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人的问题是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六十年代以来,在批所谓资产阶级“人性论”中,由于“左”的倾向的影响,人性、人道一概被归结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因而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马克思主义只能讲阶级、阶级斗争,不能讲人性、人道。这些年来,西方资产阶级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法,也是抓住人的问题大做文章。因此,有必要研究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是世界史的重要课题,中外史学家对其性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学者一般是不作阶级分析的,最先对其阶级性质作出论断的是苏联学者。苏联的教科书认为,文艺复兴文化是“新兴资产阶级文化”或“早期资本主义文化”,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我国五十年代一些论著和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大致相同。六二年出版的《世界通史》指出,文艺复兴“孕育了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以后的著作则把文艺复兴直接称为“资产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可以说是被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搞得最混乱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更是极力美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摆出“争取新闻自由”的口号,欺骗了不少人。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跟资产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时提出一系列有关人道主义的最初口号时,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武器,在启蒙运动中,它又被用来反对君主制度和教会的思想束缚,是直接引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催化剂。法国大革命之后,它又为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和剥削辩护,成了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基础。此后,它被渗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的思想中,成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当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试论孙中山的人文精神周可真从孙中山一生的实际行动来判断.他无疑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但从其思想意识方面看,他则是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孙中山的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上。这个口号,固然是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那里...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思维规律的理论决不象庸人的头脑关于‘逻辑’一词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处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形态的社会条件下,作为哲学形态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规律,是受着社会和阶级斗争所制约的。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诞生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走过了三百年的发展道路。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面对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加上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迟缓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要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完成西方资本主义三百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发展的历程,是一个艰巨的现实课题。然而,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行者们,自从十九世纪登上政治舞台之后,沿着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发展所走过的历史行程,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勇敢探索,创造了一种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又体现着中外哲学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①、“自由思想的始祖”②。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思想原则,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分权学说和政教分离的主张。他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阐发。他的自由民主学说是西方新兴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中,第一个最全面系统、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洛克的自由民主理论的简评,从中发现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份,说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与社会主义自由民主的某些原则区别;并就有关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期以来,文艺界在诸如“多元化”、“拓展思维的广阔空间”等被称为“新观念”、“当代意识”的理论思想推导下,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导向,就是在大量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流派的理论观点,并不加批判地予以张扬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则进行曲解和贬低。导致科学的马克思文艺观不仅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淡化、隔膜,而且还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是一种比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理论也不如的、完全僵化了的理论教条。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是西方资产阶级建立“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样一个近代世界新格局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出现了三种回应:1.闭关主义——导致误国的回应;2.甘当附庸——卖国主义的回应;3.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的回应,即在坚决反抗“侵略的西方”的同时,学习“先进的西方”。这最后一种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开端的最为重要的标志。本文提出的“挑战与回应”问题,作为一种研究近代中国的理论架构,同西方学者的“冲击与反应”模式,字眼相似,但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它仍被视作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流派加以评介。实际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有着明显的根本性的区别,这不仅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的标签,更因为它在事实上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我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长河中  相似文献   

11.
戊戌维新派的“民权”说 ,是他们从变法角度出发 ,通过使“人”民族化、“契约”法纪化、“个人”集体化、“权利”义务化的方式 ,改造西方“人权”理论的产物。它有超越传统“民本”思想的一面 ,但由于他们据以改造西方“人权”理论的立场是新兴资产阶级立场 ,观点不成熟、方法不科学 ,所以改造也较多地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与非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出现了一种“全盘西化”论。有个别人很明白地说:“我是欣赏‘全盘西化’的观点的。‘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这无异是要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意识形态,全都搬到中国来。说穿了,就是要丢掉中国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资本主义化。也有人换一种说法,说什么“社会主义搞早了”,社会主义在  相似文献   

13.
戊戌维新,是一场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为了“救亡”与“启蒙”的双重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指出,要救中国,只有变法维新,而要维新,就要学习西方。维新派改变了洋务派在固守“中体”时所表现出的妄自尊大的颟顸态度,主张通世界之知识,采万国...  相似文献   

1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度消弱了政治思想教育,对国际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缺少警惕,至使一个时期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一些西方的资产阶级学术观点也乘机渗入我国学术领域.什么“现象学”、“主体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齐袭来.晦涩的哲学术语,虚伪惑人的概念困挠着理论家的头脑;一些青年人更是如获至宝“茅塞顿开”,一时形成“萨特热”,甚至有人崇拜尼采,在思想、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权观。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资产阶级人权观念,以“人权卫士”的态势发动“人权攻势”,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向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国内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和国外敌对势力相呼应,也以“保护人权”为幌子,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和诬蔑,制造思想混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法国掀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所谓“启蒙运动”的含义,按照资产阶级的理解,就是要启发人的“理性”,使人们从迷信和愚昧中解放出来。因此这场运动的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鸣锣开道。启蒙运动中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特别是法学,在新兴资产阶级手中被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称为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就是这灿烂群星中的一颗明星,他是站在运动前列的一位杰出思想家,也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要涉及中外两种不同的思想资源,回顾和梳理古今中外不同的人文思想资源以明确在21世纪的现代应当尊奉的人文精神更应该“以人为本“,其根本之点在于对“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需要“和“人是目的,人是中心“理念的张扬与肯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孰优孰劣,众说纷纭。西方资本主义的卫道士们极力诬蔑社会主义民主,美化资产阶级民主;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别有用心地抹煞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散布所谓超阶级的“纯粹民主”,妄图用资产阶级民主取代社会主义民主;我们有些同志也往往被资本主义的某些民主形式所迷惑,感到两种民主的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涵义等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涵义等问题的认识尚有许多分歧或含混之处.文章分析了人的主要精神因素的不同作用及人文精神的人性基础影响,阐明了“人文精神是人类自觉弘扬人性与构建人格活动的一种意识反映与情怀流露”的重要观点;继后,探究了人文精神同人文主义、人文知识涵义的异同,朴素人文精神与典型人文精神的不同以及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分子的关系,提出与论证了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一种目的性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西方的人文精神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目古就呈现两个向度的价值。对比中西人文精神的含义可发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文主义虽都立足于“以人为本”上,但西方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本,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爱情、友谊、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