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贾来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34-137
道家的生态智慧中有善待万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知足知耻、知常知和的消费观以及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激发我们采取措施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道家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道家哲学所包含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的诸多观点相契合,提出道家的主客共体的认识论方法,超越“中心主义”的“天人不相胜”观念及对科学技术要循道而为的警戒都为建构当代科学的生态哲学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而使道家哲学的生态视点成为当代生态文明中的有机元素。本文阐述的最终结论,就是要充分认识道家生态智慧在解决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危机中的重要价值,建构未来绿色文明的过程中做到科学的扬弃。 相似文献
4.
邓绍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3)
道家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与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哲学、伦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甘若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4):420-420
现代人的情感失落、心灵空虚等问题,从根本上还得追溯到价值的问题.只有从价值观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调适或解决现代人的情感、心理问题.中国传统道家的人性论,因其独特的价值观,而能给予现代人以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规划中应采取的对策:(1)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2)积极推进城市产业转型;(3)构建城郊绿色网络,大力推进生态建设;(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徐海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3-15
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道法自然”为其自然哲学观的理论依据;把“以天合天”作为对待自然的基本原则;用“无以人灭天”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力求达到一种“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的理想境界。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闪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对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魏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7-11
身体观是探索儒道生态智慧的新切口。生态视域下,儒家有着“身以爱物”的身体观,将关爱自然视为人们履践道德责任的重要环节与修身律己的内在要求。道家怀有“守身自然”的身体观,认为人应以“道法自然”的原则在持守自然之身的同时也尊重、顺应自然。从身体观出发,儒道提出了生态问题下“救”与“观”的不同智慧,儒家主张身体力行挽救生态危机,将仁与善推扩至自然,而道家主张审慎行动,从人与自然整体性存在的高度对情境进行客观的认识与评判。儒道身体观的生态智慧为当今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与应对生态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登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过度的采伐、开垦和狩猎 ,使森林植被锐减 ,许多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气候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这是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 5 0年代以来对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滥采滥伐和过度开发 ,已造成十分严重的生态后果。为此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健全法制体系 ,依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禁止砍伐仅剩的原始天然林 ;妥善解决民族地区停采原始森林后的各项扶持政策 ;抓好环境保护、财源建设和扶贫攻坚等 8个方面的措施 ,来遏止生态恶化势头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以保证千秋万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素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3):47-54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可以成为当今绿色发展的理论营养。“道”和“德”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依据,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生态智慧。“道”具有本根性、整体性、同质性、超越性、自然性等基本特征,“德”是道赋予包含人在内的世间万物的内在自然本性。庄子之“道”与“德”中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表现为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平等价值观和内在价值论,顺物自然、无为为益、处物不伤的生态方法论,知足知止的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态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1.
潘俊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3):129-132
法家和黄老道家的学术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慎到把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以及道家争取民心而"有天下"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作为其理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法理学说,系统地提出了权势论、法治论和君臣论等法理论,对后期法家理论走向成熟产生了重大影响.慎到是从黄老到法家重要的转折人物. 相似文献
12.
13.
李世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30-33
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史学界 ,如何对世界史学科的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审视 ,如何对其发展趋向作一理性的前瞻 ,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话题。对此展开深入的讨论 ,将有助于我们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 ,积极地探讨我国世界史研究发展的新路径。为此 ,本刊邀请部分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此发表意见 ,得到了他们的热烈回应。他们所撰写的以下一组稿件 ,从各自的切入点着手 ,或就国内的某一有关领域的学术动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 ,并就如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展开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看法 ;或从宏观的角度 ,对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当然 ,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 ,学术界众说纷纭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既没有众所聚焦的视角 ,也没有众所认同的权威性结论。但广大史学界同仁的积极参与 ,无疑将促进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而这正是本刊一以贯之的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4.
王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11
环境问题作为20世纪未决的问题之一被带入了新的千年.环境正义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它把环境问题纳入到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加以审视,深化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推动环境伦理向实践介入,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5.
曾建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自身的活动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所造成的危害,其特征是危害性、人为性、普遍性、持久性;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的问题,其特征是整体性、全面性、复杂性;全球问题就是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只有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那些迫切问题,其特征是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严重性。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是当前全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生存危机问题,其产生原因十分复杂,与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制度性因素等不无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对该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研究。社会科学则着重从组织与制度、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行为等视角研究环境问题,从而使得这一研究更具有经验性、实证性以及方法论上的综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9-31
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会计的新的分支环境会计在实施应用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环境会计的定义应为“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各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分类和序时核算与监督 ,为企业内外部有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数量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信息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成本与收益要在对传统会计中的成本与收益的概念加以扩展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为了发展与完善环境会计 ,还需要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主体、会计分期、配比与真实性等假设与原则加以突破或修正 相似文献
18.
刘鲁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4,6(1):50-51,60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问题"。现代环境危机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关注的中心。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同时发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黎德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6
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与自然资源的有限.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掠夺.用停止发展的方法和用禁欲主义的道德教化都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单纯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也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生存竞争方式,发展人与人相互协作的和谐关系,实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对自然资源实行有计划的分配,改变现有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的社会发展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认为音乐实际乃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相辅相成的内觉视象的特殊形态。作为在长期发展中被中华传统文化逐步融合渗透的外来宗教文化的佛教 ,它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可以说是虚无中不失世俗的功利、空泛中蕴含精神的诱导 ,体现着一种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 ,最终不得不沉沦为一种宣教辅教的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