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史学已发生了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发生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史学界在保守思潮影响下,对“进步学派”的史学观进行了攻击,结果产生了新保守派、新自由派占统治地位的“一致论”史学,其特征是围绕美国史的连续性和美利坚民族的特殊性展开广泛的综合。第二次变化发生在60年代中期。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等民主运动洪流的冲击下,“一致论”史学宣告破产,激进派史学家异常活跃,“由下而上”的历史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在相邻的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国外史学界的影响下,以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社会史为主体的“社会科学派”成长起来。至此,“一致论”史学让位于“多元论”史学,后者的特征是反对综合,强调专业化和各自为政。但近年来,“多元论”史学已引起许多不满,要求恢复综合的叙事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预示着美国史学面临着新的变化。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团体之一,它的机关刊物《美国历史杂志》堪称美国史学的晴雨表。这家杂志最近进行了改组,并革新了版面。它抓住美国史学的最新趋势,于1986年登载了本德的《整体与局部:美国史需要综合》的文章,引起了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去年,它又开辟了“论坛”专栏,试图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通过下面的一组文章,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美国史学的现状和动向,也可以看出美国史学家在历史综合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前景等问题上的分歧。无庸置疑,这些争论既反映了美国史学家自我批评意识和历史科学意识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史学的弱点和困境。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西部史学有两个概念:即以特纳为首的边疆学派强调研究西部开拓进程的西进史学和后来历史学者侧重探讨西部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西部史学。根据历史论著探讨不同的主要内容,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一)本世纪头30年为持续探讨西进运动时期,(二)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后期为西部史学初创时期,(三)从60年代初到目前为西部史学发展时期。为说明每个时期史学的主要情况,本文分别选择了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生于19世纪晚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美国被称为“老左派”。  相似文献   

4.
法国年鉴学派已经走完六十多年的历程。当它于1929年草创之时,还只是西方史坛中“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经过三代学者不断的探索和奋斗,它已成为当代西方史学中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其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学的方向。正如美国著名史学家斯托扬诺维奇所言:“显然,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二十世纪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学者团体能望其项背。”如果说实证主义史学是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年鉴学派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应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以来法国史学乃至整个西方史学发展的主流。全面了解这种新史学,以期给中国史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学科动因,是中国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在时代的映照下,20世纪的西方史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其大势而言,它是一个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转变的时代。在这个世纪50年代中叶,西方史学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向。自70年代末以来,当代西方史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化,令国际史学界瞩目。显然,西方史学新陈代谢的过程加快了,至于它日后的发展趋势及其走向,我们且拭目以待。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这次笔谈,专门就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的变革及其走向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史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独立的史学研究开始起步,而后有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学派是美国20世纪初最大的学派,后来利益一致学派取而代之。60年代以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史学家的价值取向出现变化,由此扩大了美国史的研究范围,使得美国史坛出现了流派林立,争论激烈,互相促进的多元化局面。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史学各派对美国历史在不同时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既反映出历史学家对美国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折射出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思潮对历史学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它是建构“史学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新开拓。我与兴彬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史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他…  相似文献   

8.
当代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历史学的观念及其职能的变化,要求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史学”,就是在一系列新兴学科推动下诞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现代化”,是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学者率先进行了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课题首先由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提出。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通常以整个社会的变革为对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可谓是独领风骚,显示出80年代难有的活力。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股票市场不断创造新的纪录、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企业利润大幅上升,出口市场继续扩大。这种新形势是与美国经济在加快蜕变、即加快向“新经济”转变紧密相连的。事实上,“新经济”成为近来美国经济界不断议论的新话题。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认为,最具竞争力的美国已率先进入“全球经济的新时代”,美国“新经济”象征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一、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方向既然美国经济发展变化在于出现了“新经济”现象,那…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尤其是“史学危机”的呼声发出之后,当代中国史学真正走上了创新求变之路。随着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大量译介,同时,也顺应着中国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时至今日,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无论其在研究中是否运用,但都接受、认同或熟悉了“年鉴学派”的史学范式。中国史学界已自觉地与国际史学界进行对话、保持同步,力求汇人世界史学的发展潮流之中。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但恐怕不能否认,“社会史”研究已成为带动当前史学变革创新的主要力量。尽管学者们仍就何为“社会史”而争论不休,但它已经为整个史学界带来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素来有“史官史学”与“史家史学”双重传统,这两种传统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长时间中,“史官史学”都居于支配地位,“史家史学”基本上笼罩在它的根本宗旨之下。近代以来新兴的“史家史学”一旦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也常常不免演变为新的“史官史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家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真正的“史家史学”在崛起,包含官方组织的史学研究、史书编纂,也越来越倾向于建立在史家独立思考、对历史多元反省的基础上。这一重大的转折反映了中国社会本身正在以近代壁垒分明的二元化、两极化、高度政治化的结构,转变为多元化、多极化、经济与文化日益突现为社会主旋律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出现了两大方面的变化:后修正学派形成并提出了"共识说";"国际史"取向的方法论为大多数史学家认同。然而,《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的出版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外交史学界,现实主义学派、修正学派、自由主义全球化论者以及后修正学派在基本史观和重大问题见解上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决然对立;方法论方面也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有自身的探索过程.当然,受到了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思维的影响.这个探索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以“大众史学”替代“通俗史学”,按“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形成,是典型的立足中土、借鉴西洋.中国公众史学是中国物种,不是外来的,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史学家布洛赫等人就呼吁开展比较史研究。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传统史学的衰落,姐妹学科的推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日趋频繁,比较史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是个突出的例子。七十年代末以来,美国史学界开始热烈讨论比较史的定义、用途、课题及其局限性等问题。对此,本刊曾译载过不少文章(详见1982年第1期、1983年第12期和1984年第1期)。最近,美国“新史学”的喉舌《跨学科历史杂志》,约请格鲁、拉布、弗雷德里克森和海厄姆等当代著名史学家,以美国比较历史学为题,就比较史的现状、范围、用途、特点及其前景等发表意见。他们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国史学和此较史学的动向。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家庭变革看其基本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美国家庭深受清教伦理的约束,本世纪以来的“享乐主义”、“反正统文化”及“女权运动”使美国传统的家庭观开始动摇。70年代以来美国家庭发生重大变化,乃至解体,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过分强调自我,往往将建立家庭视为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缺乏维护家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按照美国史学发展脉络,以美国学者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为个案,通过对“帝国学派”、“进步史学”、“和谐论”、“共和修正学派”等典型学者及其有关宪法论著的研究和评价,认为历史解释的特性、时代变迁、历史解释者的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美国历史解释框架的变化、美国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和不同历史学派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对百余年来美国学者研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果的述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界对美国教育史学的早期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美国教育史学萌芽于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书写之中,在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基督教历史写作、建国初期的民族主义历史写作之后,美国教育的历史写作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以宽泛的文明叙事为主流的“辉格派”历史写作风格。但在19世纪晚期德国历史主义和美国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在美国历史学科学化和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两股浪潮之中,产生了美国教育史写作的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杂糅了德国历史主义,继续沿着美国教育史写作的文明叙事道路前进;而另一条则开启了美国教育史写作的教科书模式,这虽然反映了教师教育专业化对美国教育史教科书编写的迫切需要,但导致了美国教育史学中的工具主义,是对美国教育史写作传统的反叛。这一反叛在20世纪50—60年代职业史学家的系统反思之后被抛弃,“温和修正派”对历史写作的实用主义的批评使得美国教育史学重回宽泛的文明叙事形态,同时正式完成美国教育史学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是一种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历史现象,它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国内发展。西方是冷战中的一个主角,要深入了解当代西方世界,就不能忽略对冷战史的研究。在冷战刚出现的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就推出了相关的论著。美国的冷战史学尤为发达,先后形成了“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和“后修正学派”等不同的解释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新冷战史学”。美国学者运用渐次解密的各国档案,借助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冷战的起源、机制和影响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多样化的观…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西部史家韦布的《大平原》,是一部在美国西部史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划时代史学名著。本文从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观点的突破、研究内容的丰富等层面,剖析了该书在美国西部史学由“西进史观”向“西部史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转折性作用,揭示了该书在美国西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范围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女性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为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二战对人们的妇女观有较大冲击,但传统的妇女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妇女运动兴起以来,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妇女史研究的广度、深度都在加强。客观地分析美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作用,着重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妇女的影响,是个具体的历史研究问题。同时,把性别作为研究历史的新视角,亦可为传统的史学研究拓宽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