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l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一大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导致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周继厚 《中华魂》2014,(8):36-37
正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地区还没有解放,市场还处于通货膨胀状态,币值很不稳定,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颁布《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指出"为了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以利安定民生,走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轨道,决定于1 950年度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债券发行是为了保证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因而称之为"胜利"公债;公债募集及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所以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公债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于2009年发行2000亿元地方公债,结束了学术界是否应当允许发行地方公债的论争。但此次地方公债发行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少公债法律规范。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关地方公债方面的法律规范,以规范地方公债的发行、流通、转让、还本付息以及资金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公债─—晚清“息借商款”与“昭信股票”郭熙生,胡宪立中国最早的公债是清政府1894年<光绪二十年)在国内发行的“息借商款”。发行这次公债的原因,一是维持清朝腐败庞大官僚机构的开支,二是为了应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后者在当时更是燃眉之急。对此,...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我国尚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已经以"多元化融资"等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可见,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已成为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地方政府拥有发行公债的理论依据,我国也已初步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现实基础,在现阶段发行地方公债并不必然引发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膨胀,适时地赋予地方政府合法的举债权,应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公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政府用来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手段。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清政府也开始效仿西方,通过发行公债以解决财政困难。本文主要论述了旧中国历届政府发行公债的情况、旧中国发行公债所具备的特点、旧中国发行公债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晚清、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战争、军事有关.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大量公债,未能充分发挥其稳定财政、调剂金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同时,晚清和北洋时期所发行的内债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国内公债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借钱还钱的问题,它与财政经济和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第二,必须将公债真正用于社会必需的经济建设上,使债务的偿还有坚实的基础;第三,国内公债还有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如果内债规模一旦超过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财政危机,国计民生皆受其弊.  相似文献   

9.
地方公债市场是债券市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已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验证。但我国目前法律还不允许发行地方公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公债市场。本文试图从地方公债作为一种金融商品的角度,就其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说明发行地方公债开放地方公债市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公债思想极为丰富,本文所论述的公债思想特指他的内债思想。作者借助现代财政学、公债经济学的理论,阐述了梁启超有关公债思想的若干见解,包括公债的性质、公债发行的条件、举借公债的原则、公债的利用等七个方面内容,并对它们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国债和公债的职能有重大区别,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还必须具有体制和机制条件,这一条件的核心是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基础条件。从中央和地方的财力财权关系、宏观经济结构和公债发行效应等方面分析,可以说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目前尚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很大和保持低通胀的情况下,我国有条件较大规模地发行公债。只要债务总量不过于庞大,发行公债不至于引起显著的对信贷基金或消费基金的转移效应。在债务总量控制上,关键在于检验和控制公债总利息负担率(当年应付的总利息费用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的增长趋势。文中建立了公债总利息负担率动态模型及其稳定性控制系数,进而导得公债净增债务率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有其可行性。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可行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因此而成为赤字财政、军事财政,财政赤字占岁出的60%-70%,军费在财政支出中也占60%-70%.拯救财政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举借外债、罗掘内债.抗战后,国民政府的外债其实就是"美债",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中美关系所决定的."美债"数额为15 923.14万美元,"美援"总值则达42.555亿美元.这一时期国民政府还对国内公债进行了罗掘,发行了大量的黄金、美元和实物公债,但终因债信丧失、经济残破和通货膨胀而收效甚微.外债和内债对战后南京国民政府赤字财政、军事财政的作用不容低估,但挽救不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相似文献   

15.
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当前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提出目前中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可行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随着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是大势所趋.对美、日发达国家地方公债的发行情况进行研究,会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只允许中央政府举债 ,即国债 ,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不管是来自正规渠道 ,还是非正规渠道 ,普遍存在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债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 ,我国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已有可行性。设计地方公债制度 ,包括地方公债监管制度 ,地方公债发行和偿还制度 ,地方债款投资项目和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反“围剿”战争期间,苏区中央政府发行了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和100多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用来补充战争经费,资助合作社、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发展根据地经济。这一做法,为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启示:一是苏区政府发行公债和组织合作社的经验值得借鉴;二是苏区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公债性质、发行、偿还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他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之处,又注重剖析当时中国国情,得出了一些精辟见解;他提倡经济利益原则,反对“爱国公债”;认为公债发行除具备一定的经济要件外,政治制度修明与否更为关键;对于外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中央政府行政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SP(状态-结构-效应)分析范式,围绕地方公债发行各参与方所产生的依赖关系,分析评价了现行中国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现状,探索了中国地方公债融资制度的变迁方向。研究认为,不同的利益方对于中国地方公债融资制度的效应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评价,进而影响到制度选择与安排;中央政府行政控制的放宽与相关制度的完善将是未来中国地方公债融资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