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银行发展硬困难的软思考仲兆选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新形势下,社会矛盾集中到银行、银企矛盾突出、银行竞争乏力、效益严重滑坡、经营危困,银行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面对硬困难进行硬解决固然不失为良策,但有时软解决,以软克硬,以柔克刚更...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术界常有对各个银行总行的绩效分析研究,但对省级分行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各家银行北京分行的相关数据进行绩效实证分析,分离出各家分行在银行规模因子、银行安全性因子、银行人均效益因子、银行经营效益及安全性因子、盈利性因子诸方面的表现,并按照贡献率加权给出了各家分行的绩效排序。这对科学认识北京地区商业银行绩效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经营保本点的一些认识高景峰近年来,随着银行利润目标的确立和强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关注本行究竟有多大的存、贷款规模方可保本经营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搞清楚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银行合理配置各种经营资源,提高自身经营效益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主要影响一、信贷资产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是粮食市场化程度提高 ,由市场调节的粮食比重进一步加大 ,粮食经营的政策风险逐步缩小 ,市场风险增大 ;二是财政补贴相应减少 ,收贷收息难度增加 ,农发行经营面临挑战。三是粮食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入 ,步伐加快 ,改制、重组、撤并和拍卖等改革过程中 ,如果缺乏有效监督 ,可能造成农发行债权被逃废和悬空。四是企业改革资金需求和农发行信贷资产保全产生矛盾 ,一些部门和粮食企业以牺牲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来进行改革 ,加剧了信贷资产风险。五是一些改革力度较大和经营状况较差企业的现有库存物资保全…  相似文献   

5.
银企债务问题现状与对策许天信伴随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企业过份依赖银行、超负债经营、资金周转拈据、效益低下,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欠佳的状况,已经钳制住了银企改革的步伐。这一问题能否妥善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掌握“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银...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中日善后五厘借款息票案交涉的主要分歧是,日本正金银行已支付息票的来源是否合法、能否发生一款两付以及如何解释善后五厘借款合同的有关条款。交涉的结果是日本同意归还擅自扣留的盐余资金,中国允许分期支付给正金银行五厘息票款。后来,中国政府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追回了此项息票款。  相似文献   

7.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做为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引起经济损失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发生往往都是不可预知和难以度量的。银行风险的积聚和爆发会导致银行无法维持经营而破产。所以广义上的银行风险可以理解为能够导致银行破产的各种因素。银行以其在现代经济中所起的广...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顺利进行,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解决上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找出我行商业化的出路。一、澄清对商业银行的认识偏差,更新思想观念。1.正确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明确商业银行的目标模式。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也称作普通银行,清算银行,存款银行,国民银行,它是以经营工商业贷款为主要的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经营目标的综合性银行。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依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对商业银行的解释,这个商品银行至少应包含如下的本质属性:一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实…  相似文献   

9.
银行卡收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商业银行对银行卡收费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部分银行采取无差异收年费方式,可能会造成对价格敏感客户的流失,不能激励人们节约银行成本等。在激烈竞争中,商业银行只有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才是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用成本研究银行经营管理中一些变量、常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看出成本具有许多功能。本文只选几种常见的功能进行论述。1通过成本与利润及资产数量的关系可以进行银行经营的保本点分析银行的经营成本与资产数量之间虽然从理论上不一定呈线性关系,但实际上在一定的资产...  相似文献   

11.
适应商业化改革需要建立农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高万生会计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工作,肩负着反映全行业务经营活动,考核经营成果,预测发展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的重要使命,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呆帐准备金是政策性银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客观要求首先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信贷资金运用的政策性 ,即支持弱质产业 ,放款期限长 ,风险大。因此 ,尤其要考虑防范信贷风险问题。政策性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受国家政策的硬约束 ,国家确定优先发展或重点保护的产业、地区、项目 ,政策性信贷资金的使用必须与之结合。政策性银行要受国家指令性计划严格约束 ,必须完成宏观调控指标 ,否则会影响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经营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建仓等贷款。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 ,实行敞开收购粮棉油 ,收多少粮棉油就…  相似文献   

13.
市场营销最初是由工商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摸索和运用起来的,现在已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相比而言,市场营销策略在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的运用要晚得多,在西方国家,真正系统均银行营销理论的出现也就是10多年的事情。从理论上讲,银行市场营销的基本经营思想和手段与一般工商企业并无二样,那就是以金融市场为导向,运用整体营销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客户需要和欲望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目标。为达此目标,银行必须遵循市场营销战略和战术。但是,由于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使得银行市…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中的信贷管理刘英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方向,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作为专业银行主体业务之一的信贷资产管理工作怎样才能适应,乃至促进银行经营体制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仅此谈点粗浅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银行性质及作用刍议高青山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它把社会上的闲置资本和民间私人手中暂不用的货币收集起来,“交给资本家阶级支配”,“把不活动的货币资本,变为活动的即生利资本。”①所以,银行是适应职能资本家的要求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进行金融创新、突破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探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兴金融业务,对于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和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就我国...  相似文献   

17.
建立市场型银企关系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与企业历来是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关系。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所进行的全面的改革、改制和改组,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性措施和出路。而国有银行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则在于整个国有企业的优化及其经营效益的根本好转。只有搞活国有企业,银行才有从根本上盘活大量不良存量资产的希望和可能,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富有市场效率的新型的银企关系,既是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冲出困境的现实需要,也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制改革目标的客观要求。一…  相似文献   

18.
熟悉银行业务的人们都知道,银行要增收就得多放款,但放贷又受规模控制;节支也只能在仅有的费用支出上勒紧腰带,所以银行的增收节支工作一直收效不大。而佳木斯建设银行却把增收节支的视野放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结合上,作为检验经营水平高低的主要政绩,坚持几年如一日,常抓不懈,换来了丰硕的经营成果。自1985年以来,连续7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综合费用率一直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1991年在经营项目及人员增加、价格上涨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营业支出分别比计划和1990年同期增长2.5%与4.8%。而营业收入却分别比计划和1990年增长49%与21%,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先进集体。几年来,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利用率低、效益差的教训使佳木斯建设银行的领导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决不能单纯从银行业务本身出发就增收抓增收,而必须从支援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角度,全方位做好增收工作,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银行的自身经济效益,方能使增收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大环境和金融业改革开放背景下面临着营业战略选择.中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战略转变方向应表现为银行经营模式力求多样化、银行国际化进程应审慎加速、银行金融创新要理性化.同时,也要在银行的自身服务、技术经营模式、人才管理、企业文化等软硬件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银企关系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关系之一。健康和规范的银企关系,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从总的方面看,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应当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特征,如,体现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化、自主性与自由竞争等;应当有利于企业灵活自主地从银行和金融市场间接和直接地融通资金,高效率使用资金,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融通社会资金的作用,自主发放贷款,实行商业化经营;应当有利于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