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角度对我国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及土地征收制度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希望对完善我国的土地法制建设以及维护农民的权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3.
汤蓓蓓  丁珍 《经营管理者》2009,(15):179-179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而土地流转会给农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如何受到保护?这是目前农民阶层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往往以公共利益为由征收农民土地,拓展城市范围.但由于目前的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引发了农民时征地的普遍不满.土地征收补偿事关失地农民生存权,只有从农民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土地征补偿制度,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张军 《决策探索》2014,(8):51-52
土地是农民市民化绕不开的“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重庆、安徽、天津等地进行的“带土进城”探索显示,在保留原有农村权益的基础上给予进城农民无差别市民待遇,可有效化解农民市民化“前瞻有忧、后顾有愁”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王圣志  汪延 《决策探索》2008,(19):72-73
记者近日在安徽省凤台县部分乡镇采访时发现,一些乡村干部假借新农村建设之名,以每亩不足2万元的超低价强迫农民出卖耕地,变相用于商品房开发和其他建设,一些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7.
贺海峰 《决策》2015,(4):37-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点,必须从法律上承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按照同地同权同价的原则进入市场交易,并由政府按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