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在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网络讨论倾向于高度理性化,在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场以网络论坛为纽带的全民大讨论.网络让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得以搭建,同时也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现实领域的助推器.可见,在网络中,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即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和网络公众舆论是理解网络公共领域的关键概念。文章通过对舆论和公众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的诠释和辨析,厘清了舆论与公众舆论不同、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不同。文章指出,网络舆论是上网者随意、随感而发的话语;其中带有"良知"及成见且带有情绪化倾向。而网络公众舆论要求参与批判讨论并赋予了公共精神和批判性的含义。这有助于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和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意见领袖是在网络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和观点且对他人有一定影响力的"活跃分子",从本质上而言,网络意见领袖是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一个新话语阶层。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是社会变迁中公众话语权回归的表现,意见领袖通过积极的话语实践构建了一个公众表达的公共空间,这又反过来拓展了自身的行动空间;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亦是网络技术赋权下话语权重构的结果,其影响力形成于话语表达和身份认同之中,并在真实虚拟的社会网络中得到凸显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讨论社会政策,关注社会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实现利益诉求的平台;另一方面,不当的网络信息传播也存在着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演变为网络群体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的危险。互联网改变了社会认知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表达方式,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同时,网络舆情也需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给予引导和规制,以正确处理公众参与与网络舆情管理,信息公开与网络舆情管理,以及网络舆情管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网络舆情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加强对现实社会治理、加强对现实群众领导的同时,必须顺应网络社会的特点,提高对网络社会的领导力。要求树立平等、开放、自信的理念,融入"互联网政治"新空间;主动抢占网上制高点,提高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积极应对网络民意,开辟与网民沟通的新渠道;消解网络广场效应,引导和平息公共舆论事件;善于调动网络民间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这将使互联网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正能量,凝聚各种力量"顶起"一个富有建设性的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网络论坛公共事务修辞勃兴,然而关于其修辞特点的研究却比较鲜见。文章在综括网络语言修辞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很少使用非语言符号;倾向于书面语;话语风格严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理性程度低。这些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矛盾、长期集权政治文化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共领域事务讨论方兴未艾和公众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公共修辞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网民借助网络新媒体介入公共事件,表达民意促进舆论发展,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网民对公共事件的介入过程中,"哄客"与公共力量鱼龙混杂的局面成为近年来网络舆情不容忽视的现象。公共力量与"哄客"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合法、是否理性、是否强求"舆论一律"。"哄客"心理与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反映.从最近几年发生的网上舆论监督对现实事件的影响来看,网络所折射出的普通民众对公共权力制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李信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意味着社会治理领域的结构性转型。伴随网络社会的兴起,民间"草根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活跃于公共话语领域,成为社会治理格局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与政府权威主体间的话语权竞争,继而引发政府公权力的信任危机。政府如何跳出网络社会公信力的"塔西佗"陷阱,法律的权威地位不可动摇。同时,政府必须放下权力身架,主动融入公众话语流,构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平台,由"老大哥"式的全能主导走向平等、协商的"合作共治"才是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0.
在Web2.0时代,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平等、多元的话语平台,使公共领域呈现向所有人、所有问题开放的趋势,"受众"转为"公众",网络也转为"共有媒体",公共性得到回归.在此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对传统的"意见领袖"的定义发起挑战.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公共话题、推进公共事务的能力还相对有限,但已逐步显示出民众通过自有/共有媒体来影响公共政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网络文学是学界的热门话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常被作为一对相对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此劣彼优的结论。其实,网络只是文学的一种工具性革命,而并非文学本身,因此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对应的概念,更非对立的关系。文学的弊病不应当归罪于网络。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它虽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副产品,却也适应了广大网民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作者与读者双方面都会逐渐成熟,网络文学的进步可以期待。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媒介可信度理论”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我们探讨了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及网民对于网络的使用行为与其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民的网络使用和网络依赖显著相关;网民的网络使用时间、网络使用经验、网络依赖及其人口变量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皆显著相关;网民在网络上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其可信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网络语言的的生成入手,比较了英、汉网语的诸多特点,解析了两种网语中语言特点的相似性:电子性、违约性。归纳了两种网语词汇特点的相似性:创新性、经济性、通俗性、隐喻性、趣味性、数字化、杂糅性。进而探析了人类网语的共核。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21世纪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格局.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笔者对我国现有的文学网站、网上作品、网民阅读状况和网络文学的势态与走向等作了一次网上调查,以期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1世纪 ,信息产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活动和网络安全问题上不断遇到许多新的挑战 ,伴之而来的网络道德随之产生。除技术规范、法律规范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外 ,网络道德在信息活动中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有效地发挥网络道德对网络安全的作用 ,本着“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 ,有的放矢地开展全民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网络行为是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 ,是网络政治的世纪。网络政治是政治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重组。互联网赋予每个人以网络权利和网络权力 ,将个人提升为政治超人 ,推动传统政治发生质的飞跃。网络政治的特点是政治平等 ,权力由政府向人民回归 ,人们的政治倾向和政团意识强盛 ,政治高效廉洁 ,国内政治国际化 ;国家间斗争全面展开 ,肮脏政治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六市1884名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文章对青少年网络社会生活介入程度、网络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网络的认知及其与网络行为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生活介入程度总体适度;网络行为取向主要集中在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性别、文化程度与地域因素对工具性网络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情感性网络行为的影响;青少年的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自由开放的网络击碎了传统社会的信息垄断和以此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政策以及法律制度;网络是虚拟性的,而此前人类的一切法律制度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的;失去了地理疆界后的法律也失去了将人和物加以“定位”管理的依据;行为效果即时性与动态变化考验法律的权利救济制度;海量的多元的信息加大了法律对监管人责任设定的难度;为网络立法就是为发展中的技术立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互联网对于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随着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佛教网站已经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和影响力,在语种版本、栏目内容等方面也均有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佛教网络资源的一些整合,使Internet成为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并与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