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永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绝大多数同志依然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必然提高,在新追加的资本(资金)中,C的比重越来越大,V的比重越来越小(C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V是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从而也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比生活资料的生产增长快。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曾令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人承认,有人否认。承认者,把它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联系在一起。否认者,有的认为两大部类或平衡增长,或交替优先增长;有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有的认为它建筑在根据一些假设数字所进行的推算上。看起来,否认者、承认者根据都不充分。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来说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至少有两点疑问:(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表示推动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减少,而不表 相似文献
3.
仲济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既包含量的方面,也包含质的方面。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对于推进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列宁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引进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图式,揭示了在生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必然性,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列宁指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了我们对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从强调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向重型经济结构转变,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片面性,以至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演变成为“以钢为纲”,造成了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农业落后, 相似文献
4.
李培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仍然存在许多分歧,甚至是根本的分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是在几年来讨论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邓水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2)
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争取在木世纪末使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牟振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在我国“四化”建设中,要不要坚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搞“四化”建设必须坚持生产资科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两大部类之间产品交换的平衡关系;二是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图式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社会生产按照一定速度增长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恰当地确定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又是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平衡、协调的必要条件,如果两大部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的不恰当,那必然会使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不仅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平衡条件,而且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涌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在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经济学家们是这样来表述的: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而所谓增长速度,按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的意思,是指生产的增长率。按照这样的规定,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本文下面的论证将表明:这个所谓“规律”,是不成其为规律的。此外,本文还将针对近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就论证方法和论证逻辑方面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求教于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8.
郑金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论述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无论社会形态如何,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都具有客观必然性;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阐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所固有的三个主要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迄今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从理论上弄清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有关问题,对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开发大西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秀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6)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11.
张秀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6)
《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一文。文章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会使第一部类脱离第二部类而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等等。我认为,文章的这些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吗? 朱文断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非是物质技术进步所必然的结果,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决定的。”朱家桢同志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真的如此吗?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经济条件,列宁曾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个结 相似文献
12.
林世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正>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生产,根本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这两种观点都值得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否定它是不对的。但是,那种将这个规律表述为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 相似文献
13.
刘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缜密深刻的论证和阐述,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也不断得到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普遍的经济规律。那末,在当前的经济调整中,应怎样看待这一重要规律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认识调整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关系。有人认为,调整就是优先发展消费资料,似乎它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相对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去冬今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周建明同志和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系七九级王东京同志先后来文指出,我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刊载的《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究竟是否存在的探索》一文中的论证所设条件有误,现发表于下。 相似文献
15.
莫秀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42-145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的诞生、发展和演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实践中片面强调这一战略导致的后果也警醒世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增长应该遵循一定的度以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承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2)
1954年和55年间,苏联有个别经济学家,由于歪曲了苏联党和政府关于急速发展农业和扩大消费品生产的措施的实质,并且错误地和庸俗地解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而提出了一种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则是鼓吹一种右倾机会主义的有害观点,他们认为,在建成了社会主义以后,在已经具有强大工业基础以后,似乎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即较长期间来看,生产资料增长的速度应大于消费资料增长的速度,本文以后使用这一名词时,凡未特殊注明者均同)已经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矛盾"了,因而主张,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应保证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17.
鲁从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Z1)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问题是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重工业规模相对过大;而重工业内部,钢铁过于突出,自我服务的部分太大,为农业、轻工业服务的部分太小。总之,不是农轻重为序的类型,而是重轻农的类型。 人们要问,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究竟怎么会形成的?我们不是早就提出了按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吗?为什么在实际上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呢?有同志认为,毛病 相似文献
18.
吴涌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拙文《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究竟是否存在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在《重庆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以后,几位同志提出了几点不同意见。现一并扼要答复如下。 (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周建明同志指出:在《探索》一文的第二个证明中,假定α_11,α_2<1,并未保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重庆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第96页)。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系七九级王东京同志也指出:上述假定“使整个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即不变、提高与下降。”(同刊第97页)两位同志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这是我的疏忽。但《探索》所作出的结论还不致于因此就不能成立。因为只要把α_1<1,α_2<1的假定改为α_1相似文献
19.
李定中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拙作《当代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见1980年1月5日《光明日报》),曾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某些特点,分析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变化的趋势。由于篇幅限制,对有关的问题未曾展开分析说明。现在,欣逢哺育我七年之久的母校七十三周年校庆之际,我想继续联系当代技术进步的特点。着重就研究两大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经济虽然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但在增长速度即"增长率"方面,就业增加与经济增长却表现明显的非一致性。基于此,部分学者提出了从经济增长优先向就业增加优先转变的战略目标。针对此战略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优先与就业增加优先的辩证关系。通过对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辩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为何不能理想地带动就业增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营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的良性互动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