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声 《领导科学》2004,(22):10-11
官场潜规则是官场运行中的一个顽症,久治不愈,约定俗成,并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它如风无形无踪,却又无所不在;它似水无色无味,却又无坚不摧。它悖于常理却常常被人遵循、仿效,成为古今官场的一大奇观。潜规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须言传。说白了,潜规则就是不登台面却势力强大的“陋规”。但是,不管官场潜规则如何千变万化,扑朔迷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在形式。一是“显”“潜”互补。显规则是摆在桌面上的规则,是明文提倡的规则。潜规则与显规划的互补性有两种情况:一方面,当显规则不能为人们…  相似文献   

2.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子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作者在书中运用“人情与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揭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3.
论秘书行业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两年,“潜规则”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先有演艺界潜规则,接着又出现足坛潜规则、教育界潜规则等等。“潜规则”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渗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还总结出了不同行业的各种潜规则。在对秘书行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本质探求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秘书行业也存在许多“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7,(11):109-111
有的地方之所以潜规则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正式规则或“明规则”存在根本缺陷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坏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  相似文献   

5.
解读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恩泽 《领导科学》2004,(22):12-13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人民网的一封信公开后,舆论沸沸扬扬,一时间,官场潜规则被拎到台前示众,成为人们评说的焦点。心照不宣的护官符官场潜规则是官场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的一些不成文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难以冠冕堂皇地摆在桌面上的非正式规定,这种约定俗成的官场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官场运作。官场潜规则是不登台面但颇具约束力的官场办事规则。官场进退维谷,只有深谙潜规则的人方能顺利通行。如果有谁不“安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无论在国 内政坛上,还是在国际贸易圈里,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形成了自己风格并有独特魅力的人物。西方国家已把她视为“强有力的谈判对手”。 在她的崇拜者中女性居多,也决不乏男子汉,  相似文献   

7.
吴思 《决策探索》2004,(9):40-40
我曾写过一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潜规则;有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介绍了美国政界的赢家策略和幕后规则。两个大国,同一个领域.同样一些未必明说、袖里乾坤的东西,究竟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8.
陈新 《领导广角》2001,(10):12-13
惯例。人们又称之为一种潜规则。或者是一种不成文的制度,但它的作用有时比成文的规则还要大。比如:“可以用但不可以拿”、“八月十五,一点意思”、“春节,一点意思”。都是一种惯例。一种不良的惯例。这种不良的惯例。如果没有加以注意或采取有力措施。最后就会蔓延成一种不正之风。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为此提出了要注重对惯例研究的命题。这对于我们深化制度改革,端正党风、社风。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葛兰素史克固然是罪有应得,但它也是行业潜规则的牺牲品.我们无法完善所有的体系,改变现行的商业规则,但不能因此把本来就混浊的市场搅得更浑,甚至把潜规则变成了"浅"规则.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选择做个好人. 7月11日,中国公安部宣布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部在公告中称,近年来葛兰素史克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采取直接或间接行贿等形式,分别向政府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和医生等大肆行贿.运转了几十年的商业潜规则在一夜之间被揭发,到底是我们打击力度加大了,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单 赢战 略 也 叫 “赢— 亏 战略 ”, 其结 果 不 仅 是 有 赢 有亏 ,而 且 往 往 只 是 “小 赢 ”或 短 期 和 暂 时 的 赢 ,甚 至 会 造 成“双输”或“双损 ”,导致 “大输 ”或长 期的损 亏。 在西 方,有 这样一 个关 于“竞争 ”的故 事。一名很 恶的 农妇死 了,她生 前没 有 做过 一件 善 事。 鬼把 她抓 去 ,扔在 火 海里。 守护 她的 天 使站 在那 儿 ,心想 我 得想 出她 的 一件 善行 ,好去 对 上 帝 说 话 。 他 想 啊 想 ,终 于 回 忆 起 来 ,就 对 上 帝 说 :“她曾 在 菜园 里拔 过 一根 葱,施舍 给一 个 女乞 丐。 ”上 帝…  相似文献   

11.
鲁振鸿 《领导文萃》2013,(7):128-130
早晨起床时,老婆说:"我昨晚梦见我被领导潜规则了。"我调戏了老婆一句:"你们领导开始喜欢水桶腰了?不过潜规则也没啥不好,当下混社会到处都是潜规则,你要习惯潜规则。"老婆气道:"哪天我真被潜规则了,有你哭的时候。"我倒是不以为然,呵呵一笑:"好啊,我还从来没被潜规则过呢,那你先尝尝鲜儿。"刚到单位,领导就把我叫进办公室谈话,并同时把我下调到分公司任职的坏消息告诉了我。"为什么是我?我可是老员工,我工作能力可在那里摆着了。"  相似文献   

12.
陈振烨 《经理人》2009,(1):34-37
谁将是下一个三鹿和百度,还有哪些行业潜规则不为众人所知?《经理人》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几十个细分行业进行了调查和摸底。说“行行都有潜规则”一点也不为过,有些可能你原本没太留意,有些则是你闻所未闻的。  相似文献   

13.
马可以貌相,人不可貌相。马看看外貌就可定品级,人看看相又能定出个什么来呢?况且人重在人品,一个人的品格如何,更不能从外貌上定夺。但对于人品,又似乎确有某种“相法”。比如一个人当了官,人品似乎也自然地不受怀疑,越是官大,越让人想到他应该是一个有品行、有操守、有人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新书精典     
《经理人》2005,(9)
倪润峰与王熙凤 倪润峰读“三国”读的是谋略,读“红楼”读的是兴衰。2002年 1月在央视举办的“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 主持人问他“是否喜欢王熙凤”,这实际上还 有一句潜台词:倪润峰就是王熙凤。倪润峰的 回答很干脆:“王熙凤有王熙凤的特点,王熙 凤是一个管理人才,不要认为王熙凤完全是狡 诈,但是王熙凤最终失败也有王熙凤的背景。” 主持人:那您觉得她的背景是什么? 倪润峰:王熙凤的权威还不够。 这让人迅速联想到2001年倪润峰的复出,很自然会判断出倪润峰 用王熙凤的遭遇暗喻自己。王熙凤才干超群、性格泼辣、对人恩威并 施。去除性别,与倪润峰倒有几分神似。  相似文献   

15.
清除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的原则,或是按照职务的高低,的类似议题讨论中,又会反过来还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是指那职务低者礼让职务高者;或是按照报“桃”之人以“李”,以实现“投些隐藏于集体领导中的显规则背资历的深浅,资历浅者礼让资历深桃报李”的不懈循环。后,为一些领导集体所默认并心照者;或是按照能力的强弱,能力弱者二不宣“自觉”遵守的非文本规则。这礼让能力强者;或是按照综合“实集体领导中潜规则的形成原因些潜规则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力”的强弱,综合“实力”弱者礼让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有四个。一锤定音型。这是一种领导集综合“实力”强者,等…  相似文献   

16.
问责有点乱     
赵义 《领导文萃》2009,(12):34-35
官员财产申报,有关方面说在研究,以后会怎么样还难说.让老百姓“先脱”的高官倒是被“人肉搜索”了。一波未平,被问责官员复出又成了民众议论的焦点。比如因为“豆腐渣”工程遭免职的陕县交通局局长,5个月后又要“拟任”别的职务,实在说不过去,反弹太大,只好作罢。而有的遭问责的官员,不出1年就顺利复出了。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一次重大的飞跃与深化。 一、我们讲“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中的“社会”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和把握。 从狭义上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者分别是互相并列的四大领域或四个方面。比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又如,在社会科学中,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就是从狭义上讲,有学者称之为“小社会”。而广义的“社会”,是从总体上讲的,比如讲“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学者称为“大社会”;  相似文献   

18.
她从小有一个“蓝天”梦,然而上天却给了她女儿身,在这个行业“潜规则”的挤排下,她抛弃梦想另觅未来。然而,阴差阳错中她与曾经的梦想越走越近,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了一名人人艳羡的“空姐”。眼看和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又隔着一道现实的鸿沟,在又一次机会降临时她甚至放弃升职机会再次为梦想拼搏……命运会眷顾她吗?在这个男性执掌蓝天的现实中她能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吗?  相似文献   

19.
<正> 凤姐是贾府的中心人物。可以说凤姐的成与败,就是贾府兴与衰的一个缩影。贾府由兴盛转向衰落之时,也是凤姐由“一花独秀”走上“英雄末路”之日。说来也巧,凤姐从成功走向失败,尽管有个量变质变的过程,但她管理生涯的高峰与低谷,均定格在办丧事上。 凤姐协理宁国府,主持秦可卿的丧事,是凤姐管理生涯的最得意之笔,她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能力、权力与威力;还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精力、活力与魅力。谈笑中定夺乾坤,行动时威风八面。请看:凤姐一接手,如同高明的医生,对宁国府现状,先望闻问切,“理出头绪”,一下子就诊断出宁国府人财物管理上五  相似文献   

20.
虚晃一枪     
关注职场文化破解“潜规则” 一 这一天吴高仁"坐大位".他一个远方堂姐娶儿媳妇,虽然吴高仁只是政协研究文史的一个科级干部,但在他的家族也是"显赫人物",当天身为嘉宾的他坐在首席接受众人的恭敬. "喝高"的他回家倒头就睡,醒来后52个未接电话让他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