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俞敏洪站在垃圾桶上。寒冷的风从近千人的头上吹过,俞敏洪感到的却是一股热浪。他大声讲着,也可以说是大声喊叫着,重复着一个哲人的话语:“heming out of the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我们大家都一样,比如我  相似文献   

2.
冬尧 《经理人》2011,(9):128-134
2011年对俞敏洪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来说,注定是充满变化和极不平静的一年。不久前,他对新东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大部分管理权力移交给“新三驾马车”中的陈向东和周成刚;而自己则专注于扮演战略制定者、精神教父和形象大使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彭一郎 《经理人》2010,(10):82-83
“看不到灯塔不要紧,只要自己心中有亮光,就能穿过黑暗。”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多年前说了这句话。 令天看来,他似乎仍在寻找他梦想的灯塔,依然在快速而敏锐地徒步于黑暗中,当然他心中有亮光一那就是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互联网之后,下一座金矿会是健康产业。”他说。  相似文献   

4.
沈伟民 《经理人》2014,(4):58-60
俞敏洪和雷军,现在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己的新东方在线、“100教育”尚没有做大之前,恐怕TutorGroup会随时席卷线上线下的英语教育,最终演变成英语教学市场的O2O老大。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下海”。不过,人数并不多。90年代后,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兴起了一阵“全民下海潮”。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国企员工各个群体中都有人下海创业经商,诞生了一大批例如联想、万科、万通这样的业界巨头,相应地成就了柳传志、王石、冯仑、潘石屹、史玉柱、俞敏洪等商界名人。到21世纪初,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又有一批年轻人投入到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去,这些人包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也成为中国企业闯荡世界的名片。央视近期播出的《下海》《温州一家人》(原名《创业年代》)等电视连续剧讲述的也大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故事,剧中的时代背景、创业环境与当下虽迥然不同,但却能引起所有创业者的共鸣,成为现在创业者的白皮书,堪称创业指南。可以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大批公务员因受不了安逸无味的机关工作纷纷“下海”,去追梦。反观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却纷纷涌上考公务员这座“独木桥”,说明市场经济需要再改革,再出发。  相似文献   

6.
方泽宇,近20年金融从业经历,曾经从国有政策性银行辞职跳到股份制银行,今年4月再次放弃百万年薪辞职创业,从体制内“裸退”。他创办的3家公司有2家是服务于创业者,认为“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他致力于将全国优质项目、风投资金引入河南,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力量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7.
人物风云     
《决策》2014,(2):18-18
俞敏洪:最重要的改革应该来自于思想史上的改革 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2月11日-1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市场的决定作用——理念与行动”。新东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论坛上表示未来中国的最大市场一定不是纯粹的经济商业或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改革应该来自于思想史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张翼 《经理人》2010,(6):75-75
在绝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映射着创始人的秉性气质、性格特质。新东方的企业文化自然也就是俞敏洪的性情与理想的汇聚和固化。俞敏洪做事情随性随意,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规范化、职业化与一致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出自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这些“平民语汇”,让我们听来感觉分外亲切,因为,它让我们回忆起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创业的美好时代。30多年前的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从官方到民间对于经济发展建立了广泛的共识,用民间语言来叙述,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致富梦,创业致富成为年轻人的正当追求。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出身,只要你走对了路,就能一步步地摆脱贫困,敲开创业创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张弼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富商,他历尽千辛万苦,从一个穷困的“卖猪仔”变成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南洋首富”。他的创业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从小立志经商张弼士名振勋,字弼士,号肇燮,1841年12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黄堂车轮坪村。父亲张兰轩是道光初年的秀才,以教书为生,还精通中医,经常为邻里看病。但挣来的钱也仅供养家糊口,难以让子女们上学受教育。因此,张弼士只上了3年私塾,文化功底很浅。可他从小善于思考,对经商有特殊的敏感。童年时,父亲为他讲授《货殖传》,他听后产生一个念头,便对父亲说:“我何不弃学从商!”对此…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的发展正如俞敏洪的那本书名一样“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新东方是从困苦中走过来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自己的管理体制,而新东方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令人欣慰的是新东方从绝望中找到了希望,从最初的家族化管理到今日的与国际接轨,新东方为自己的腾飞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李菁 《领导文萃》2009,(15):57-62
1949年初的李先念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军队,还是到地方去。“当时任中原局书记的邓小平曾征求过他的意见,问他是愿意到三兵团工作,还是等湖北解放后,回湖北做地方工作。”曾任李先念秘书的黄达向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介绍说,李先念选择了后者,他放弃的,是一个“兵团司令”的职务。  相似文献   

13.
许德生 《经理人》2007,(8):84-84
“资金流怎么就突然出问题了呢?”山东一家饲料公司老板突然向我抱怨。从去年创业以来,培养农户、发展连锁、内部建设等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但他没有注意到,快速发展给公司本来还比较完善的资金流带来了过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冬尧 《经理人》2011,(9):129-134
始于个体,经家族制、合伙制及股份制,转为开放式的股权结构"20年间,俞敏洪不停地调整定位——从老板到合伙人,从全权负责运筹的创业者到逐渐脱离行政业务的股东。"2011年对俞敏洪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来说,注定是充满变化和极不平静的一年。不久前,他对新东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大部分管理权力移交给"新三驾马车"中的陈向东和周成刚;而自己则专注于扮演战略制定者、精神教父和形象大使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查英 《决策》2012,(10):38-40
李军常说,“人”不简单,“事”也不简单,“人”和“事”加在一起就更不简单。做事方面,他对干部的执行力要求甚至到苛刻地步。在选人方面,李军选择的也是竞争最白热化、公开化的方式:公推竞岗。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与多数农家青年一样的心理,外出计天挣工资的聂高贵,只想改变自己家庭的现状。可是,天生聪明、不怕吃苦和敢于拼搏的聂高贵也能点“砖”成金,他用双手让数以万计家庭走上致富路,奋斗足迹遍布北京、银川、广州、太原、满州里……大江南北。这位四面山之“鹰”正以坚实的步伐续写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神话!于是,我们走近他,去细读他漫漫创业路……  相似文献   

17.
5月10日,当笔者来到齐河县强力弹簧厂见到厂长姜波的时候,他正和工人们赶制客户的产品。“自打厂子成为时风集团弹簧定点供货单位后,名声越来越大,来这里定做弹簧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姜波说着,黝黑的脸上绽出自信的笑容。下岗15年来,他凭着智慧、勤劳和执著闯出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8.
不管刚过半百的李宁先生愿不愿意接受,眼下,作为国内体育用品领域佼佼者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李宁公司”),在选择重新定位后,他“世界名牌”梦可能要搁浅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所有的成长与成就都是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结果。"俞敏洪说,改革开放就像带动中国前进的一股洪流,作为民营企业家,应当做这洪流中有力量的水滴。"教育改革改变了人们的命运"1977年,江苏省江阴市的一个村子里,俞敏洪的母亲跑上跑下,为没有学上、在家自学高中课本的俞敏洪"活动"出一个上高中读书的机会。这成了俞敏洪人生转变的起点。"教育的改革比经济改革早了一步,学校的风气正过来了,要求孩子老老实实  相似文献   

20.
70分用人观     
日本松下公司对某一岗位的人员选择,或对某一项产品选择开发人员,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人才。为什么不选“顶尖”的人才呢?松下认为,有些“顶尖”人才比较自负,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一般说来会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未必会出色,他有才能,但心理因素影响了其充分发挥。而聘用能力仅及他70%的人才,他们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自视不那么高,也容易满足,甚至有一股子偏要与“一流”人才较较劲,比一比谁干得好的劲头。他们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