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日本漫画故事《名侦探柯南》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在借阅量前20住排名中,漫画和武侠小说占据一半。而教育部曾指定的“大学生必读100本书”,包括《论语》、四大名著等,则无一上榜。看来失望大于希望。  相似文献   

20.
想说方言     
方言是什么?方言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最后的一条纽带。一个人走南闯北,茫茫人海中,蓦地一句乡音断断续续地飘来,那么的熟悉、亲切,心头一热,几千里地之外的故乡一下子奔来眼底。我是河北人,但我在老家的时间太短了,一两岁和“文革”中有半年,就是我与老家的全部接触。尽管如此,我对河北仍相当有感情,“文革”中的半年让我粗浅地了解了一点北方的风土民俗,后来看《红旗谱》、《烈火金刚》这类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时觉得特别亲切。在其它场合碰到河北人,也要赶快凑上去认老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情结”。但我不会说老家话。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