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基数统计长寿人口的比例,排列中国长寿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特点。华南地区长寿人口的比例高,华北、西北地区长寿人口比例低。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广西,最低的是内蒙。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上海地区,百岁长寿人口比例并不高,处于中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西藏,百岁长寿人口比例比较高,排位较前。中国城市长寿人口高于乡村长寿人口。城市和乡村除个别省份外,女性长寿人口高于男性长寿人口。  相似文献   

2.
巴马百岁老人状况及长寿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西巴马百岁老人的普查,本文阐述了百岁老人的年龄可信性和长寿现状。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并没有什么奥秘,而是包括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广西巴马长寿带及其生存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中国广西巴马长寿带及其生存环境央吉长寿与环境的关系,历来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理论方面不乏高见。然而,真正进入到某一长寿社区,通过较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调查,从微观上研究这一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笔者以在世界著名长寿地区广西巴马县长期深入的...  相似文献   

4.
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吉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胜今主编的《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与读者见面了。党的“十六大”之后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章和著作数量不少 ,但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力作 ,《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第一部。该书最鲜明的特点 ,笔者归纳为一夸话 :“一快二实三新”。一快 ,是指行动快。该书作者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就开始思考 ,并组成课题组 ,着手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构思框架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把成果奉献给社会。行动快 ,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学…  相似文献   

5.
低生育率、市场经济和中国的人口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重新审视了中国人口控制的必要性,针对当前不同认识阐述作者观点,提出生育率高低本身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人口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中国人口控制的理论依据可归纳为“协调发展理论”或“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控制仍然必要,不能对市场经济带来人口控制的正面效应抱过分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正> 无论我们把老年人口称作“异质群体”也好,还是把人口老化比作“白发浪潮”也好,在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个庞大老年人群体是客观现实。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的是,这一老年人群体正在以更快、更猛的态势涌来。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提供的预测,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1950年为4,242万,居世界第一位;1975年为7,579万,1985年为8,327万。预计,2000年会达到1.34亿,2025年达到2.8亿。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202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始终占世界首位,而且在此之后的几十年内,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7.
改善老年人口的休闲状况是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完善老年人口群体的休闲设施也是丰富“住在杭州”内涵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杭州老年人口注重提高休闲生活质量,且休闲种类多样化,并已经向现代转变,但休闲形态仍属于传统型。本文提出了要立足未来老年人的需求,有效服务于老年人口群体和积极开发“银色资源”,必须加快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尤其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必然导致人口老化,这是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建国以来,广西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四十年代末全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在30~35岁之间,1981年已达到70.09岁,提高了一倍多。人口出生率以1964年为转折,逐年下降。因此,广西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口老化”问题。我  相似文献   

9.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是以壮族人口为主体,汉族人口居多数,还有瑶、苗、侗等十几个的多民族自治区,人口发展有其特点。为适应“全面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利于开展人口学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研究所已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人口(身体)素质状况“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中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工作还做得不够,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本文仅就中国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一)全国残疾人的数量。据1987年中国首次进行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69448户中,有  相似文献   

11.
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预备会议论文综述李文为了承办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大会,组织好为期1天的“中国人口论坛”学术讨论会,1996年9月中国组委会学术委员会成员、“论坛”专题主持人和初选论文作者90余人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人口流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相关资料,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流迁情况。作者认为,抗战期间人口流迁大致可分为“九一八”事变后、全面抗战初期、全面抗战中后期3个阶段。流迁人口数量随战局发展变化而波动,在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因大片领土的丧失,流迁人口就多;在战略相持阶段,流迁人口则相对较少,变化比较平稳。抗战时期流迁人口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大后方、省内或邻省安全区、租界与港澳地区、抗日根据地、东北及沦陷区城市等地。  相似文献   

13.
1981─1990年中国女性人口的变化朱楚珠,赵丽霞1990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相比,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人口的状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根据“四普”资料,对这些变化进行描述,并与“三普”时期的情况进行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上海市1993年和1988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平均滞留时间趋于缩短,更替强度趋于增强。笔者认为,不同滞留时间的流入人口,都是不断更替的人口群体;乡—城流动人口的总体归宿趋向是城市化,但这并不意味城市流入人口都将以目前所流入的城市为永久居留的归宿;大量跨区域乡—城流动人口都将在流返流出地以后继续完成其城镇化过程。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新老更替而“永远年轻”的人口群体;人口有序流动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一大出路;中国人口变动的活力将进一步体现于新世纪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这一庞大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在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把握流动人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顺势而上,不断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流动人口的现状和趋势(一)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1982年“三普”调查,全国共有一年以上常住流动人口657万,到1990年“四普”时便上升到2135万,增长2.25倍,占全国人口的1.88%。199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计算出全国流动半年以…  相似文献   

16.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P04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分析课题组”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合作,于1992—1993年对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本文是在“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分析”(人口研究,1993年第4期)和“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年龄堆积原因的初步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1期)的基础上的又一项研究,是全部研究的一部分。1年龄堆积状况从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中都可以明显发现,在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新疆是人口年龄结构堆积最严重的地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析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少数民族以及全体人口的发展趋势,完善生育政策,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1982年广西第三次人口普查及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等统计资料,对广西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状况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人口发展方程”的流动人口预测部分作了修正,从而构建大城市人口态势综合预测模型,并对成都市2005~2030年包括流动—迁移人口在内的总人口及其结构变动作了预测。本预测结果的一般性政策含义是,在维持现行低生育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内缩,人口结构全面深度老化的趋势不因人口流迁而改变。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统账结合”制度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并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引入长寿效应、人口增长以及延迟退休等因素,综合考察了多变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并在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下探讨了养老金缴费率随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变化所作出的调整。结果显示: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对经济的影响较为均衡,而提高个人缴费率对大多数经济变量有正面影响,提高企业缴费率对大多数经济变量有负面影响;随着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增加,最优个人缴费率应下调,而最优企业缴费率应上调;同时发现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对个人缴费率影响大于对企业缴费率影响。在对个人和企业缴费率的影响中,延迟退休都不如长寿效应和人口增长的程度高。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田雪原文集》(四),日前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的40多篇文章,主要是2001年以来作者在人口发展战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作,此外是人口学科建设、为好友撰写的序和绪论,以及前三本《文集》没有收入的。“科学发展观与人口发展战略”等20多篇文章,阐发了21世纪中国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生性别比“五大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新的人口态势,适应这种态势和“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第一步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第二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直至人口的零增长,预计可在20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