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海子是中国当代诗人的一个特例,海子骨子里的精神是古典的、浪漫的,海子的诗歌技巧、语言是现代的,海子的行动是后现代的,海子是20世纪末中国的西西弗。海子是新生代里几乎唯一一个不和谐音,他以近乎顽冥不化的姿态监守着诗歌拯救世界、启迪人生的神圣使命。海子的浪漫主义冲动使他梦想着创作属于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和时代的真正的史诗。海子力求在“主体贫乏的时代”构建一部当代精神史,试图以“史诗”的话语方式为当代历史进程勾勒出一种宽阔的秩序,在世纪末重建一种文明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评马德俊的长篇叙事诗《穆斯林的彩虹》高文升马德俊教授的叙事长诗《穆斯林的彩虹》(《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是一部优美、悲壮的回族英雄史诗。少数民族叙事诗,一般分为原始史诗、英雄史诗和民间故事诗三类。诗人根据我国西南回族民间关于阿里坡的传说...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进程中,海子的创作是一种积极的诗歌探索和实验。然而,在80年代中后期新的诗潮波涛汹涌之时,他却很快与主潮疏离,以不被理解的方式投入了气势恢宏的史诗创作,并通过对乡土世界的激情抒写,在诗歌中构建了一个唯美的农业乌托邦,以此来展开他对日益匮乏的现代生活的审美批判。这些看似重返"前现代"的方式,对于阐述海子其人其诗无疑是一个富有意味的纬度。  相似文献   

4.
海子创作后期致力于长诗写作,他把融合“中国行动”的“大诗”作为自己的诗歌理想。这一方面源于他试图以博大的精神追求来超越世俗生活,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渴望超越中庸儒雅的民族文学精神和文学气质。但由于生命体验的缺乏及与现实之间的疏离,他的“大诗”理想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5.
亚历山大·亚历山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华的革命诗人,也是苏联初斯诗歌钓代表性诗人之一。他不但创作了史诗式的长诗《十二个》,讴歌了人类最伟大革命——十月革命,而且创作了另一部“史诗”,这部“史诗”是由他毕生创作的优秀的抒情短诗组成的,被诗人命名为诗体长篇小说《人化三部曲》。这部抒情史诗作品运用独特的象征艺术方法,以心理自白的艺术形式,在十月革命时代的宏大背景上,展示了自传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的“世界生活”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诗人用这个内心世界生活的演变过程,艺术地概括了旧世界向新世界、旧文化向新文化、旧人性向新人性演变的过程,用心灵的“苦难的历程”表现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是列宁逝世后塑造列宁的艺术形象的第一部诗篇,也是世界诗歌史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艺术形象的第一部诗篇.关于《列宁》这首长诗,马雅可夫斯基早在一九二三年就开始构思.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宁逝世.这一噩耗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深沉哀痛加速了长诗的构思.一九二四年三月到十月,诗人用了半年时间,赶在第一个没有列宁的国庆——十月革命七周年纪念日前夕完成了这部庄严史诗.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研究有了新的起色。本文试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间或略陈管见,以就教于识者。 关于长诗的名称 这是一个研究者们笔下常有,而未曾专门论述的问题。一些常见的称谓是:《格萨尔》,或《格萨尔王》、《格萨尔王传》,其前冠以长诗、史诗、长篇文诗、神话长诗、英雄史诗等修饰语。 一般的称谓仿佛无关宏旨,而科学的称谓却往往代表着称谓者的倾向和观点。生活中,人们喜欢用简称或省称,而简称、省称  相似文献   

8.
海子抒情诗风格论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子以抒情诗创作为起点,最终转向史诗写作,成为当代诗坛上最有成就的年青的史诗诗人。本文把论述重点放在海子的抒情诗方面,对海子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发扬本民族诗歌传统,在神性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索,并阐明海子神性抒情语体的建立和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对当代诗文化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渡河支流》不是冯雪峰所说的描写和暗示农村地主阶级及其封建剥削制度必将走向崩溃的社会史诗,而是发生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想框架里的女性命运悲歌,一首抒情史诗。但在具体的写作中,诗人又受到了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影响,由此造成了矛盾和分裂,使得长诗成为了一首既有“五四”意义上的自然情欲和女性命运,又混杂了社会学主题的复杂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意义与价值衰败的黑暗的时代,海子以太阳之子和诗歌王子的抱负,决心用史诗再造意义和价值,重新构建一条新的文明之路。然而再造的空前热情与重构的举步维艰之间的撕扯,最终驱使海子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相似文献   

12.
<正> 亚当·密茨凯维支(1798-1855)是十九世纪波兰著名的爱国诗人。诗剧《先人祭》是他的一部主要作品,出版于1832年。这部诗剧以其独特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形象使密茨凯维支在欧洲文坛上赢得了不朽的声誉。丹麦著名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在谈到密茨凯维支时指出:“他赋予他的主要作品以一种历久不衰的力量,因而后来的世世代代的波兰人将把它看作民族遗产中一颗巨大的钻石,它的雕琢使它成为无价之宝,它的坚硬的表面是以抵御任何的侵蚀。”诗语《先人祭》正是波兰民族遗产中一颗这样的钻石。  相似文献   

13.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已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14.
在史诗研究上,学术界长期以来有一种偏向,言必称希腊,然而德国的中世纪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相比并不逊色,它们在道德训喻上、题材来源上和战争场面的处理上有很多相似之点,《尼伯龙根之歌》也同样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作品。在史诗的研究上,应摒弃“言必称希腊”的流弊,才是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史诗特点浅析夏爵蓉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在神话、传说、歌谣的基础上,用叙事长诗反映各民族早期的历史发展、社会演变、重要事件、英雄业绩等的文学样式;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基于这类作品...  相似文献   

16.
海子的诗歌深受尼采思想的影响。海子早期的诗歌,阐释了日神精神执著个体生命,迷恋生命梦幻的理想。海子后期的太阳史诗则把尼采的酒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渴望在原始的生命力中去寻找艺术和生命的价值。成为诗歌之王的梦想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在海子身上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不但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而且在民间文学方面也有丰富的宝藏。长达一千万言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被称为“诗的民族”的傣族现在初步统计就有长诗五百部以上……各族人民浩如烟海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有如多姿的春花、无数的繁星,不论数量和质量都可以毫无逊色地与世界上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学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子诗歌文本的解析和对他人生轨迹的考察,探寻其内心的矛盾.发现海子的信仰世界经历了一个由诗歌圣徒走向理想破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己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史诗的含义有两种:一指融神话、传说、歌谣为一炉,用叙事长诗记录各民族早期历史发展、社会演变的文学样式,其中包括人类起源、民族形成、生产生活方式、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英雄业绩等。另一指用散文叙事方式,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长篇作品,由于这类作品具有形象化历史的性质,故以“史诗”作为修饰,称为“史诗”式作品。本文所论史诗,指前者而非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