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成祖与武当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扶植武当道教,这是明史和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那么,在众多教派中,明成祖为何独衷武当道教,他与武当道教的关系如何呢?本文拟就明成祖大修武当道宫的原因和目的、对武当道教的扶植和管理政策、明代武当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武当真武神与“靖难”之役明成祖为什么要“倾四海之财,竭万人之力”大建武当宫观、扶植武当道教呢?近人说法不一。李养正先生的《道教概说》列举了四种观点:其一,因武当山出现瑞云而崇奉真  相似文献   

2.
新《辞海》对“武当山”条注云:“主峰武当山(一称紫霄峰、太和山),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山势峻拔,有上、下十八盘等险路及七十二峰、三十六涧等胜景。”此注两处有误。一是“主峰武当山(一称紫霄峰、太和山)”之说实误。武当山的主峰是天柱峰,非紫霄峰。《均州志》和《太和山志》俱云:武当主峰天柱峰。《读史方舆纪要》载;“武当山……群峰最高者,天柱为之冠。  相似文献   

3.
51真武山     
真武山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的西南,在鄂西北有“小金顶”之称。“大金顶”则是指湖北省丹江口市(古均州)的武当山。在传统习惯中,朝均州武当山者,先要来到襄阳真武山,给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处报了到。  相似文献   

4.
江西     
《中文信息》2007,(4):44-50
佛国净土庐山,小武当山,云居山,杨岐山,武功山,青原山,丫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昌帝君的信仰及其神仙思想的道德决定论卿希泰,姜生文昌帝君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神灵之一。文昌信仰向世人所提供的,不是传统的道教炼养术,而是阐扬老子“重积德”的思想,宣扬通过以“善”为价值导向的内在行为控制,可以达到人间理想或成仙不死。文昌信仰的社会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薄荷片推荐: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名门正派中有一个武当派,于明代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武当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动圣地。而赋予武当盛名的不仅仅是武当派,还有仙境般的自然景色和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梅莉 《江汉论坛》2005,(8):95-98
南宋时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全国崇奉道教神真武的中心地。由于皇室对真武的大力推崇,以临安为中心的杭嘉湖平原民间信仰便形成浓烈之风气,其表现便是真武灵应广播,祭祀真武的观堂遍建,三月三真武节影响深远。元代的杭嘉湖平原民间对真武的信仰依旧深刻,不仅宋代所建真武宫观得到修复,而且新建了一些真武庙,三月三真武诞节的传统仍延续下来,直至明清。  相似文献   

8.
43铁顶山     
铁顶山,又名岘山,位于汝阳县城南15公里处,海拔1170米。自古与武当山(金顶山)相对应,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道教活动圣地。据南宋郑樵《通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经过此地,以其千仞耸峙,峰峦秀绝,类襄阳之岘山,故名,并书题“危峰独见”。  相似文献   

9.
走向法治     
人治和法治是阶级社会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在社会历史总是朝进步方向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下,法治将成为社会统治方式的必然选择。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几千年的阶级社会里,社会奉行的一直是人治的统治方式。在统治者眼里,“国谓诸侯之国,家调卿大夫之家”,国家即为家天下,家长制被视为一种当然。在那样的社会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等级制度森严,统治者奉行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的愚民政策。尽管朝代盛衰,帝君迭更,这种方式却一直得到延续。人治社会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区,位于武当山北麓。它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建在这里而驰名中外,年产汽车超过十二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四分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汽车城。全市总面积1190.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1平方公里,1986年全市总人口36万人。 这里交通方便,名胜风景甚多,东距道教圣地武当山30公里,西去神农架原始森林区200余公里。武当山——“中国道教第一山”,名扬天下;神农架——中国著名的原始森林区,四海有名。 十堰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汽车制造工业是十堰市国民经济的主体,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工业骨干企业,是世界三大卡车制造厂家之一,具有年产15万辆五吨载重汽车的能力,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居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十堰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全市工业总产值1995年将达到63亿元,其中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均县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名山之一。《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说: 主峰武当山(一称紫霄峰、太和山),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山势峻拔,有上、下十八盘等险路及七十二峰、三十六涧等胜景。  相似文献   

12.
三峡·大坝·清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名胜风景区是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王牌产品,更是湖北建设旅游强省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三峡大坝是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核心产品,更是湖北省旅游精品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的龙头产品;清江是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施三峡·大坝·清江“一坝两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是湖北省旅游业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继“一江两山”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这对湖北旅游形象的整体提升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一坝两江”旅游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三峡·大坝·清江旅游联动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资料 丹景山为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座落在彭州市关口镇西.沱江之源——湔江南岸.为龙门山八脉.相对高度不大而山峦迭翠.风光秀丽.自古就是“灵秀独钟”的“西蜀名山”,享有“丹岳岱宗”之称。汉时即为遒家先哲静修炼丹处.佛都东渐后又为佛道共处之山.寺观特盛。古人称之为“崇峦架觳,叠嶂营楼,  相似文献   

14.
薄荷片推荐:一座古老而神奇,秀丽而多姿的山,自古以“秀、古、奇、俗、幽”著称于世,有“海上仙山之祖”誉称,其秀美神韵匪夷所思,历史上昆嵛山是佛教,道教的圣地,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朝暮不绝,尤以道教“全真教”的发祥地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5.
《徽州社会科学》2007,(5):65-65
徽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又名“黟山青水石”。“黟山清水石”被民间称之为世界两大“活石”之一。黄山古时曾被称作黟山,黟县始建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故有“古黟”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中和”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宋明儒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作为宋明儒学殿军的刘蕺山(宗周),以诠解和简择先贤“中和”思想为基础,运用“一气周流”为学理路,提出独体之中“中外一机,中和一理”,认为致中复是致和之功,最终将工夫统归于其念兹在兹的慎独工夫,赋予儒家的中和观以全新的意涵。一、独体之中“中外一机,中和一理”蕺山以“喜怒哀乐”四者作为表征气化运动秩序的范畴,他说:“维天于穆,一气流行,自喜而乐,自乐而怒,自怒而哀,自哀复喜”①。而且将喜怒哀乐等同于宋儒常用的元亨利贞,…  相似文献   

17.
王秀杰 《理论界》2009,(4):170-171
文化传统中的性别歧视在康拉德的作品《吉姆老爷》中仍有体现。此部作品因此被评价为“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此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珏儿的言行话语来证明女人并非如男人所说的“失语”与“顺从”,她们已拥有了自我与坚强,并走出了存在的边缘,向男权社会发出有力的呐喊。  相似文献   

18.
44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李世民认老了为祖,颁御旨监修老君庙,封“铁顶”老君山为“天下名山”,与湖北武当山“金顶”南北呼应。  相似文献   

19.
湖北的道教圣地当属武当山,这是很有特色的著名道教名山,这里层峦叠嶂,峰奇谷险、洞室幽邃。“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隐现于山麓涧谷之中,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一、秦汉时期环境的破坏和环境问题秦汉时期,在江南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秦始是二十八年至湘山调,逢大风,几不得度,于是大怒,“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树,格其山”①。他大兴土木,征“蜀、荆地材”建造阿房宫②。东汉马援在镇压寻阳山区的农民起义时,“除其竹木”以求达到使起义军“如婴儿头之以虱,刺之荡荡,无所复依”的目的③。而荆州地区保持的“伐木而树谷,播菜而播谷”的农业形式,对山林也有很大的破坏。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一是缺乏监督,统治者随心所欲;二是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无限制地消耗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