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承德 《领导科学》2004,(23):50-51
布什在一场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激烈的总统大选中险胜对手克里,竞选连任成功。对布什来说,这是一场极其难打的政治战役,至少创造了三个美国历史之最:这是美国历史上费时最长(近1年)和耗资最多(超过5亿美元)的一次大选;布什的政策、政绩和个人素质都最受人诟病,如此一个争议最多的总统竞选连任成功,在美国历史上是仅有的;布什、克里两大阵营在内外政策和价值取向上尖锐对立,基本上把美国社会劈成了两半。一场大选造成美国如此严重分裂,这在其历史上也是首次。布什在极其不利和受到全美各界多数上层精英分子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也…  相似文献   

2.
一定是走错地方了。你会猜想行政部门历史上最成功的非洲裔美国女性康多莉扎·赖斯的家中肯定装饰着她在布什两届总统任期内担任国务卿时留下的纪念品。她家里可能会有她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合影的照片,其他国家同级别的政治人物赠送的装饰华丽的礼物,还有奢华的家具。  相似文献   

3.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后,美国传媒日渐失去它在越战和水门事件期间的有力监督作用。美国总统布什近来的政治气运越来越糟,是明显的事实。这一情况的例证兼原因之一,便是美国传媒界终于改变了“9·11”事件后对白宫的毕恭毕敬,而以越来越严厉的眼光和批评态度对待布什政府。在历史传统上,美国传媒界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以监督政府、揭露不法为己任。在上一世纪中后期,美国传媒界直接促成了两桩内外大事:美国的越南战争以失败告终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传媒界的政治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如果没有传媒积极参与,这两件大事都不会发…  相似文献   

4.
幽默九则     
美国竞选史上,政治对手之间的相互谩骂讽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布什与克林顿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一次,布什在某大学的大学生共和党集会上像小孩似地说道:“我爸  相似文献   

5.
潘阳 《领导文萃》2015,(2):88-91
美国人再次发现自己生活在家族政治的控制之下。而上一次这个问题被广泛讨论,还是2000年小布什参选总统期间。这其实是美国政治的周期性现象——从最初控制美国的60个家族,到现在已成标签的美国版“四大家族”乃至新近形成的“五大家族”,家族政治的隐性影响力,从这个国家建立之初就已经被接受,存在于美国独特的政治生态当中超过百年。这种存在与美国对外展示的民主形象是如此迥异,但这种长期形成的特殊制度,才是美国政治最真实的棱镜面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庆四 《领导科学》2004,(22):48-49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缘起 2004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克里承认败选,布什赢得连任.尽管总统大选已经过去,但是大选辩论还是值得人们回味的.回顾并探讨美国历史上辩论对大选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中至今出了5位美国总统,包括近十多年里接踵入主白宫的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 本届美国总统小布什入主白宫已近3年,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时代》周刊(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3日合期)将乔治·布什总统选为2004年年度人物,并将他称为美国革命家(AmericanRevolutionary)。领牛仔布什是美国革命家?这位“革命家”如何在选后弥补民意裂缝?换言之,如何在选后取悦美国人民?或者,按照《时代》周刊的说法,这个“革命家”将如何带着传统民意的政治资本,去开展一场美国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民主和内政革命“革命家”布什的革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国际上,“枪杆子里面出民主”。布什采纳幕僚建议,用武力推动创建民主,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完成或进行政治民主选…  相似文献   

9.
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布什取得成功连 任。但布什显然来不及高兴。在新闻发布会上,布什黯然地 说:"看来,竞选胜利后的欢乐气氛在新闻发布会上没能持 续太久。"许多民主党人因为无法接受布什获胜、克里失败 的事实而纷纷患上忧郁症。美国"兰登书屋"甚至出版了 《布什生存宝典:未来4年不错估危险局势的250种生存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9,(12):44-46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不负众望。果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入主白宫,对于美国来说不只是《人权宣言》中民主精神在美国的再一次彰显。其实少数种族现在在美国政治中具有愈发平等的地位。当年布什总统对鲍威尔和赖斯的仰仗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世界经济衰退大背景下奥巴马的当选赢得了美国民众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也将是美国政治从布什执政以来的右倾保守后的全新转变的开始。奥巴马将会向左转,  相似文献   

11.
新裙带关系     
参选总统——某些家族的特权2000年,美国大选的竞争对手副总统戈尔和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同为政要之子,他们的竞争引起了人们对于政界“世袭”的兴趣。勤勉踏实的戈尔,自他父亲把他出生的消息登上报纸那刻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供职于政府24年,政绩突出。两任州长布什,顺利接手了父亲的政治网络,沾光不少却不免名不副实。如同继承财产一样,做总统也是某些人出生即拥有的权利。人们从布什身上找到了戈尔缺少的信赖感,他们认为,一个年轻时反叛、成熟后担起责任的儿子,比为满足父亲重托而压抑自己的孝顺儿子更值得喜爱和信赖。于是,2000…  相似文献   

12.
布什家族已经出产了两位美国总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将诞生第三位美国总统,他就是小布什的侄子、被寄予厚望的小小布什。巧合的是,这位希望之星也叫乔治·布什(全名为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有朝一日美国要选出一位有拉美血统总统的话,非普雷斯科特莫属。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布什胜出,这对美国、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布什连任,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同时获得优势,由此发出的信号是:未来四年,无论在政治军事领域、经济财政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布什将按照自己的理念,信心十足地大步前进。保守主义倾向在美国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缘起2004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克里承认败选,布什赢得连任。尽管总统大选已经过去,但是大选辩论还是值得人们回味的。回顾并探讨美国历史上辩论对大选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美国总统竞选辩论是现代电视时代的产物。两大政党的提名人是在1960年开始辩论的,当时共和党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抗来自马萨诸塞州年轻的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尽管1960年的总统大选辩论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电视转播,但是总统大选辩论直到1976年才算正式粉墨登场。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在职总统…  相似文献   

15.
刘卫东 《领导科学》2001,(16):40-41
科林·鲍威尔现年63岁,曾在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直接策划指挥了推行美国霸权主义的海湾战争.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由职业军人转任的国务卿.鲍威尔的人生经历让许多美国人觉得像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6.
《决策》2005,(3):6-6
布什欧洲之行最关心的是欧盟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布什在讲话中已明确宣布,如果欧盟解除禁运或者向中国转让军工技术,美国政府将说服国会采取进一步的报复性行为。美国反对对华解除武器禁运的理由有很多条,但核心是在台湾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05,(5):6-6
谁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05年100位世界最有影响的风云人物。100个人分布在政治、商业、科技、艺术等不同领域。名单中,胡锦涛、布什、莱斯等都在世界的政治领袖之列;乔布斯、默多克都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巨子。他们用思想、科技、道德典范和组织力量改造和影响着世界。  相似文献   

18.
“笼中对”     
《领导文萃》2006,(6):28-28
在中文网络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据说来自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的某次演讲:“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  相似文献   

19.
薛涌 《领导文萃》2005,(1):78-83
真正的战争英雄、理论上关注人权、民生、代表进步理念的民主党精英克里何以落败?并无突出治国才能、执意挑起对伊战争迄今无法脱身、经常拼错单词的布什,何以连任成功?美国怎么了?一个整体右倾的美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学者、对美国问题素有研究的薛涌先生的文章,从解读一个竞选军师、布什的政治顾问入手,对美国的世情民心、政治走向做了独到诠释。  相似文献   

20.
胡若愚 《领导文萃》2010,(19):72-74
<正>黑格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将军",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携,先后辅佐尼克松、福特和里根三位总统。黑格政治生涯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1981年里根遇刺重伤后,向世界宣布:"副总统回来前,白宫由我掌控。""基辛格门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