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岁月里,冀鲁平原有两支英雄的回民抗日武装——渤海回民支队和冀中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刘震寰的名字老幼皆知。然而,人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另一支回民队伍——东北回民支队却了解较少。 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将东北民主联军7师全体回族干部战士从前方调回哈尔滨。当时,部队正在前线同国民党军队打仗,回汉战友分别时,人人难舍难分,流出了惜别的眼泪。 7师的前身是渤海军区回民支队。1946年6月4日,师长杨国夫奉命宣布正式成立东北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离开我们整整三十五个年头了,三十五年来,人们一直在怀念着他。我的父亲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一九○二年二月,他出生在河北省献县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组织成立了“回民义勇队”,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搏斗。一九三九年,这支队伍在党  相似文献   

3.
今年二月七日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烈士逝世四十周年。本刊特约请马本斋生前的老战友刘世昌(回族,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丁铁石(回族,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党委常委、后勤部政委)、张同钰(汉族,现任地质部副部长)同志撰写此文表示纪念。刘世昌、丁铁石同志是马本斋的入党介绍人。刘世昌同志曾先后任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丁铁石同志在回民支队未建政治委员制度时,任政治部主任。张同钰同志在一九四二年秋曾任回民支队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4.
马本斋1901年生于河北省献县一个回族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家乡河间、献县一带发动回民同胞,组织了“回民教导队”,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时,马本斋表示:“我决心为回族解放  相似文献   

5.
冀中回民支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是回汉团结抗日取得辉煌战绩的光辉典范.本文认为回族人民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是冀中回民支队取得胜利的基础;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冀中回民支队取得胜利的保证;贯彻符合实际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冀中回民支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机智灵活的作战方式,是冀中回民支队获取胜利的法宝.并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冀中回民支队取胜的原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军航空兵副政委马国超将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又相继推出了新作:长篇小说《民族英雄》、系列诗集《心泉》、《海之恋》及歌曲作品集(带)《祖国吉祥》。2001年5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民族英雄》,是马国超将军继《马本斋》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描写我国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长篇小说,出版当年,正值马本斋诞辰100周年。马固超在书的扉页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他和他深爱的各族同胞”。《民族英雄》共分34个章节,从幼年到成年  相似文献   

7.
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了“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党明确指出:动员蒙、回及一切少数民族共同抗日。山东回族人民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斗争的英雄篇章。虎胆碧血铸英名出身回族武术世家、战前曾获得山东省武术比赛第一名的米英俊,视民族兴亡为己任,辞去教职,投笔从戎。在党的指引下,他组织起三四十人的回民抗日游击小组,使用土枪土炮打击敌人。在斗争中迅速发展成为泰肥独立团辖下的一个回民连,成为当地回、汉团结抗日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时间的河流,卷走了数不清的往事,却卷不走50年前那段沉甸甸的战斗历程。日本军国主义者炮制的芦沟桥事变,把中华民族投进了战争的深渊。在那内忧外患的岁月里,被激怒的中华儿女,掀起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救亡运动。冀鲁边区(渤海)回民支队,就是那汹涌激流中一朵血与火染红的浪花。它与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民支队相呼应,相配合,相支持,战斗在津浦铁路与南北运河的东西两侧。当我读完老战友们亲见亲闻的回忆文章后,想起了也仿佛见到了当年这支开始只有20来只枪的小部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发展成了拥有4个大队、威震敌胆的回民支队!打掉第一批日伪据点——旧城、于桥、姚庄……,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回民联合会(简称哈回联),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东北回民支队领导下的区政一级的政权组织。在当时,它的职能大于区政一级的政权组织。它负责领导哈市各区回联分会工作。工作范围只限于解决回族人民内部、及回民与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在领导回族群众翻身斗争和组织、发动同族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建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在团结抗日的目标条件下,群众团体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动员和组织的重要形式。在众多回族抗日群众团体中,成立于1938年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是影响深远的回族群众团体,为了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各民族,1940年在延安成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抗日群众团体—延安回民救国协会,同年还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甘宁分会。通过对延安回民救国协会的观察和研究,以及对回族基层干部的关注,可以了解到回族基层干部主要是中共中央基层组织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本文以金浪白和马文良为例,研究他们的经历、参加中国革命的契机,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回族政策中的作用。此外,通过对其他回族干部来源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拔录用回族干部,并与鄂豫皖根据地选拔与录用干部方式的加以比较,探讨回族干部选拔录取方式的特点,提出有关回族妇女干部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回族提供了多种社会流动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并以此逐步赢得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回族的支持与参加。与此同时,借助这种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回族也逐步改善了社会地位,进而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流动。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权与回族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也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无疑是实现这种互动与互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东北回民支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口民武装,全称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边区的渤海回民支队。抗日战争胜利后,渤海回民支队奉命挺进东北,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七师二十一旅六十三团。1946年2月从前线奉调哈尔滨;3月初苏联红军从...  相似文献   

13.
张小军 《回族研究》2012,(1):106-110
1940年,西工委拟定《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下文简称《提纲》),标志着党对回族的政策达到较高水平。《提纲》系统阐发了党对回族的政策:建立民族自治制度,保障回族在政治上与汉族享有平等权利;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来管理民族事务;组织成立回族文化救国团体;培养民族干部,发展回族教育事业,实行文化上的平等;尊重伊斯兰教,尊重回民生活习惯等。延安时期的回族政策与实践,为新时期回族政策与理论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冀中九军分区回民支队的前身是十军分区回民大队。它是由文(安)新(镇)县五区回民小队发展起来的。成立不到一年,就赶上1942年的日寇“五一”大扫荡。在这极其残酷的形势下,回民大队化整为零转入地下。 1943年春,我奉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之命,从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调往十军分区回民支队任大队长兼政委。为便于动员、收容归队战士,先在文新县大队成立了回民中队。1944年春随县大队划归九军分区后,恢复了“回大”的建制。不久,随着“回大”的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日军对国土的践踏和对中国人民的屠杀,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军的侵略,广大回族同胞也积极团结和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谱写了现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光辉诗篇。本文对刘震寰、王连芳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的创建、发展和战斗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1937年的盛夏,河北献县东辛村清真寺大院里,聚集了百余名回族青年,一位中年汉子高声说,兄弟们,日本强盗打到了咱子牙河边,欺负到咱们家门口,咱回回就得挺着腰杆跟敌人拼,杀死鬼子,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家乡。这一位掷地有声的演讲者,就是著名回族抗日将领马本斋。  相似文献   

17.
一、回族历史 从海富润案件看乾隆对回族的统治政策 马汝珩 《回族研究》第1期8页 关于评价新疆回族、维吾尔族起义的几个问题 吴万善 张玉峰 《回族研究》第1期13页 浅谈回族在云南历史上的贡献 侯峰 《思茅师专学报》第1期101页 清代回族的一个侧面 (日)中田吉信著 陈健玲译 《回族研究》第1期39页 元代回回研究札记 邱树森  相似文献   

18.
孟村回族自治县始建于1955年11月,地处华北平原东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总面积386.73平方公里,辖4镇、9乡、123个行政村,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4万人,是我国北方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八世纪,齐国迁民到此居住。以后汉隋唐宋各朝,都曾在境内设郡立县。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回民孟氏应诏迁来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这一带逐渐成为回民较集中的聚居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这里是北方最早撒下革命火种的地方之一。1926年7月,回族党员刘格平回乡创建了津南第一个党的农村  相似文献   

19.
在新年到来之际,湖南省岳阳市回民李家福从自己办开的牛肉馆中,特制两大块共计50斤的牛肉卤千,寄往老山前线向荣获集体二等功的“回民支队”表示慰问。李家福是从本刊1986年第10期上获悉老山“回民支队”英勇杀敌的事迹的。  相似文献   

20.
马宗融,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研读西洋文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轰轰烈烈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回族人民爱国自不后人,1938年夏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以下简称回协)后又迁至陪都重庆,于1939年7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办公机构,正式开展实际工作,以发动回民积极参加抗战。当时,马宗融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被选为回协常务理事。之后我应聘到重庆回协工作,结识了马宗融,我先主编《会刊》,后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