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操新疆汉语方言的群体是古今中原汉族移民及其后代;新疆汉语方言的词汇、地名、庙宇名称、店铺字号以及民间口头文学中都反映出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及其辐射地域的辽阔和传播范围的广泛,它的根基是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2.
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是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1982年人口普查,回族为六百二十一万九千多人(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待报),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最悠久而分布最广、族源最宽、和汉族杂居而又有小聚居点的操汉语的民族,是和汉族有直系血亲关系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语言在和汉语的接触中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汉语。首先是汉语民族方言通过母语干扰有规则有系统地影响汉语,导致方言的形成,其次是汉语民族方言通过母语转换变成汉语方言。对话状态是认识这两种方式的关键,汉族说民族语言和民族说汉语是不同的对话状态。通常所说的混合语往往可以通过对应语素的有阶分布确定其早期对话状态,因此很多混合语可以看成转型汉语方言。孤岛条件下的母语干扰是形成转型汉语方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泰国北部的云南人何平今日泰国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从中国云南迁去的人,从广义上讲,在较晚时期从云南迁到泰国北部的人应包括好几个民族,人数较多的有苗、瑶、傣(泐)、汉、回等民族。然而,国外一些文献中提到的“云南人”,则是特指从云南迁到当地的操汉语的汉族和回...  相似文献   

5.
略论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斯大林说过:“要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说:“语言的研究,包括方言的研究,如果跟民族的研究,跟使用这一语言或方言的人民历史的研究配合起来,一定可以互相印证,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也应该研究新疆汉语方言使用者的历史。根据方言研究的这一原则,本文试就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两支汉语方言——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历史作初步勾勒并沿此探讨二者的形成,以期有益于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本文通过对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论述,真实地反映2000多年来,新疆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密切交往的民族关系以及共同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家们根据一定的规律,将汉语分为以下八大方言: 一、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汉族共同的基础方言。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汉族居住地区,长江以镇江以上,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邓家水井村和本寨村都位位于西秀区西北方向,距离安顺市中心城区不远,两村的苗族都操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邓家水井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落,而本寨村是一个苗族与汉族大杂居的村落,由于两村与当地汉族人民交往的程度不同,导致两村的苗语在汉语借词和汉语借音量上有所不同,本寨村苗语在本来有词的情况下也借用汉语词,导致汉语借词越来越多的趋势,令人产生苗语逐渐消失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水城汉语方言同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水城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照,声韵、声调等有差异本文在语音方面找出水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词汇方面偏重于不同普通话的特殊部分,通过对水城汉族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水城汉语方言是普通话在水城的地方变体.调查水城方言对汉语史的研究,对在水城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方言志的编篡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与东南亚地区山水相连,历史上,在其他地区的中国人从海路进入东南亚的同时,一些居住在云南的操汉语云南方言的汉族和回族的居民也沿着陆路进入东南亚,并定居在那里。这些云南人是什么时候和因什么原因迁到东南亚去的?他们在东南亚的发展情况又如何?本文对这个颇具特色的群体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11.
平地瑶话分布在南岭一带,即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江华、江永、宁远、蓝山、双牌,富川、恭城、钟山、灌阳、龙胜等县(自治县)境内。除了瑶族之外,当地的一些汉族和一部分待识别民族也使用这种话,总人口约100万左右,研究汉语方言的人称这种话为“湘南土话”。因为,说这种话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瑶族中的平地瑶  相似文献   

12.
曲靖地区的彝族近年约有二十余万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4%,占云南省彝族人口的6%;曲靖地区的八县一市均有分布,多数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同汉族杂处。主要支系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和撒尼数种,以白彝人数居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东部和东南方言。不少地区彝语业已消失,绝大多数通用汉语汉文。 曲靖地区彝族自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同汉族的融合更为普遍、迅速,其文化习俗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变迁,吸收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同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及其支系的文化特点。50年代以来,学界缺乏对这一地区彝族的民族志调查,唯此,笔者近年做的田野工作试图略加弥补。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杨同用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无极人均操汉语,方言内部差异不大,较为明显的是县内中部、东部与西部在声调上有明显区别,以县城为代表的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而西部地区则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  相似文献   

14.
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多民族聚居区有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地区、张家界市,贵州黔东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黔江地区共7个地州市接壤。总面积14,24万平方公里,7地州中除了湘西、恩施、黔东南是民族自治州外,张家界市4县(区)中有3县(区)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怀化地区12个县市中有5个民族自治县,黔江地区5个县市均为民族自治县,铜仁地区9县市中有4个民族自治县。计全边区62个县市中有49个民族自治县。边区聚居着汉、土家、苗、侗、瑶、布依、白等30余个民族,共2221.OS万余人,其中…  相似文献   

15.
湖南怀化市汉语方言分区及语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处于汉族与许多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汉语方言复杂。根据本人对该市汉语方言的实际调查,结合以前的专家学者对怀化市汉语方言的研究成果,对该市的汉语方言进行分区并简述各方言区的语音共同特征及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除撒拉族、汉族和藏族外,还有人口近八千左右的回族聚居在县城及县城以西的托巴、瓦匠庄、线尕拉以及沙坝塘,号称中原四庄。 这里的回族操河州方言汉语,其风俗习惯既受汉族影响,又受到撒拉族影响,但他们的一切习俗仍然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点。今以婚俗为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Ⅰ、引言万宁县在海南岛的东南岸,全县人口有153,844人,其中汉族人口有149,708人。这里的汉族人民,操一种属于闽南话系统的方言,跟海南岛大部分汉族地区所说的“海南话”是基本上一致的。“海南话”一般以文昌县的方音为“标准”,万宁音系跟文昌昔系比较,只有极少的不同,例如文昌方音保留中古汉语—m,—p 韵尾,万宁方音已经丧失,文昌方音的去声是高升调(35(?)),而万宁方音的去声却是低升调(13(?))。可以这样说:如果掌握了万宁方音,大致上也就掌握了海南话“标准音”了。  相似文献   

18.
一突厥语族的语言,按谱系分类法,属阿尔泰语系,简称“突厥语”。从现在的分布来看,操突厥语的各民族,分布的地区很广。西起巴尔干半岛,东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纳河,在小亚细亚、中亚、西伯利亚和我国新疆、甘肃、青海一带连续不断地都有操突厥语的民族居住。若从历史上研究,古今属于突厥语的语种名称不少于四十来种。为我们所知的,现在操突厥语的民族大约在三十个左右。  相似文献   

19.
国内出版的研究东干族的三部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族 (中亚回族人 )是 10 0多年前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 ,由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的回族后裔。他们被俄罗斯人及中亚各族人称为“东干” ,在前苏联时期民族划界、民族识别时 ,被划定为“东干” (Dungan)族 ,但他们一直自称为“回族”、“回民”、“老回回”、“中原人”。他们迄今保留着自己的母语———汉语陕西话、汉语甘肃话和本民族固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及其他习俗。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和国 ,约有 10万人。他们在保持特色的同时 ,善于与当地文化氛围相…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是我国多民族的省份之一。全青人口3,89570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字,根据1988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所提供的最新数字,至1986年已增至4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共有1,535,727人(1982年,下同)。少数民族共有30多个,其中世居者有藏、回、土、撤拉、蒙古等民族。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各民族都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回族虽然使用汉语汉文,撤拉族使用撤拉语,但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都还保留着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语汇。青海省通用的语言有汉语、藏语、土语、蒙古语等。操汉语的人共有2,896,772人,占全省总人口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